文/張予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研究生)
《左伯桃》是姚一葦先生(1922-1997)生平唯一創作的平劇,由曹復永先生執導、領軍戲曲學院,在2022年姚先生百年誕辰之際,再度將《左伯桃》重現國際舞台。《左》劇共有四場:辭家、訪友、行路、雪阻。講述了生於戰國時期的左伯桃聞行仁政的楚王正在徵賢才,為了施展抱負,辭別妻子前往楚國應徵,於路途中拜訪故友羊角哀,兩人攜手結伴、行萬里路前往楚國,卻在深山裡因大雪阻礙,衣食不足,最終左伯桃犧牲自己、捨命全交。
有別於傳統戲曲,《左伯桃》結合了當代美學,形成多層次的藝術創作。其中,可從視覺、聽覺、及表現手法三個要素中洞察其動人之處:
「灰黑白」色彩貫穿全場
有別於與一般五顏六色的戲曲表現手法,《左伯桃》僅用了「灰黑白」單一色系,在聆聽導聆時,導演曹復永先生特別提到「灰色代表智慧、黑色代表勇氣、白色代表犧牲」,而整劇最主要的就是左伯桃大義凜然的犧牲,而突顯出他追求理想的勇氣及智慧。而舞台上不論是舞台背景、燈光、服裝、道具、甚至是乾冰及雪花的使用,皆是圍繞著灰黑白色系,在絲毫不失傳統戲曲元素的基礎上,呈現出簡單乾淨、明暗對比的畫面感,更能襯托出故事的中心思想及人物的忠義性格。
新穎的配器與編腔設計
《左伯桃》除了傳統的樂隊伴奏,多加入了洞簫與古琴,以洞簫表現犧牲,以古琴表現莊嚴及智慧。而洞簫旋律之惆悵,分別出現在第一場左妻的不捨及第四場左伯桃的犧牲,前後相呼應;並在古琴的搭配下顯出了此種犧牲絕非僅是悲歡離合的情感,而是具有莊嚴及智慧的象徵。兩種樂器在音色及旋律的表現上也分別敘說出人物當下的淒涼及憂傷。
而在編腔設計方面,更有著精簡的角色配置,包含老生左伯桃(張德天飾)、小生羊角哀(王璽傑飾)、旦角左妻(顏雅娟飾)、丑角樵夫(王辰鑫飾)四位主要角色,除戲曲演員深厚的唱功與念白基本功,本劇獨特之處在於老生(左伯桃)與小生(羊角哀)對唱的橋段,這種老腔新唱的手法極為少見,也是在傳統西皮、二簧、反二簧、娃娃調等板式的基礎上,將老腔唱出新生命。
戲曲融入舞蹈語彙
武、舞本是一脈相承,在戲曲舞蹈中,演員細膩的神情與身段的更可說是畫龍點睛。不論是左妻的水袖獨舞,或是雪童的集體舞,都加入不少舞蹈元素,尤其第四場中雪童們手持白色長飄扇,在揮動扇子時捲起飄落在台上的雪花,表現了狂風暴雪的意象,並將整劇推向最高潮,而其中行雲流水的隊形調度及舞姿變化,加上古典舞技巧(包括圈旋子、轉、翻身等),都展現出戲曲舞蹈講究“圓”之概念。隨後左伯桃的踉蹌登場與舞者們的一段武戲,也有著諸多毯子功與舞蹈語彙的搭配,帶入更多元豐富的戲劇效果。
觀賞完《左伯桃》的後勁,莫過於看到左伯桃一次次從希望轉為絕望的眼神、以及他奮力舉起雙腿而邁出的每一步所感動,感受左伯桃在親情、友情、與自我理想間拉扯,到最後他依然選擇成就羊角哀,並在唱完「人情義到理應當、方得美名留百世」後犧牲生命…這份感動也開啟了我對人生價值觀的無限反響:換作是自己,能否為理想所堅持,不畏生死而捨命全交嗎?
《左伯桃》
演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時間|2022/10/02 19:30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