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詠歎調《52 Hertz》
5月
28
2017
52 Hertz(InTW舞影工作室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89次瀏覽
吳思鋒(2017年度駐站評論人)

採預先登記制入場的觀眾,與沙灘的遊客最大的差別是觀眾需要穿上斗篷,先隨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淨灘,包括一齊清理半小時後使用的舞台區,然後才是個一般定義的觀眾。於是,付出勞動的淨灘與淨灘後觀賞行為藝術與舞蹈演出,就像一回人類學式的禮物交換,就像InTW舞影工作室選擇在觀夕平台演出,從52 Hertz這頭「世界上最孤單的鯨魚」出發的一部「與海共同編的舞」一樣。

台灣明明是座四面環海的島嶼,可或許因為殖民地歷史與兩岸情結的關係,我們的劇場主題很少投向海洋,所以此刻出現了一部在海邊跳,主題又與海洋有關的舞作,怎能不令人動心?雖然以結果論,編舞者無意相對於常見的陸地史觀,藉《52Hertz》叩問台灣海洋史觀的匱缺,台灣的「地方性」也不重要,只是要情感地以舞蹈完成一則起源於國際新聞,關於鯨魚與海洋的自然書寫。

三位素裝的「沙行者」並行,秩序、齊整地拖曳木耙,圓形沙畫圖騰躍然灘上,鯨魚舞者穿行而舞。從鯨魚舞者與圖騰到鯨群的成形(另四名亮色舞者加入),從灘上到潮及之處,舞蹈的編排呈現著想像52 Hertz的生命樣態,以及海洋給予我們的繁複內涵;遼闊帶來的勇氣有之,未知衍生的恐懼有之;有時舞者躍動如浪,有時舞者炙沙翻扭,陽光清朗與深海幽暗的質地兼而有之;有時兩兩成群,有時獨居一隅。

相較於新聞中的「科學探測」,《52 Hertz》取徑的是「情感投射」,配上海浪、海鳥的音效,加倍渲染「自然」的氣息,可是我觀看的位置,右手邊是前述的自然擬音,左手邊是遊客的玩鬧聲和海浪拍打的聲音,卻有說不出來的弔詭。包括淨灘完畢,沙行者與舞者即將進場前,工作人員指令「因應環境劇場需求,舞者經過請站起來讓過」,都讓整場演出變得「不自然」。如果沙行者要繪製的是隨潮汐稍縱即逝的圖騰,這些不自然都破壞了編舞者構想的「稍縱即逝」。

於是,當編舞者在場刊說:「舞蹈動作存在一瞬間/沙畫圖騰存在一漲退/海洋廢棄物卻存在幾百年。」這句話從整場演出反映出來,更接近「滄海一粟」的生命體悟;觀眾因為踩在沙灘上觀舞,因為淨灘而投入勞動的身體所獲得的,與海的親密感,生命的渺小感先於舞蹈的時間性。沙畫的繪製與踏抹,與其說是時間的,不如說是景觀的。尤其當我們在網路觀看此舞作去年在花蓮牛山呼庭演後,以及這一回在觀夕平台演出的剪輯短片,影像中的音樂、舞動、沙灘與海洋唯美的結合,原本以為付出勞動,交換觀看舞蹈的觀眾,在空拍鏡頭中,卻個個都成了旁觀者、舞蹈景觀的背景。

換句話說,我做為觀眾,在舞蹈現場與剪輯短片看到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演出。可問題不在於兩者不能截然不同,而是兩者的關係是什麼?我們如何進行差異的閱讀?在演出錄像早已必備,甚至已逐漸擺脫原汁原味記錄的現今,這裡的問題也是一個當代劇場文化生產的問題,拿來關注、討論並不為過;亦是因為回到舞作訴諸的意義本身,我以為過於渲染、強化舞作的剪輯短片,反而讓《52 Hertz》更不「稍縱即逝」。

最喚起我「時間」感知的地方,其實是最後舞者踩入潮汐所及之處,單腳站立,而後仰躺入海,海浪是無情的,身體沒入了不穩定的海平面,危危顫顫。那一刻我才意識到,沙灘是陸地和海洋的交界,潮汐是生和死的會遇,始終漂流抑或遺留於此的海洋廢棄物,是人類的贖罪券。

但不是海讓我想到這些,而是舞者,以及舞者身體的沒入。

《52 Hertz》

演出|InTW舞影工作室
時間|2017/05/06 17:00
地點|台南安平觀夕平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當觀看增加一層距離,「臨場」又是為了什麼?而《52 Hertz》又能如何發聲與傳達呢?當然,這並非作品本身所該處裡,不過若能在製作層面透過某種機制邀請逐漸加入的觀眾放下鏡頭,回歸當下親身感受,也許能進一步領人體悟已被科技綁架的生命本質,我們究竟欠缺、忽略了什麼。(楊智翔)
10月
26
2020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