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待補強的創新作為《楊老五與小泡菜》
5月
02
2012
楊老五與小泡菜(元和劇子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47次瀏覽
陳維柔

開場由一位歌者清唱揭開序曲,由歌者清亮的嗓音可以從中窺知他擁有一副專業的好嗓子,如此的開場方式馬上吸引在座觀眾的注意力,大家屏氣凝神的聆聽關注著。也或許是在華山藝文中心的表演場地,那樣的「環境劇場」,觀眾可以從各個角度,近距離看到演員的舞台表演,自然也被歌者的歌聲被感染,可惜的是不了解歌者所唱的內容意思,若能標明歌者角色身份,字幕清楚說明歌詞意義,讓觀眾明瞭歌者與表演前後串連的意涵會更好,否則會讓人疑惑歌者與劇情關連性為何?讓人毫無頭緒。

此劇由三位演員組合而成,根據清末奇案《楊乃武與小白菜》改編而成《楊老五與小泡菜》,從三個囚犯的所發生的故事作為演出內容。整場戲可以從肢體身段看出演員戲曲出身的專業背景,但也顯現出三位演員的基礎水平是有所落差的,京劇武丑出身的林朝緒恰如其分的將扎實的京劇表演藝術基礎作為身段創新的依據,但是嚴格來說,表演結合的並不恰當,傳統身段與創新的表演內容是分離的,看不見表演與劇情融合之處。另一方面,因為場地的關係,觀者與演出者的近距離使得觀眾能夠清楚的看到三位幕後黑衣人的存在,三位黑衣人全身穿著黑色斗蓬、把臉抹黑頗有隱藏的意味,但是換場時看似配合劇情,出來時又會以身段配合,身段精緻度又顯不足,如此矛盾的安排不禁讓人疑慮究竟是要讓三位幕後黑衣人加入表演或是完全隱藏?

演出唱段時,舞台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光與演員中國式的半截燈籠樣式服裝,搭配正式的戲曲身段,形成的是畫面的不協調、荒謬的演出形式,剛開始看來是充滿新鮮的,並期待接下來劇情的走向,但是接下來的演出內容太過於表象並沒有表達出劇本中欲傳達的社會意識,每一幕之間沒有太多關連性,表演內容太多的時間過於空泛讓觀眾不知表演情節所欲傳達的意念,以致最後的兩場戲觀眾容易失去專注力,以及換場太過頻繁導致觀眾注意力被打斷等缺失。筆者建議太過瑣碎的內容是可以稍作修剪。

但是若以輕鬆一點的角度來看,其中的戲曲演員突破傳統表演的口語化對白、搖滾台語的唱段,身段創作中安排的搞笑橋段與隊型表演,雖然只有三位演員,但是藉由音樂的烘托,呈現的出來的是誇張熱鬧的氛圍。而在音樂創作上,京胡、小鑼等傳統戲曲文武場器樂與爵士鼓、電吉他等搖滾樂團的跨界結合以及歌仔唱段的誇張搞笑化,仍是讓人驚呼連連,充滿笑聲。甚至台上演員忘詞或失誤時是會被觀眾認可的,觀眾或許認為這樣的安排是為了好笑的戲劇效果,甚至無法發現演員是故意搞笑或是真的出錯?

《楊老五與小泡菜》近三小時的演出,表演創新卻缺乏內容,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元和劇子首次的創團作品創新的精神仍然值得鼓勵,可以看出三位戲曲演員欲將自身傳統藝術與社會議題進行創新創作的努力,但是每次演出總有值得它值得參考學習的地方,也會有其需要改進的地方,而後的創作過程才能從一次次的修正中不斷的進步。

《楊老五與小泡菜》

演出|元和劇子
時間|2012/04/01 14:30
地點|台北市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 烏梅酒廠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憑藉李珞晴、林朝緒和周岑頤三位坐科扎實的演員表現,為本劇增色不少,融腳步、手路和身段動作於歌舞之中,擺脫虛擬、象徵程式的拘束而頗具變形律動,尤其小泡菜受刑銬問、被脅迫賣淫等情節,三位演員展現扎實的武功,唱跳武打仍不忘取悅觀眾,著實令在場觀眾歡笑而拍手叫好。(黃佳文)
4月
09
2012
真正埋伏在劇本文本裡的,毋寧是揭示司法不公、不平等婚配、男男相戀等極具現代意識的潛文本,只是,很可惜的,這個伏流並沒有被凸顯;儘管導演手法上強調翻新,刻意Kuso化,最終仍不免留於表相,無法勾掘更深刻集中的題旨。(紀慧玲)
4月
06
2012
《崑崙盜兵書》在史料罅隙間大開腦洞,透過「轉世」銜接神話與歷史,即便史實比例並不高,但依然可以與《穆天子傳》、《史記》等古籍記載相互呼應,充分展現編劇對史料∕戲劇、歷史∕虛構的掌握與轉化能力,堪稱近年來古冊戲的新編典範。
7月
29
2025
聖淵戲曲藝術坊《孫武子下山》巧妙平衡戲段冷熱,將老生文武做表融入情節轉折,展現出演員從行當技藝出發,嘗試混合兩種行當屬性共構一角的個人化再詮釋。
7月
28
2025
《文武天香》在這次的版本裡,因為角色關係的變調,在演員表現上產生了新的逸趣,劇作核心從情愛流轉衍生出新的流變——逃逸美學。愛與自由從創作命題的理想問題,轉化為辯證關係
7月
23
2025
真正獨特之處,是此作依循古典歌仔戲結構形式,卻深入核心思維以求突破,以自由意志挑戰既有體制。自此,作為創作者不畏權勢、自由表述的「身分責任」,取代倫常階級的封建定義。所謂「守本分」,不再是臣服於體制,而是忠於信念的堅持。
7月
23
2025
《尋》結合過往被劃分於不同領域的影音實踐,直球對決編導提出的布袋戲傳承問題:如何在不同技術元素間進行有效調節,使各種力量的消長既相容、又能共構出表演的敘事張力。
7月
21
2025
《雙身》自序幕起,即大量使用意象破除既有的性別框架,也挑戰傳統歌仔戲大多是「忠君愛國」的母題,展現青世代對時代議題的關注與對傳統技藝的創新。
7月
20
2025
整體上,《絃斷鹿台》在音樂設計、舞台特效、服裝配置、還有演員的演技、身段、唱腔等方面都非常完整,整體劇情架構也不錯。除了細節略有不足,人物設計缺乏情感變化外,作者仍給予極高的評價。
7月
2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