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違和的絕妙組合《璀璨留聲》
4月
01
2016
璀璨留聲(歐普思音樂藝術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43次瀏覽
賴志光(音樂人)

經常出現在流行與爵士音樂的薩克斯風、與常見於歐洲民族與街頭音樂的手風琴,似乎和古典音樂扯不上任何關係;乍聽之下的兩者就是南轅北轍,更別說是結合在一起,那會是一種如何的聲響效果?

鋼琴的音色決定於演奏家的觸鍵,而音符的持續則是靠手指與踏板的運用,在鋼琴家按下琴鍵的瞬間,就決定了所產生的音響效果;不同於鋼琴,手風琴是靠演奏家對於風箱的控制來產生不同的音色、聲音大小、以及音符的長短,更勝於鋼琴的是手風琴對於持續的音,是可以藉由演奏家對風箱的控制而產生大小聲與音樂張力的變化,尤其是對於和弦的處理,藉由快速擠壓風箱而產生強力氣流所產生的聲響,有著如管風琴或交響樂般的效果,震撼著觀眾的聽覺神經。Duo Aliada充分運用了上述手風琴的特色,成功地取代了樂團與鋼琴的部分。改編自韋瓦第:G小調協奏曲「夜晚」,作品439(Antonio Vivaldi : Flute Concerto in G minor, Op.10 No.2, RV 439 ”La note”),手風琴完美地詮釋了樂團的和聲效果與音樂張力,雖然聲響無法與整個樂團所產生的效果相比,但與取代長笛的薩克斯風搭配,在音量上卻和諧許多,對於細膩的和聲變化也處理得更加精緻,令觀眾耳目一新。而在改編自貝爾格給豎笛與鋼琴的四首小品,作品5(Alban Berg : Vier Stuecke Op.5)中,手風琴不但取代了原有的鋼琴部分,更在音色與音量的變化上更加細緻與多元,與薩克斯風的配合也天衣無縫。

同樣是單簧樂器,薩克斯風給人的印象多為爵士或流行音樂中那滄桑又及富金屬摩擦感的冰冷尖銳聲響;但在整場音樂會中,完全聽不到熟悉的薩克斯風印象,取而代之的是單簧管溫暖、柔和且細膩的聲音,若非仔細聆聽,很難發現不同於木管所產生的金屬管聲響,大大的顛覆了聽眾對薩克斯風的豪邁奔放的刻板印象。改編自法雅的七首西班牙流行歌謠(Manuel de Falla:7 Canciones populares espanolas),用Alto薩克斯風取代人聲,搭配上手風琴的聲響,馬上讓人聯想到熱情奔放的西班牙女郎,正伴隨著手風琴瞬間強氣流所產生強烈且富張力的節奏,翩翩起舞;而薩克斯風除了演奏出柔美如歌班的旋律之外,利用拍打樂器按鍵所產生如同響板般的聲響,更是神來一筆,為演出增添了生動活潑的氛圍。

東歐的解放與歐盟的成立,除了造成大量東歐人口湧入西歐外,也將東歐的音樂帶入了西歐,讓整個歐洲的音樂發展更加的豐富多元;除了音樂本身的變化外,對於音樂的態度與思維也悄悄地在變化中,而在既有的傳統古典音樂中,也有著更多的新興想法與嘗試正在歐洲醞釀與發展中。如同Duo Aliada般的新興音樂組合正如雨後春筍般地在歐洲各地產生,他們在嘗試用不同於以往的方式創作之外,也勇於將經典作品用全新的方式詮釋,就如同現在的東歐一般,讓古典音樂從既有的框架中解放出來,除了對於音樂的重新詮釋之外,更期望藉此讓更多的人可以接受與接觸音樂。面對國內古典音樂界的市場流失,或許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試著用新的、符合於這個世代的方式,找到適合台灣本土的古典音樂新譯與詮釋,讓更多的人產生共鳴。

《璀璨留聲》

演出|Duo Aliada 薩克斯風&手風琴二重奏
時間|2016/03/20 14:30
地點|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此龐大的合唱團陣容,即便面對音樂中四聲部繁複的花腔樂句,台北愛樂暨節慶合唱團的歌手們,依舊整齊精確地完美詮釋出韓德爾的音樂中的華彩段落。更不用說那些韓德爾使用垂直和聲的配置段落,合唱團唱來如夏夜風中的梔子花香濃而不俗,巨大中依然能窺見韓德爾音樂中的細節。
8月
15
2025
儘管演奏精彩,它實際上卻脈絡模糊、欠缺引導,使觀眾有些走馬看花,並未真的讓人「聽懂」什麼;更多的是,表演團隊對於現代音樂的一腔熱血與盲目投入,而這份熱情未能化作音樂推廣的動力。
8月
08
2025
阿雷西的演奏看來始終帶有一種輕鬆感;長號的音域寬廣,但發聲、變化音域時的準確度,有極大的挑戰度,阿雷西看來彷彿毫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地就登上了喜馬拉雅山。
7月
30
2025
NSO這次如此完整又精確的音樂呈現,搭配上目前看來是最能掌握音樂廳舞台的歌劇導演和製作團隊,必須說NSO的歌劇音樂會,終於突破了以往因為音樂廳場地受限的魔咒
7月
22
2025
我不會認為,這種混雜不定的演奏(唱)風格是不妥的,因為究其根本,《荷蘭人》自身便是一齣重組秩序、雜異且流動的作品。《荷蘭人》作為華格納邁入成熟期的分水嶺之作,它上承序曲—宣敘—詠嘆調—合唱等分段鮮明的傳統編碼歌劇(number opera),下啟連貫流動的樂劇(Musikdrama)形式,是對於歌劇傳統秩序的鬆動
7月
21
2025
2025《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 為一場融合古典、探戈、爵士、原住民、印度、搖滾、流行多元風格的跨界音樂會,展現打擊樂豐富的表現力及具有包容性與融合性的特質
7月
20
2025
在觀看《寄聲之廟》的體驗裡,聲音和樂曲非客亦非主,而是藝術家理解並重構信仰的意志體現。在這個虛構且高度意象化的民俗現場,觀眾和藝術家彼此共鳴。
7月
03
2025
先以整體而論,獨奏的表現相當優秀,尤其是在抒情樂句的處理上,例如第一樂章第二主題,句尾的大跳八度高音不僅音準扎實且音色清麗,在情緒的收尾上更是有著無窮餘韻
6月
09
2025
故事作為鉤子,鉤出情感的洪流,感官如藤蔓觸碰人的內心活動,眼睛看不見空氣,但依然可以感受到風的流動,耳朵聽不見光,卻可以感知語言的溫度。無垠黑暗之中,無語凝噎,卻已淚千行。
6月
0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