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他者?《52 Hertz》
10月
26
2020
52 Hertz(InTW舞影工作室提供/攝影高若有)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10次瀏覽
楊智翔(專案評論人)

新冠疫情肆虐,島內旅行成為出走首選。《PAR表演藝術》於本月以「漫步地方作為行動代號」彙整臺灣近期諸多於戶外進行的展演活動,凸顯走出劇場空間在整座島嶼掀起的流行,已形成此刻某種疫外的趨勢。第一屆臺東藝穗節於國慶連假展開,舉行的地域乘著假期使得「邊緣」擠向群眾移動的核心,於臺東的海岸、山林、泳池及三合院等戶外空間進行演出。空間尺度及樣態有別於發生在都會區的臺北藝穗節,更多了一絲旅行的況味。

經歷2015年於紐約、2016年於花蓮牛山呼庭海灘及2017年於臺南安平觀夕平臺演出後,InTW舞影工作室這次與部落文化藝術團及都歷部落孩童攜手呈現臺東版《52 Hertz》,將舞臺與觀眾帶到東海岸環境現場,透過地景解說、部落圖騰歌謠吟唱及舞作演出三段落,試圖表達「從海洋中的鯨魚反思人際關係與生命本質,強調每個個體的獨特性與重要性」。【1】作為臺東藝穗節開演第一齣節目,《52 Hertz》演出地點位於臺東縣成功鎮都歷部落的傳統海域「Pacefongan」。在成為著名衝浪點、旅者爭相打卡的景點以前,這裡本是部落族人出海捕魚、於近海捕食的重要場所。演出現場並無架設舞臺或圍籬,觀看者便有了幾種可能的背景:專程報名的觀眾、經過駐足的衝浪客與觀光客、在地居民與動物等。於環境演出,不免令人注意到:「環境」是否與作品形成更有效的對話,抑或是滿足了某種觀看的慾望?人類賦予發出52赫茲的鯨魚「孤獨」的意象,反映在舞作本身,是否有誰被在場的人類排除在外,形成加倍孤獨的他者?

52 Hertz(InTW舞影工作室提供/攝影高若有)

首先,是沙蟹。部落族人春次郎帶領觀眾自台十一線轉入小徑漫遊解說,沿路提及地方信仰組成、瓦斯桶倉庫位置、山苦瓜植物、曾經的煙草田等,似乎與後續演出較無關聯,僅為徒步抵達現場而進行一段即興解說。然而,接近沙灘時,他建議脫鞋赤腳走入較不會傷及生活於此的沙蟹。姑且不論有多少觀眾執行,或早已有多少穿鞋走入沙地圍觀的觀光客,此一提點,使眼前的景象令人感到些許弔詭:多位身著阿美族服的表演者手持長木耙,正於沙灘刮耙出大面積的圖騰,且後續舞者出場後,舞蹈有不少奔躍、頓踏、翻蹬等,可能向沙灘表面製造人為壓力或傷害的動作。族人的提醒,引人注意到穿鞋踏入將對沙灘生態造成傷害,那麼演出本身必要的沙面接觸,之於作品所欲側重的生命思索,對於弱小的蟹類究竟意味著什麼?又或者,某種孤獨的緣由來自於牠無法言表的鴻溝?

再者,是環境。現場陣風之大、浪潮之強,再加上沙地濕軟不易平穩站立的狀態,不論是抵抗風阻精準的連續斜翻、交互抬舉尋求平衡力量的雙人舞,抑或需扎穩步伐在連串動作中迅速移動等,無時無刻不感受到舞者適應環境的韌性及其身體技巧的展現。然而,舞蹈動作越是精準、整齊、驚喜,與低沉或澎湃的弦樂之間越是契合或偶發驚豔的組合,無聲的主角——自然環境,便越來越退位、隱而不顯。換句話說,當目光被過度聚焦於「在這裡跳舞好美」之驚嘆時,身體表現的張力因環境的襯托而更加擴張,而環境背後可訴說的議題乃至「在此地的意義」思索空間似乎被懸置,觀看與反思之間於是產生一道裂縫。不可否認,整個環境都是《52 Hertz》的舞臺,舞者表現也極其精彩,但環境也就徒留在舞臺的位階,進行陪襯,似乎只能默默地成就眾人的美感經驗,尚未能晉升與人共同探究生命與環境相處關係的思辨。

52 Hertz(InTW舞影工作室提供/攝影高若有)

最後,是《52 Hertz》。這部分相當幽微。筆者觀察,因演出現場持續不斷有遠方觀光客前來加入觀看,海岸風光加上環境表演自然而然吸引為數眾多的「鏡頭」展開捕捉稍縱即逝景象的行為。就此,掀起一波連鎖反應,有越來越多人加入拿起手機持續拍照、錄影的行列,眼神與意識正掠奪著螢幕所載下的微觀世界。觀看環境劇場的過程於是形成一扁平、無觸覺體感的非在場經驗。不僅可能忽略鏡框邊界以外的空間感知,更形成某種對作品無意識的漠然狀態。當觀看增加一層距離,「臨場」又是為了什麼?而《52 Hertz》又能如何發聲與傳達呢?當然,這並非作品本身所該處裡,不過若能在製作層面透過某種機制邀請逐漸加入的觀眾放下鏡頭,回歸當下親身感受,也許能進一步領人體悟已被科技綁架的生命本質,我們究竟欠缺、忽略了什麼。

此外,作品安排多組女性長輩帶領孩童(於InTW舞影工作室粉絲頁得知,皆為北漂的部落小孩)共同耙繪線條,齊心完成圖騰繪製。在陣陣族語歌謠傳誦聲波(以音響播送)裡,躬身俯首緩行耙繪的意念,使景觀幻化為一件飽含深度平靜的動態環境雕塑,深刻展現母文化傳承維繫以致排除個體斷裂,建立意識根源的意圖。然而,隨著演出時序推移,舞者的出現與舞作的介入,比起漸漲的海潮,竟更加迅速地抹除、毀滅意念所凝結的灘面圖繪。是以,該如何理解此安排?是呈現秩序的先後?還是生命意識的層疊?或者人性掌控環境的霸道?也或許有一種可能:這並未有那麼重要?

52 Hertz(InTW舞影工作室提供/攝影高若有)

因沙面前傾,海天界線高於舞者甚多,形成觀看時舞者始終沉在海平線以下的景況。幾度,安排一位舞者不作聲色,面朝汪洋遙望,其餘舞者持續於背後舞動。此一景致烙印在筆者心內,感覺,身著亮色高彩宛如行者服飾的舞者們,擁有再高端的身體技術、再燦爛的生命經驗,面對廣大深層、奧妙未知的自然世界,仍只是個十足渺小的生命體,存續時間之微小,便如同圖繪與浪潮的關係,來得毫無因果、去得無聲無息。

天色丕變,當舞者最後傾身沒入海潮,有那麼一刻,我想起了享受無所拘束的自由喜悅與墜落深淵孤寂的呼求,在暗夜將至時,經常是一體兩面的存在。就算已牽起更多的人際關係或者獲得更寬廣的自由,會不會依舊孤獨的,是不滿於現況的自己?

註釋

1、參考節目單頁2,網址:https://issuu.com/intwstudio/docs/52___(檢索日期:2020/10/12)。

《52 Hertz》

演出|InTW舞影工作室
時間|2020/10/09 16:00
地點|臺東都歷海灘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做為觀眾,在舞蹈現場與剪輯短片看到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演出。可問題不在於兩者不能截然不同,而是兩者的關係是什麼?過於渲染、強化舞作的剪輯短片,反而讓《52 Hertz》更不「稍縱即逝」。(吳思鋒)
5月
28
2017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