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如何在(現)場?──《靜觀未來—身體影像短片展》的策展關懷(下)
5月
28
2020
解放前衛─《李銘盛》(下一個編舞計畫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09次瀏覽

紀慧玲(2020年度駐站評論人)


二、身體與舞蹈的臨界

台灣並無影像舞蹈、舞蹈影像命名活動,相較於香港當代城市舞團從2004年起即接受國際潮流,舉辦「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一路開闢影像語言與舞蹈的交會,促成舞蹈影片的流傳與媒介網絡,此次由周書毅發起的《靜觀未來》,介於舞蹈與身體之中的共通性,成為短片展另一個思考重點。

作為舞蹈與影像的結合產物,從最初始的紀錄性,到舞蹈電影(Dance film),再到舞蹈影像(Sceendance),都是舞蹈表現性的擴充。蔡昀庭介紹各式各樣舞蹈影像作品,從全世界各大舞蹈電影節、舞蹈影像節看見多樣性,也有日常早已存在觀眾記憶中的,比如歌舞片《萬花嬉春》(Singin’ in the Rain)、《在黑暗中漫舞》(Dancer in the Dark),乃至《新橋戀人》(Les Aments du Pout-Neuf)橋上浪漫擁舞。到底什麼是舞蹈影像?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曾於2016、2017年舉辦兩次「舞蹈影像工作坊」,經由澳洲舞蹈影像導師蘇希利(Sue Healey)帶入舞蹈影像觀念,並協助實作與討論。香港除「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之外,香港西九文化區2018年亦舉辦「光影舞蹈:舞蹈影像教育計畫」,後來於網上公開了導師手冊,【4】關於舞蹈影像拍攝步驟與教習方法,均有跡可循。

然而,影像語言日新月異,如同舞蹈表現內容從動作編排,到「身體作為運動性表現」,舞蹈影像與身體通過鏡頭擷取,作為連續性動態表現,雙雙超越了舞蹈本身傳統設定。從《靜觀未來》一連串更屬於身體表現的作品裡,可見到舞蹈與身體本體論(存在形式)彼此靠近。

Days(下一個編舞計畫提供)

在林婉玉拍攝黃大旺的影片《天井的回憶》裡,觀者看見黃大旺的日常身體被一處黝暗空間誘發,展開一段肢體即興表演。在蘇品文三段名為《異鄉》影片裡,蘇品文以自己裸裎的身體體位與運動,逼現肉身本體,以及肌肉顫動發動的能量。徵選作品裡,香港黃漢樑的《9》以俯視鏡頭調度球場上運動身體形成畫面。台灣簡莹萱《Days》(《日日》)用一雙鞋子處理幾乎看不見的身體。有游泳教練資格的新加坡陳傑孝作品《Indignance》,用低鏡位拍攝雨中身體與水漥的運動關係。同樣地,身體是治療容器,台灣許海文的作品《孿生》,她輕劃過自己身體的手成了意念的再現。

舞蹈不再表現肢體律動,也不再以技巧界定,後現代舞蹈提倡身體自主與主體性,反對舞蹈只是再現工具,行為藝術(performance)成為新類型,也被周書毅納入此次策展裡。影展最後一天壓軸作品,黃明川拍攝行為藝術家李銘盛的紀錄片「解放前衛」─《李銘盛》,內容描述了一九八○至九○年代解嚴前後時空背景下,李銘盛以「表演」作為藝術媒介,不斷以表演、行動,戳刺或挑逗當時的社會與藝術環境。在徵件作品裡,行為藝術家江源祥以《顫》為名,用赤裸身體消融冰塊,表述「冷戰」如何成為身體經驗或內化的可能。跨距三十年的行為表演,藝術作為社會容器或自身欲望不同,但行為與行動的關連,如同身體與舞蹈之間緊密關係,台灣林燕卿的《斷》,幾乎不跳舞,只用肉身與空間對峙,從墊立的腳板到裸裎的身體線條,展現主體強烈意志。

Bad(下一個編舞計畫提供)

行為表演是極自由的藝術形式,散布於各種藝術媒介場域,周書毅也邀請行為表演作為錄像藝術的崔廣宇作品加入。崔廣宇的四部錄像,獨特且幽默地回應對於日常行為、媒體現象的觀察,其中一部《當代生活習作:沒有表演》,崔廣宇帶著布袋戲偶、舞台框,走進多家7-11便利商店靠窗桌椅,演起布袋戲,還配上了南北管音樂與鑼鼓。影像裡,本不該是表演區的便利商店的日常,成了擴延的「舞台」,但進出便利商店的人多數視而不見,或見怪不怪。畫面展現的表演/非表演、視/不視的日常,戳中我們日常生活的視覺麻痺,如同作品說明:「我們對於生活的體驗與滋味慢慢地被訓練、馴化為某種媒體經驗,透過它,我們經驗著別人的想像進而將它內化成自己的一部份。」人的感官不再自主,媒體化現象滲透每個人的認知、行為,乃至價值。另一組邀映作品藝術家蘇匯宇的《Dance》、《Bad》,兩部風格都接近MV,影片裡熱烈跳著美國歌手麥克傑克森舞步的蘇匯宇及眾舞者,一方面呈現一九八○年代流行歌舞樣貌,另方面也說明跨國文化如何透過文化與經濟輸入,改變、形塑了台灣人的身體/舞蹈觀,而媒體正是承載文化的重要工具。

從身體影像到行為藝術、錄像藝術,周書毅讓舞蹈與行為共置於展演平台上。作為觀者,看見的是身體如何被生產成為「行為」、「舞蹈」或物質性、感官性的藝術媒介,再經由電影、紀錄片、錄像藝術、影像藝術、舞台,展現於螢幕、銀幕、街頭、美術館、劇場。《靜觀未來》為觀者展示,舞蹈及行為表演,未來勢必有更多無法預測的「舞台」。


三、藝術與社會的連帶

《靜觀未來》四十餘部作品裡,台灣以外的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地占了相當比例,除了讓觀者看見各地華人藝術作品手法及風格外,周書毅刻意選擇的作品取向,同時說明他希望觀者透過作品,也看見華人地區共同或相異的社會現況以及人的生存樣態。

來自廣州的舞蹈影像藝術家何其沃(二高),兩部作品都帶有強烈批判性,《這是一個雞場》以人譬雞,被安置於老宅空間的表演者,不斷演出某種被馴化的群體驅同性,另一部《如何辨別黃色舞蹈》以通俗歌舞指涉思想箝制的不自由。中國政體相對於民主主流,此時此刻與港台社會發生嚴重思想分歧,來自香港的許雅舒作品《在野─隧道篇》,在一處似無處可逃的人行地下道空間,眾舞者拳起手,忿忿而舞。同樣也來自香港的「香港青年藝術協會」,由多族裔身份青少年組成,於街頭拍成舞蹈影片《你的香港是怎樣的?》,周書毅特別說明,他挑選這支影片希望凸顯舞蹈也可作為社會教育教材,透過舞蹈組織多元身分的香港公民,除了讓多元身分彼此扶持認識,藉由舞蹈的親民性也可讓香港社會看見更多「人」的組成如何構成香港的文化性格。

春風吹又生(下一個編舞計畫提供)

新加坡導演魏銘耀的《春風吹又生》是一部令人相當動容的作品,影片裡兩位表演者郭亞福、黃天寶,同為藝術家,也是生命伴侶,影片既為紀錄兩人緣定三生的深刻情感,也是演繹情感相遇與相知,如自然湧生、度脫輪迴,是萌生自生命愛與被愛的力量。同性關係在新加坡國內仍是隱匿與遮蔽的,《春風吹又生》藉藝術「偷渡」,但普遍無法被社會接受的處境,對照剛通過同性婚姻專法的台灣,觀看之餘特別感同身受。

馬來西亞駱素琴作品《踏墟》看似一部環境劇場舞蹈演出,但拍攝背後另有脈絡,影片裡的閒置工廠目前已是駱素琴與藝術家朋友共同經營的創作空間,作為搶救都市遺產,或作為開闢表演空間,《踏墟》讓觀者看見全球各地經常發生的閒置空間再利用課題,對馬來西亞華人族群藝術工作者而言,只是披荊斬棘的新起點而已。

和三奶奶共舞 (下一個編舞計畫提供)

中國藝術家、舞者文慧,拍攝的紀錄影片《和三奶奶共舞》,帶觀者用目光逡巡了中國西北偏鄉的空間味道,以及一位八旬老人,沉積於某個被凝固時空下的身體形態、表情、心性、笑容、語言,如此陌生,又通過文慧與奶奶親膩的撫觸,確實感知人的存在。行為藝術在此展現身體巨大覺受力,可以感覺得到的身、觸、味、視、聽,肯認了這個對象(人)的存在,具體而微徵現了奶奶所處的偏鄉及他者的歷史,如何被物質社會所摒除遺忘。

台灣彭筱茵作品《膠著人生》,人與塑膠共舞,省思環境問題與資源浪費課題。彭筱茵與舞蹈生態系創作團隊一向著力於環境議題,並實踐發表舞蹈影像作品,《膠著人生》將舞作扣連生活唾手可得的塑物,在影像媒介下,一次性使用的塑膠水瓶溢流畫面,直至將人掩埋。

值得一提的是,《靜觀未來》的香港作品多達九部,一方面說明香港舞蹈影像發展歷史較成熟,參與者與作品數量衝高;再方面,港台一水相依,香港近年政治情勢劇烈轉變中,「香港」主題被周書毅特別凸顯出來,成了一個行動符號,言證了與香港共同在現場的政治意涵。

總結來看,從機器與肉身的交涉,到身體與舞蹈的臨界,再到藝術與社會的連帶,周書毅/下一個編舞計畫策畫的《靜觀未來》開拓了影像、舞蹈、身體的多面觀。雖然沒有周書毅個人作品,但影像創作一向是周書毅熱中投入的場域,尤其2018年最新力作──影像導演陳芯宜與周書毅合作的VR電影《留給未來的殘影》,贏得極高評價,進步的VR技術正在改變人的感知模式與經驗,影像敘事的身體感透過VR科技,讓觀者產生更沉浸的空間體感。當身體的真實性模糊化,替代空間成了人與虛擬身體共存,超越真實的異元空間,到底真實與虛構的分界何在?在科技主導下,影像將成為未來的「超」真實世界與敘事主軸?

未來必定一直來,但歷史未必不會復返。在更實驗的動態影像(moving cinema)概念下,現場電影(live cinema)正告訴觀者,一切反身性的思索,推進人與技術共存的各種可能:現場電影讓影像與現場並存,讓機器與手工重新合作,彷彿回到劇場當下的「在場性」,多個現場將被帶往通向一個虛構與真實並融的時空,回到「現場」。現場電影的出現讓我們感受到,面對無窮變化的未來,「藝術永遠不斷嘗試打破媒體與文本的界限,使用不同的方法與技術來創建最終的內容」。【5】一個反映「當下」的藝術行動,就是藝術的目的,在疫情期間驚鴻一瞥的《靜觀未來》本身立證了一個行動:「在困境中,與未來對話」。【6】

周書毅完成一次策展,也完成作為藝術家的身體行動。


註釋

4、「光影舞蹈:舞蹈影像教育計畫」導師手冊可見於 https://issuu.com/wkcda/docs/screendance_chi

5、文字引用自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回聲像」──動態影像論壇與音像創作實驗計畫專刊》中〈什麼是動態影像〉一文,參見該書頁5。

6、參考《靜觀未來─身體影像短片展》中文電子節目書序言。

《靜觀未來—身體影像短片展》

演出|下一個編舞計畫
時間|2020/04/24、05/01、05/07 19:30
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清酒工坊二樓拱聽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