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入大山探尋戲曲舞台視角的《大山客》
8月
22
2024
大山客(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提供/攝影陳宥崧)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37次瀏覽

文 劉信成(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教育人員)

今年第一個侵臺的颱風也是八年來第一個登陸臺灣的強烈颱風「凱米」來襲,恰巧就挑在《大山客》的演出前夕,連續兩天颱風的停班停課,壓縮了舞臺技術的工作期程,「榮興客家採茶劇團」須在短時間內完成演出前置作業,舞臺布景、燈光等搭設,以及多媒體測試等前置作業,而如期不含糊的達成演出效果,實屬不易。

企圖心大卻難掌握細節

《大山客》係屬客家委員會今年的大製作,由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擔綱執行演出。此劇創作意圖深具遠景,欲表現偏鄉山區的客家先民靠著堅毅精神,創造生命的價值,開創光明的希望;藉由劇中主人翁對自我身分思索的追尋及民族的認同。寓意所謂以「客者」為稱、或依山為居的「客家開路者」,對這些「客人」的認定,是漂泊流浪為「客」?抑是尊稱外來者為「客」?更從中反映族群的和諧問題,企以透過戲劇讓觀眾認識歷史文化。

然據節目冊所述創作發想來自客籍作家劉興欽個人傳記《大山背的野孩子》,其實應僅以其劉興欽所述祖父口傳早期客家人與原住民之間的故事作為本劇故事題材的環境背景。而情節主架構發展,乃以日治時期下留學(日)返台的臺灣知識學子,所見臺灣偏遠地區知識貧乏,山區兒童學習的教育問題,而自願留於山裡教書;另以支線來闡述反映大山裡各族群的問題。然而,此素材早已常被引用為戲劇之題材,尚為通俗。


大山客(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提供/攝影陳宥崧)

當然本演出為「客家戲」,故事的主人翁當以客家人為主。不外乎就是客家人為重心的呼應族群的共生與融合,而既以客家人為主體來反映偏鄉山區族群問題的宏大企圖心,卻忽略了對於情節事件的細節處理,諸如在情節裡的事件發展與解決過程中應突顯「客家人」,以更強化在山區裡的客家人對於處理各族群問題的重要性、或在當下山區裡教師之職與警察間的關係⋯⋯等交代。以致情節裡各「事件」無見因僅見果顯得瑣碎而含糊,彷彿每個事件裡都缺個交代,更難導引觀眾進入創作者所欲反映的戲劇效果。簡言之,創作整體上在在可看出創作者的企圖心,惟意圖雖大往往忽略了在背景環境細節的交代,易造成事件之跳脫,削弱了情節的聯結性。

現在的戲曲舞臺不論是人戲或偶戲廣為運用多媒體元素已漸成趨勢,戲曲舞臺有了多媒體影像的加入更豐富美化了舞臺畫面。《大山客》創作的處理,從舞臺、燈光,到多媒體影像設計上環節相扣,相互烘托。從多媒體的設計投射、軟景到「角面」設計的山體硬景製作,創造出層巒疊嶂的背景,營造主題「山」的環境與氛圍,順循著故事發展的脈絡,藉由燈光的變化呈現不同時空環境的立體視覺效果。在演出上無論是舞臺技術或是演員的表現均尚為流暢。

從「山頂」瞰視戲曲舞臺的新視角

《大山客》由旅法臺籍現代劇場及影視豐富經驗的薛如今擔任編、導,做了一些不同於一般傳統戲曲舞臺呈現上的嘗試,開創了另一種劇場舞臺欣賞的新視野。導演對於場面的調度亦頗具巧思,創造一個以「山」為主體環境,試圖讓觀眾的視野宛如「空拍機」鏡頭,在三度空間的劇場裡,感受到從天空「鳥瞰」大山裡的新視角。如:演員蘇國慶(飾陳志明)於山區裡一段崎嶇險峻的攀岩,雖以運用了傳統戲曲的身段,卻是修改成觀眾從人物頭頂看下的角度;又於第四場燈亮開場時,陳志明與其學弟中村清二人的抉擇對話,導演讓演員一腳踩於硬景的山面,讓人物呈現九十度的頭頂是面向觀眾的角度⋯⋯等,突破劇場觀戲的視野角度。


大山客(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提供/攝影陳宥崧)

除此之外,更運用影視的概念,藉以多媒體影像來同時呈現兩個不同時空裡的人物,誠如:兩段陳志明在閱讀愛妻梅子(陳芝后飾)的書信,以及巴尚(陳思朋飾)思念愛妻雪子(吳代真飾)的段落與唱段,大舞臺背景投射已事先錄好的女主人翁影像。雖表達意念清楚,卻又讓實際演員(角色)出場展現唱腔,即便此目的主要應是為了讓兩位女主角現身(場)展現戲曲唱功(反而預錄偌大的影像是不對嘴),如此影像的投影就嫌多餘,而且當投影的影像重疊到硬景的布景時,人物亦容易產生變形,反讓畫面顯得複雜而不乾淨,因此建議多媒體的投影與實際人物的出現應擇一呈現即可。

傳統戲曲向來是有一套嚴整、規範的傳統戲曲程式,然在戲曲舞臺上敷演現代故事題材,是不易表現現代人的生活,要如何將傳統戲曲的程式功法順暢而毫不違和地融入時裝的演出裡,此對於客家傳統戲曲演員也是嘗試另一種風格的表演語彙。然導演也是聰明的,大多迴避這些矛盾的爭議。除了前述人物陳志明入山攀爬山岩的一些戲曲身段及與古牯一段拉牛、騎牛的「虛擬性」身段外,大多避掉了一些傳統的戲曲身段。甚至於傳統基本的「走圓場」,連群眾場面的進出場都無圓場腳步的顧忌(設計了機械舞的方式)。惟在《大山客》裡所設計的兩段群眾場面「機械舞」,第一段眾村民的農作,似有嫌多餘,尤其當成為背景「定格」於主要演員之後,反而是一種干擾畫面、混淆了前面主要演員的戲劇動作;第二段日本兵的行進,或許由於機械式的動作安排,卻也釀成了少數幾位演員「同手同腳」。

綜觀本檔《大山客》的演出,在聽覺上也感受到音樂設計融合了客家、日本及原住民等音樂素材多元,深富跨域與創新,在曲調編腔上亦極為豐富,尚保有客家戲曲曲調之風味,宛如觀賞一齣現代舞臺劇裡唱著「客家曲調」的客家大戲。

《大山客》

演出|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時間|2024/07/27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劇作雖然融合了許多種族元素,但編劇顯然對各民族的文化缺乏深入了解,甚至在某些地方表現出對原住民文化的刻板印象。例如,劇中描述巴尚的妻子僅因名字聽起來像日本名字就被殘忍殺害,這種情節顯示出編劇將原住民描繪成無法分辨人種、野蠻嗜血、不分是非的形象,這既不公平,也醜化了原住民。
8月
15
2024
「語言」始終是《大山客》中很重要的敘事角度,卻也成為全劇無法順利表述的系統。由於表演構成為「客家大戲」,所以劇中人物(無論是原住民、客家人、還是日本人)都講客語其實並無問題,但時不時加入的日語與原住民語,還是造成語言主體的混亂;同時,無法在其規則裡窺探出語言在內容與題旨的重要性,因此也更削弱《大山客》的敘事表述與內涵。
8月
09
2024
儘管具備武作之形,《文王食子》終究是極重抒情的大文戲。論文戲,除卻雕琢與情節呼應的身段演繹,藉由唱唸和面表,構築與身段形式同在的真實情感基底,應是演員進行角色創造的核心。
11月
18
2024
梁祝故事與孟婆客棧之間那股微妙動態張力,其實是主、客體對應關係飄忽產生的不和諧投射。有意致敬經典,終究必須回歸作品的本質定調,去思考經典、創作與時代的三方關係。
11月
14
2024
長久以來臺灣京劇人才青黃不接,本以為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沒料到近十多年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湧現出一波波優秀的後浪,而前浪們也溫柔地為後浪推波助瀾,期待前浪、後浪共同為臺灣的京劇之海激發出更多的浪潮。
11月
13
2024
當傳習藝生多半亦有歌仔戲、客家戲演員身份,也顯現出在現今戲曲環境下,北管藝師無法以北管演出作為全職之問題,那麼未來北管戲傳習計畫是否成為僅是一門演員訓練課程?
11月
13
2024
今次為第八屆,筆者在同一場次中,觀賞了慶美園亂彈劇團新秀張雅涵主演的《洛花河》暨正明龍歌劇團新秀張燕玲主演的《韓信設窖安軍心》兩齣折子戲。
11月
12
2024
本劇可見劇團在親子劇的用心之處,以臺灣地景為故事地、融合原漢兩族的神話故事,音樂曲調以輕快帶有童謠的趣味讓聽覺性相當悅耳動聽,主演的口白方面也充分表現各個角色的特質差異
11月
11
2024
發自庶民性的市場空間表演雖未必不好,還原來自民眾純然的欣賞習慣也有道理,但總期盼能朝向精緻度更顯著的面向提升。就演出內容而言,除了延續過往擅長的《白馬風雲傳》系列連本戲之外,建議劇團應可大膽創作新的故事劇本,嘗試新的表演模式
11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