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扮武松、快打佈旋風《武松打店》
9月
22
2018
武戲專場 武松打店(國光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64次瀏覽
楊敬明(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 研究生)

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總有這樣的一群不被認同的人:以科技產品如電腦為工具,製作網路影片為基礎,將自己所學的「傳統藝術」持續向外做文化推廣。有時同行人員會不理解他們,加以批評,認為他們使用的方式不夠堅守傳統所謂的「度」,但無論他們是透過哪種平臺,他們是具備「大膽」、「創意」、「脫離常規」的代名詞,他們就是近年來,透過網路集氣的傳播者。

新一代的臺灣京劇演員,徐挺芳、張珈羚,用《打店》的舊酒裝新瓶,首先換用截然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微電影」,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表達著他們所面對的京劇環境,釋出人文關懷,也更成為這場武戲專場最佳的宣傳。其中他們二人戲前準備工作的艱難,自不必言說,京劇的《武松打店》,主要先必備矯健的身手、細緻的人物造型、身段運行的速度與力度及把子功的施展等……這些都是傳統戲碼主要優先呈現的功夫,而這些功夫造就了一場精妙絕倫的劇藝呈現,更是該劇可貴的價值。

場景轉至臺灣戲曲中心,大幕啟、鑼鼓響,徐挺芳以一個四六勁的緩步由下場門出場,並以一個低沉渾厚的方式唱吹腔中的:「恨蒼天屢次裡困英雄,禁大哥呼喚為何情?」來解析他飾演的武松,所面對的現實是一肚子的悶氣,但憂愁不展是心裡所處狀態,感受得出徐挺芳呈現的是內心戲而不是直接表露於外。除了唱腔之外,九零後的徐挺芳在舞臺上體現許多優點:首先是形體美,通過眾多老師教授此戲後獲得的身段元素,從對孫二娘開打表演過程,不僅手與手招式清楚,一部分的舞臺魅力來自於身段舞姿的柔美流暢,將蓋叫天先生所創立「擰麻花」的擰腰造型,完成得十分吸睛。當然要做到順暢柔美的前提必須掌握功法,此戲特別、經典之處融合了許多武術中的閃、轉、騰、挪等……這些都是演員們必備的功課。

在黑夜場景之下,伸手不見五指,首先是靠聽力、摸索,以「摸黑尋找」的動作來引領,情境之中為達到虛中有實的的表現內容,演員的「默契」十分重要,在這裡看得到徐挺芳與張珈羚,兩位青年演員透過氣息辨別出對方的身處方位,又通過眼神運用示意環境感以及內心變化,二人碰頭後在開打中能做到快、狠、準、穩中之武打特徵,可謂細緻嚴謹的展現,若沒有時間磨合,是不容易解釋雙方的戲劇衝突,在這樣共同的努力之下,使得當天雙方默契十足、精彩萬分。

戲曲在各地已邁入培養新觀眾的氣象,但如想擴大這個局面,筆者建議放大青年演員中的人際影響範圍,讓他們以新世代想法與做法,去因應戲曲傳承,多多現身說法、勇於表達新思維。傳統並不是年長一代的專屬品,需要放手給新世代,讓更多青年演員創造新的表達形式,來介紹他們所認識的京劇給現今的年輕人。當然年輕演員在積極創新、融入時下流行的傳播媒體,主動培養帶動現今時下青年了解戲曲的同時,筆者也期盼他們,舊中創新意,新中勿忘根。

《武松打店》

演出|國光劇團
時間|2018/09/01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代神鑄歐冶子》在舞臺表現與議題選擇上頗有亮點,特別是以傳統戲曲探討當代議題,展現出值得讚許的企圖心。可惜對老年照護這熱門主題,仍停留於融入情節層次,未能更深入挖掘其複雜性與情感深度,不得不說是有些遺憾。
1月
28
2025
此次《三個人兒兩盞燈》重製,即便主題不再像當初吸睛,但在兩組演員的精彩演繹下,故事中流淌的細膩情感依舊如涓涓細流般緩緩流入現代觀眾的心靈中。
1月
28
2025
《雙龍比武》貌似大武戲,卻乘著岳飛之名,自其身後延展家族裡事。無獨有偶,亂世背景自然勾勒出岳飛後人的復仇黑暗路,忠、孝、禮、法互斥之下,反映著倫理價值、法律和權威彼此競合的動態世局;復加虛實交錯、立場各異的角色群像讓戲劇性更強烈。
1月
23
2025
野草製作的《再生緣.鏡花水仙》將兩個女性角色結合,加上多元性別的議題,讓舊時代的靈魂得以與現代相遇,雖然整體而言有創作概念重於戲劇結構的意味,但也重新賦予一齣老戲新的生命
1月
23
2025
用新編戲成立的條件去審視,《一代神鑄歐冶子》取材元素豐富,包含技藝/人性、世代間的落差/傳承、長者的生命意義/自我接納以及老年照護。然而多數元素只是點到為止,像是技藝相關內容多由唱唸帶過。
1月
09
2025
《追香記》的結構設定本非大開大闔的磅礡氣勢,也沒有刻意營造的詭譎瑰麗,卻像是平實而溫馨的生活小品,淡淡的訴說著一齣浪漫歡欣的愛情喜劇。
12月
31
2024
近年來,越來越多新編作品開始從史書中挖掘題材,風格逐漸向歷史劇靠攏。《仁劍.開鋒》便是在戲說的「鍘美案」基礎上,強化歷史背景,聚焦於君臣,把原本的負心案件,轉變為一齣探討君王如何面對私情與公理衝突的君臣戲。
12月
27
2024
第一部曲主要在音樂性的嘗試,而第二部曲與皮影戲的跨域合作也實數不易,但若能適當地保留並延續地第一部曲的部份聽覺效果,整體而言會更加完整且迷人。
12月
20
2024
重新定位《追香記》,在戲曲愛情的最大公約數才子佳人之前,代以「女才」伏線回收經典故事迴路,從經典派生,恍如同形,實為他者。創作團隊追尋的或許是生旦兩全之勝場。
12月
1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