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歷史與文化的對話嘗試《大山客》
8月
15
2024
大山客(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提供/攝影陳宥崧)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19次瀏覽

文 吳承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三年級)

《大山客》是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於2024年推出的年度作品,由旅法台籍編導薛如今執導。由獲獎無數、演員實力雄厚的榮興劇團搭配新銳作家,期望能對客家傳統戲有新的詮釋與突破。

《大山客》探討了客家人、平地漢人、原住民、日本人之間的衝突,涉及偏鄉及少數族群的教育問題,以及離家外出工作的男性如何面對來自家庭的壓力等議題,內容可謂包羅萬象。劇情講述了一位台灣留日青年志明(由蘇國慶飾演),他拋下妻子梅子(陳芝后飾)、女兒、父親(連忠宏飾)和母親(陳怡婷飾),前往台灣客家山區推動教育。最初,志明因身穿日本軍服、腰佩日本軍刀而無法被客家村民接受,後來在山上認識了原住民朋友巴尚(陳思朋飾),在他的啟發下,志明脫下日式服裝,開始下地與客家人一同勞動,終於獲得村民的接納。巴尚的妻子雪子(吳代真飾)因名字聽起來像日本名字而被族人殺害,巴尚為此打傷兇手致死,隨後被村子排擠。雪子臨終前希望巴尚能讓孩子接受教育,因此巴尚一直關注志明,希望能讓自己的子女入學。最終,儘管志明與原住民及客家人達成和解,二戰爆發使得戰火蔓延至客家山村,日軍和村民死傷慘重。日本戰敗後,國民黨開始搜查山中的日本人,志明決定暫時離開村子,學會國語後再返回繼續教學。


大山客(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提供/攝影陳宥崧)

正如筆者先前所述,本劇試圖處理的議題非常廣泛,如果處理得當,內容會十分豐富多彩,但若處理不當,則會使角色的動機與目的不明,讓觀眾感到困惑。此次《大山客》的演出明顯屬於後者,以下是幾個例子:筆者雖然知道志明將過去他人的死亡歸咎於自己,但這個理由難以支持志明遠赴客家山村教書,劇中也未說明志明對日本帝國強烈的愛國情感從何而來,這讓觀眾在觀看時產生強烈的違和感。此外,劇中並未交代雪子為何會強烈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巴尚為何願意違背部落傳統,接受雪子的遺願,這些角色的內心變化在劇本安排上都未充分展現。由於人物形象設定的失敗,這部作品注定難以取得成功。

劇作雖然融合了許多種族元素,但編劇顯然對各民族的文化缺乏深入了解,甚至在某些地方表現出對原住民文化的刻板印象。例如,劇中描述巴尚的妻子僅因名字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就被殘忍殺害,這種情節顯示出編劇將原住民描繪成無法分辨人種、野蠻嗜血、不分是非的形象,這既不公平,也醜化了原住民。

轉型正義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透過非主流視角理解和歷史和解,應該是劇作的目的。故在創作時,需標明史料依據,使觀眾可以對照表演與現實進行思考,然而,本劇最讓筆者詫異的是,劇中及節目冊上,未曾找到編導的史料來源,這樣不但有編造不存在的事件的疑慮,更容易加深了種族之間的誤解。劇末,日本駐軍進入客家山村,與村民一同被美軍的炸彈轟炸,並且在日本投降後,國民黨軍由客家村民帶領,逐村搜捕日本人。這些情節令人震驚。首先,雖然二戰期間美軍確實轟炸過台北等都市地區,但不太可能動用資源去轟炸無戰略價值的客家山區,更不用說派戰鬥機射殺村民了。這樣過度誇大戰爭情況,營造出「日本人將戰爭帶入客家山村」的錯誤印象,加深了觀眾對日治時期政策的誤解。其次,當時台灣並未真正遭受大規模戰火波及,局勢相對穩定,對日仇恨情緒也較低,是撤僑過程最順利的地區之一,劇中描述的情況在未有標明史料出處的情況下,變相地加深了日人、漢人、客家人與外省人之間的誤解。


大山客(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提供/攝影陳宥崧)

從劇中為數不多的動作戲中,可以看出演員們具備不錯的身段功底,過去作品中也展現了他們深厚的唱功。但遺憾的是,這部作品中演員們並未得到充分發揮的機會,讓筆者對他們「有志難伸」的處境感到同情。儘管如此,筆者也能感受到榮興劇團嘗試讓作品更加多元的努力,甚至為此邀請旅法作家合作。雖然因編導對傳統戲劇及各民族文化的陌生導致了本劇的失敗,但筆者仍然佩服並鼓勵劇團求新求變的積極精神。此外,本劇中的多媒體設計與演員的互動也讓筆者眼前一亮,期待未來的表演能帶來更多的驚喜。

《大山客》

演出|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時間|2024/07/28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簡言之,創作整體上在在可看出創作者的企圖心,惟意圖雖大往往忽略了在背景環境細節的交代,易造成事件之跳脫,削弱了情節的聯結性。
8月
22
2024
「語言」始終是《大山客》中很重要的敘事角度,卻也成為全劇無法順利表述的系統。由於表演構成為「客家大戲」,所以劇中人物(無論是原住民、客家人、還是日本人)都講客語其實並無問題,但時不時加入的日語與原住民語,還是造成語言主體的混亂;同時,無法在其規則裡窺探出語言在內容與題旨的重要性,因此也更削弱《大山客》的敘事表述與內涵。
8月
09
2024
而在日復一日中,他們彷彿接受了這樣的荒謬,讓廣播裡的那些政策宣導、那些無理事蹟和振奮人心的言語,都納入自我的意識裡,將之整合。因此,當他們開始說話時,戲劇的主題便自然地被帶出──關於底層人民那些對於生命、性、宗教、權力與死亡的感悟與無力。
9月
13
2024
遊戲設定的「革命」,參照的是哪一種現實歷史曾發生過的革命?不可諱言,它仍蘊存一種異托邦的思維。
9月
12
2024
這次人力飛行劇團的重製,不僅僅滿足於以寓言的形式召喚(或固著)某種意識或共識,更反身地凸顯了導演與演員位置的流動性與多重性,並透過後設戲劇的安排來凸顯「闖入」與「岔出」的一體兩面:影像技術對劇場空間的闖入、不同語言與身體間的闖入、演員對戲劇的闖入、吳子敬與黎煥雄雙導演彼此的闖入……
9月
11
2024
馬修.伯恩的創作不僅是對古典作品的尊重,更是對現代社會議題的深刻反思。他為《羅密歐與茱麗葉》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深度,讓這個經典故事在新的語境下煥發出不同以往的魅力。通過舞蹈編排、角色塑造與情節改編,他探討了當代社會中的家庭、社會壓力與年輕人的困惑,並讓觀眾在觀賞中反思現實世界的複雜性。
9月
10
2024
如果我們問:「一齣戲能說明什麼,改變什麼,創造什麼」,答案或許不是「什麼都沒有」,但也確實有不少讓人不解之處。
9月
07
2024
《最後一個星期天》宛如一部公路電影,隨著車子行經雪地、颶風、海嘯,經歷死亡、分離,就連歌曲的音量也會因著車窗的開關變大變小
9月
04
2024
然而整體來說《西來庵》仍是一齣好看的戲,主要由於演員們的身體氣質,結合太極、武術、民俗藝陣的身體訓練基底,原本就溯源自民間傳統,使得劇中欲重現的百年前臺灣農民社會,顯得真實可信。
9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