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形相違的求道之路《流浪者之歌》
3月
04
2013
流浪者之歌(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245次瀏覽
葉根泉(特約評論人)

19年前雲門舞集《流浪者之歌》(1994)首度演出時,台灣舞蹈界正盛行「東方的身體觀」──捨棄一向慣用以西方為師的技巧與形式,想創造有別於西方,屬於自身的表現系統。這股風潮台灣舞蹈界的代表由最早的林秀偉,後來的劉紹爐、陶馥蘭,甚至前一輩舞蹈美學的林懷民和林麗珍為代表。而《流浪者之歌》所呈現的印度東方的題材,配合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的原著小說Siddhartha,將佛陀成道前的歷練過程轉化成舞作的內容。19年後,搭配喬治亞魯斯塔維合唱團(Ensemble Rustavi of Georgia)現場演唱,是否能將此一求道之路更臻完善,提煉出更深邃的意境,值得再三檢證。

身體做為一種表現的載具(vehicle),如何在舞台上彰顯可見(visible)/不可(invisible)見,可見的是以身體的技術與線條,外顯求道過程的艱辛痛苦掙扎;不可見是直指精神的內涵,求道的證悟與棄絕我執到重新找回一個原初完整的自我,終至涅槃的境界。林懷民在舞台上安排了一位從頭至尾始終站立、被從天傾洩的黃金稻榖拍打著身軀的修行者(或是直接映照佛陀的身形),彷若以他的觀點回溯這求道過程的總總。但整個求道的路徑在取其「形」的狀態下,是否能與其「神」相契合,達到形神合一的境界,傳遞給台下的觀眾,就需像佛陀所言「不要盡信我」的話語,要一再檢證體悟,體察是否有誤;亦如赫塞原著中,悉達多(Siddhartha)與其如影隨行的戈文達(Govinda)兩人相互的辯證,闡明對於證道的領悟一般。《流浪者之歌》僅單一呈現求道的困苦,而非拉出對自身懷疑、思辯、理悟、矛盾、推翻、再建立的過程,最後悟道後的歡欣騰躍、將飛瀑般的黃金稻榖奮力撒向天空祝禱的力道,這般節慶般的印象只重複雲門舊作《薪傳》裡頭的彩帶舞獅,和找到解脫、與生命之流和諧共處的形體閃爍著光輝,相去甚遠。

先談到「形」。雲門舞者一現身在台,以低緩躬背來表達行者經長途跋涉才來到洗滌淨身的〈聖河〉之畔;但男舞者頂著現代人的髮型,即使無法要求要像苦行的沙瑪納一樣,削髮剃度,在視覺上,就難以讓觀者信服,進而更無法投射感同其旅途的艱辛,那樣的辛苦只是外相而已。這樣的只有外表形似,而內在空泛最明顯是出現在〈樹祭〉一段,要表現出神靈降臨乩身,用樹葉鞭笞苦行,舞者如無法拋掉日常生活的面具,進入狂喜(trance)高昂的精神狀態,這樣誇大的鞭笞自身的動作,只有虛張聲勢而已。

續論及「神」。陳雅萍在1997年一篇〈尋找東方──十年來台灣舞壇東方身體風潮之初探〉評論,便一針見血指出《流浪者之歌》的問題:「舞蹈家在追求內在的純淨時,往往無法割捨外在的裝飾。當身體應專注於存在與經歷時,卻又被要求擺盪在存在(being)與扮演(pretending)之間,而觀眾的心理在不斷地被迫抽離的狀況下,很難感受到真正的感動。」這真的是大哉問的問題!如何進入到存在(being)的狀態,又能展現(present)在舞台上,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提供了一個創作的門徑:在你自己裡頭發現某個古老的實質體 (ancient corporality),此實質體經由祖源關係與你密切相關,因此,你不在角色裡,也不在非角色狀態,那是召喚原初記憶的過程,我們必須往回走才能找到它。

而此次共同參與的魯斯塔維合唱團便提供了最好的實證。他們蒐集傳唱喬治亞傳統的民歌,既保存原有的特色,更發展出更細膩、純淨的合聲,跨越了東方與西方、古老與現代、世俗與神聖的藩籬。就像《流浪者之歌》不再只侷限於佛陀悉達多求道的原型,經由赫塞的轉譯,再由林懷民以身體動作來詮釋,融合喬治亞深沈動人的民歌,應該可以進一步拋棄外在的形式,真正回歸到內在自我的源頭。

相信到那個時候舞者不再只是以一貫猙獰、極欲掙脫的表情來表達痛苦,而真的能將外在的技巧化為「不忮不求」,像王榮裕以低眉斂目、專注一致的「無表情」來表達臨在(being),如《心經》所述「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更臻神形合一、內外一致的意境。

《流浪者之歌》

演出|雲門舞集
時間|2013/02/23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