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童話》:無需言語的童話
8月
02
2023
老虎童話(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Brian Hartley)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92次瀏覽

文 洪郁媗(專案評論人)

觀賞《老虎童話》(Tiger Tale)前,我粗略地觀察觀眾組成,多是小孩和家長,但也有不少未攜親眷,純粹前來欣賞演出的觀眾。我好奇會是什麼形式的演出,能面對這年齡層跨度大的觀眾群。事實證明,面向親子的表演或許無需過多言語,也能讓各類的觀眾從中體會別樣的況味。

 《老虎童話》勾勒的,是一個近乎失去親密的三口之家,在「老虎」的闖入之後所發生的變化。起初,三位舞者扮演的爸爸、媽媽和女兒之間的家庭交流,僅限於重複的動作和僵直的肢體碰觸,當女兒用黑色顏料為自己畫上老虎的條紋時,她母親極力清除這異於常人的表徵。灰色調的衣著和機械化的問候,為這家庭染上冷淡、不近人情的印象,家人間互動模式像是將日常化為待辦事項的冰冷。由鋼管和彈力繩構成的舞台上此時宛若牢籠,情感或肢體皆受到壓抑。不過,當空間開始瀰漫橘子香氣,扮演爸爸的舞者以身著橘色西裝的「老虎」徘徊在觀眾席周遭,從金屬和繩索的空隙再次翻入舞台後,打亂舊有的秩序之後,原先的家庭氛圍開始改變。


老虎童話(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這隻「老虎」意味著什麼,又或是為何母親極力排斥父女以黑色顏料塗抹於臉,這展現老虎的表徵的動作蘊含的野性、不安與家庭秩序的衝突從何而來皆非《老虎童話》需要處理的問題。或許,積極地為眼前所見皆賦予意義,對這部作品來說並非首要之事,它採用舞蹈,而非言語作為意圖的媒介,讓意義不那麼輕易被說出,而是能讓每雙眼睛擁有自己的視角,無論觀看、聆聽、體驗,甚至嘻笑,皆成為與演出相遇的可能路徑。對我而言,使用身體而以非言語面對觀眾,是《老虎童話》能向各年齡層觀眾開放的原因之一,作品因此包容更多對意義的接受方式與解讀觀點。舞蹈編排所映射的家庭關係直接牽動著舞者的肢體和他們對空間的運用,在老虎進場後,更多的翻滾、跳動和幅度大的動作為這舞台添一絲混亂和活力,漸漸喚起這家庭塵封已久的親情。另外,這部作品也展現許多遊戲的特質,從老虎大方躍入觀眾席的互動橋段開始,到結束時向觀眾開放,充滿橘色塑膠球的舞台皆可發現遊戲的重要性。劇場轉換為嬉戲的空間,觀眾可短暫脫離日常,成為遊戲世界的一員。

相較於成人,孩童對遊戲的本質更為知悉,毋需多言他們便能摸索出特別的方式理解眼前的事物,他們依賴自己的感知而非他人的言語來親近這場表演。然而,遊戲的特質與劇作本身對親密關係的關切並不相悖,在輕鬆的氛圍中,觀眾還是能辨認那些創作者對冷漠家庭的描繪和修補過後的轉變,此般混雜著認真的關切,也有歡笑和愉悅的作品,對任何年齡的觀者來說都是合宜的。

《老虎童話》

演出|英國巴羅蘭特舞團(Barrowland Ballet)
時間|2023/07/13 19: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