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喜悅《奌奌子》
7月
21
2014
奌奌子(不想睡遊戲社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23次瀏覽
謝筱玫(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相信許多喜愛表演藝術的為人父母者,一定都曾在小小孩開始牙牙學語或搖晃學步的時候,就在盤算幻想著哪一天可以帶小孩進劇場一起看表演,甚至還有點迫不及待。但台灣多數的兒童劇場,多是故事情節導向、以語言推動行動的形式,通常也要四五歲以上才能真正欣賞理解箇中趣味;鮮少有針對學齡前的幼兒所設計的演出。因此,致力幼兒戲劇的發展、以「玩」帶領幼兒認識世界的不想睡遊戲社的出現,也就格外令人期待。

一進場坐定就看到一名蘑菇褲裝演員,以口笛的變化聲與其十隻彩襪腳趾頭的簡單互動,慢慢吸引小小孩的注意與笑。在這個暖場之後,演員在輕快諧趣的手風琴與木琴聲中,與簡單的生活道具(拼布百衲被)展開奇想般的肢體動作變化探索。

圓形氈毹即是表演場域,場中有一棵大樹,枝葉向四方延展。下半段,演員坐在樹下,身後突然多出了一雙手,在四隻手的滑稽表演之後,樹幹中冒出另一名小蘑菇演員,接著展開兩人的互動。過程中幾無語言,只有在彼此模仿與抗拒模仿的動作中,重複簡單的「一樣」、「不一樣」單詞。結尾是另一小高潮,地上出現螢火蟲般忽明忽滅的小光點,二人與光點追逐嬉玩著,接著在「收起來」、「打開」、「收起來」的口令動作中,全場的光也隨之開闔明暗,最後的一聲「收起來」,燈暗,像是進入夢鄉的時間到了,四十分鐘的演出也在此結束。

舞台場景皆為布料製成(大樹、枝葉、毯子、被單),繽紛色彩中又有手作感的質樸。整個演出也呈現這種家常織品般的舒適溫暖與活潑細膩。因為不倚賴語言文字,音樂與肢體成了意義與情緒傳達的主要工具。台下的兩名樂師留意場上的變化,以木琴、烏克麗麗、鍵盤(與鍵盤變化出來的其他音色)等製造音效與旋律,聲音的層次變化與舞台的顏色一樣繽紛,但又恰如其分、不喧賓奪主。

排隊進場前即看到許多小小孩都還吸著奶嘴、甚至坐在推車內。脫鞋進場後,只見各色圓點不織布坐墊散落各處,各人擇一圓點席地而坐。大人可將小孩擁入懷中共同盤坐觀賞;有些小小孩或爬行或蹣跚站立,偶爾隨著場上變化手舞足蹈,形成既親密又有趣的另類景觀。

演出以身體與聲音的探索與表現為主,不以語言主導行動,真的很適合火星文階段的幼兒觀賞。小小孩個個興味盎然、目不轉睛,反而是較大的孩子(如我帶來的將滿四歲的小觀眾)偶爾還會出現不耐煩的反應;大孩子已不屬於這個表演所訴求的年齡層了:適合1-4歲,節目單上如是說。反倒是大人如我,旁觀幼兒被簡單的小動作逗樂,從中竟感受並回歸到生命之初那種單純的發現的喜悅。

《奌奌子》

演出|不想睡遊戲社
時間|2014/07/17 10:00
地點|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285展演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
這是一個來自外地的觀眾,對一個戲劇作品的期待與觀感,但,對於製作團隊和在地觀眾來說,《內海城電波》並不只是一個平常的戲劇作品,更有城市行銷的政治意涵,和記憶保存的個人意義。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