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台灣劇場蔚然吹起一陣「我家/小店家就是劇場」的小小風潮,從再拒劇團連辦兩屆的公寓聯展、飛人集社主辦的親密小戲節等,演出不追求高人次和最大值效益,卻能讓為數不多的觀眾近距離獲得親密無間的劇場經驗,這波潮流將為「表演」、「觀看」帶來何種刺激與質變,頗值得長期觀察。
在此私人/小空間展演的風潮中,舞蹈終於也沒置身其外,成軍於2009年的「舞蹈生態系」,將舊作《結晶體》搬到公寓的頂樓加蓋,易名「巷弄微晶」,空間感受從個人私有住所擴大至密度極高的永和巷弄,身體與環境進行何種對話關係,格外令人期待。
從走出頂溪捷運站、隨舞團嚮導穿越永和路、信義路開始,我視為劇場體驗的一部分。行經錯落無序的水泥公寓與夾雜其中宣稱「拉近自然的人文豪宅」建案工地,來到靜謐的公寓頂樓,映入眼簾的是拆掉輕隔間天花、鋼架裸露的典型加蓋屋,然在重重黑布裹覆下,陽台竟也成為觀眾席,屋內則變身成黑盒子般的迷你小劇場。
但觀眾並未真與表演貼近。一透明幕隔開台上台下,是投影需要,也隱喻結晶凝成固體的瞬間。開場時,一名女舞者蜷曲如臥母體子宮的影像疊映著市街屋舍空拍照片,隨後女舞者現身,似悠悠醒轉的有機體,在一系列斷續的肢體動作中展開進化旅程。
隨著演化,兩名男舞者先後加入,三位舞者在四坪左右的空間中舞動,令人想起生殖、複製、繁衍等生物課辭彙,其中也間雜著舞者與影像裝置的即時互動,例如,當三位舞者的動作漸趨激烈,有如結晶遭受高壓、生成瞬間的躁動,他們來到舞台前緣輕觸屏幕,引發幕上陣陣漣漪……我禁不住想,如果把這樣的表演搬進生物或理化教室,絕對比要學生看老舊呆板的教學影片有趣和過癮得多。
然則這也是我的不安之處。由一群具專業科學背景的創作者組成的舞蹈生態系,以奠基於自然/環境研究的創作風格,在舞蹈劇場和純舞蹈兩條路線外另闢蹊徑,絕對值得鼓勵;然而,即使編舞者和設計群在創作陳述中反覆強調,舞蹈或科技應用最終仍須回到人身上,「用科學概念去發展舞蹈並非讓人去模擬物品」(引述自舞團部落格文字),但多半時刻我仍只看到擬態式的演出,無論是舞者的肢體動作或編製結構。
結晶在自然界是美麗的奇觀,但,人究竟要從形式的美感中萃取出什麼精神性的存在?如果碳結晶的顛峰極致造就了鑽石,那麼我們不只想看到結晶過程的巔峰和極致,還得有賦予鑽石永恆價值的「什麼」,而這個什麼,卻在《巷弄微晶》中缺席了。
另一個遺憾則是「巷弄」終究只出現於觀眾的來程和歸途,與演出並無所涉。我們確實見證了頂樓加蓋改造成黑盒子劇場的潛力,但我更想看到的,毋寧是創作者對於外在環境和身體的更多思考和辯詰,否則,觀賞演出間,不免感到所謂環境,竟然近到遙不可及。
《巷弄微晶》
演出|舞蹈生態系創作團隊
時間|2012/04/22 14:30
地點|舞蹈生態系館(新北市永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