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違和的絕妙組合《璀璨留聲》
4月
01
2016
璀璨留聲(歐普思音樂藝術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36次瀏覽
賴志光(音樂人)

經常出現在流行與爵士音樂的薩克斯風、與常見於歐洲民族與街頭音樂的手風琴,似乎和古典音樂扯不上任何關係;乍聽之下的兩者就是南轅北轍,更別說是結合在一起,那會是一種如何的聲響效果?

鋼琴的音色決定於演奏家的觸鍵,而音符的持續則是靠手指與踏板的運用,在鋼琴家按下琴鍵的瞬間,就決定了所產生的音響效果;不同於鋼琴,手風琴是靠演奏家對於風箱的控制來產生不同的音色、聲音大小、以及音符的長短,更勝於鋼琴的是手風琴對於持續的音,是可以藉由演奏家對風箱的控制而產生大小聲與音樂張力的變化,尤其是對於和弦的處理,藉由快速擠壓風箱而產生強力氣流所產生的聲響,有著如管風琴或交響樂般的效果,震撼著觀眾的聽覺神經。Duo Aliada充分運用了上述手風琴的特色,成功地取代了樂團與鋼琴的部分。改編自韋瓦第:G小調協奏曲「夜晚」,作品439(Antonio Vivaldi : Flute Concerto in G minor, Op.10 No.2, RV 439 ”La note”),手風琴完美地詮釋了樂團的和聲效果與音樂張力,雖然聲響無法與整個樂團所產生的效果相比,但與取代長笛的薩克斯風搭配,在音量上卻和諧許多,對於細膩的和聲變化也處理得更加精緻,令觀眾耳目一新。而在改編自貝爾格給豎笛與鋼琴的四首小品,作品5(Alban Berg : Vier Stuecke Op.5)中,手風琴不但取代了原有的鋼琴部分,更在音色與音量的變化上更加細緻與多元,與薩克斯風的配合也天衣無縫。

同樣是單簧樂器,薩克斯風給人的印象多為爵士或流行音樂中那滄桑又及富金屬摩擦感的冰冷尖銳聲響;但在整場音樂會中,完全聽不到熟悉的薩克斯風印象,取而代之的是單簧管溫暖、柔和且細膩的聲音,若非仔細聆聽,很難發現不同於木管所產生的金屬管聲響,大大的顛覆了聽眾對薩克斯風的豪邁奔放的刻板印象。改編自法雅的七首西班牙流行歌謠(Manuel de Falla:7 Canciones populares espanolas),用Alto薩克斯風取代人聲,搭配上手風琴的聲響,馬上讓人聯想到熱情奔放的西班牙女郎,正伴隨著手風琴瞬間強氣流所產生強烈且富張力的節奏,翩翩起舞;而薩克斯風除了演奏出柔美如歌班的旋律之外,利用拍打樂器按鍵所產生如同響板般的聲響,更是神來一筆,為演出增添了生動活潑的氛圍。

東歐的解放與歐盟的成立,除了造成大量東歐人口湧入西歐外,也將東歐的音樂帶入了西歐,讓整個歐洲的音樂發展更加的豐富多元;除了音樂本身的變化外,對於音樂的態度與思維也悄悄地在變化中,而在既有的傳統古典音樂中,也有著更多的新興想法與嘗試正在歐洲醞釀與發展中。如同Duo Aliada般的新興音樂組合正如雨後春筍般地在歐洲各地產生,他們在嘗試用不同於以往的方式創作之外,也勇於將經典作品用全新的方式詮釋,就如同現在的東歐一般,讓古典音樂從既有的框架中解放出來,除了對於音樂的重新詮釋之外,更期望藉此讓更多的人可以接受與接觸音樂。面對國內古典音樂界的市場流失,或許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試著用新的、符合於這個世代的方式,找到適合台灣本土的古典音樂新譯與詮釋,讓更多的人產生共鳴。

《璀璨留聲》

演出|Duo Aliada 薩克斯風&手風琴二重奏
時間|2016/03/20 14:30
地點|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