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失落烏托邦《老池攝交場─尬游派對》
11月
19
2020
老池攝交場─尬游派對(不可無料劇場提供/攝影陳懷安)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69次瀏覽

張敦智(2020年度駐站評論人)


以地方歷史作為主體進行演出的作品,近年來可謂與日俱增。以「城市」為關鍵字在表演藝術評論台搜尋文章,近年來就有楊美英〈老城區的眠夢:城市記憶微型探掘工程〉(2020.05)、洪姿宇〈穿越看不見的城市,你要看見什麼──台南藝術節《咖哩骨遊記 2019.旅行裝》、《土土海海漁光島》〉(2019.12)、楊智翔〈在城市導覽(舊)城事《拆除中:了後liáu-āu》〉(2019.11)、以及「TT不和諧開講2017.第六講:一座城市,多重觀看」講座共上下兩篇(2017.12)的紀錄文章。如何將城市空間記憶翻轉出來,或者將翻轉的過程,融入一場演出之中,成為這些年來愈趨受到注目的一種手藝。本次第一屆臺東藝穗節作品《老池攝交場─尬游派對》(以下簡稱《老》)同樣也應被放入此脈絡,檢視其欲達成的、以及可能達成的目標。

老池攝交場─尬游派對(不可無料劇場提供/攝影陳懷安)

首先,作品以外星人考古的框架,重新介紹廢棄的臺東舊縣立游泳池。其中外星人完全不理解人類生活,甚至對人類穿衣服的行為也感到奇特。這個框架裡,人類在游泳池中的一切行為皆被奇觀、疏離、以及檔案化,這樣的文本與演出脈絡,引導觀眾以一種陌生的視角,重新檢視游泳池中一切行為與存在。於是,觀眾對於游泳池的記憶先是被拉遠,蒙上一層濾鏡,又重新召喚回來,使普通的記憶,有了全新的樣貌。全作花了約一半(甚至以上)的篇幅,在建立這種疏離感,觀眾在男女更衣室裡分別觀賞由表演者演出的所謂「超真實3D立體投影」更衣過程,以及關於泳游池、游泳的大量照片、文獻與圖說。

到此為止,作品幾個比較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主要來自外星人在考古過程中形成的誤解。筆者認為,這是作品相當有意思的環節。舉例而言,外星人不知道為何人類這種群體動物,在更衣時傾向於自我隔離,而這方面的研究同時因缺少真實影像紀錄,而難以深究。這種誤解,從生物學的角度拉出另一種軸線,「錯誤地」詮釋了人類行為,同時又自成一格地有道理。這種頭頭是道的誤解,令人莞爾的同時,也真正召喚了每個人關於游泳時更衣的真實經驗。可以說,正是因為這種誤差被良好地堆砌出來,因此真實記憶才有了比較樣本,可以顯得彌足珍貴。另外,在其中一側更衣室展出的游泳相關文物中,特別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空中由塑膠圓盤串起的泳池水道線,被扭曲成一團球狀,懸掛起來,成為一種裝置藝術。原水道線在外星人眼裡,只是其中一種與游泳相關的文物,因此可以任意變造、挪用、修改、重組。這也是一次錯誤樣本的成功建立,在外星人眼裡美輪美奐的裝置藝術,因為其變造、挪用、修改、重組,召喚了觀眾對於水道線真實的記憶與畫面。那是一種在科幻框架底下,觀眾進到未來裡,發現「啊,我的記憶被如此竄改了」的獨特經驗。也因為這樣的竄改,顯得原始、真實的記憶開始變得閃閃發光。

真正進入泳池區後,外星人導覽員帶領觀眾慢慢走入乾涸的泳池底,或站或坐,以任意姿態聽表演者演示大眾游泳池相關的歷史與記憶。由於池子極深,所有人皆沒頂,抬起頭來,可以看見空間設計在泳池水平線上牽起無數交錯的白色塑膠繩。當輕風拂起,塑膠聲會互相摩擦,發出近似水花起落的聲音,搭配燈光與表演者娓娓道來的口吻,成功地在廢棄、乾涸的游泳池裡,重建起一種當下的情懷,懷舊地提示著:曾經這裡也蘊含著種種美好。如果這是作品終極的目的,可以說是相當成功。

然而,這樣的美好,卻也是經過沈澱後,令人還不夠滿足,或者說顯得有些可惜的地方。這種缺乏感來自於,廢棄游泳池這一乘載時間的廢墟,它所經歷的沿革與時間感,並沒有被作品真正呈現出來,主要目的更像是請觀眾如起乩般召喚一種畫面,經過腦補,來賦予泳池新的、同時也是虛擬的生命。游泳池也被塑造成跟周遭環境完全切割的烏托邦,因此,看似限地演出的作品,其實也可以舉辦在任何一處廢棄游泳池,而不必非得是臺東舊縣立游泳池不可(甚至只要願意,還可以是任何一座游泳池,只要把水抽乾)。在歷史介紹的環節中,主體也漸漸傾倒向「大眾游泳池」,而把介紹範圍擴及至全臺相關歷史,這樣的選擇,除了散焦,也正取消了臺東的獨特性。

老池攝交場─尬游派對(不可無料劇場提供/攝影陳懷安)

事實上,這座年代並不久遠的廢墟歷史,本身即非常曲折。此池啟用於1986年十一月,長度約五十米,深度逾一米八,每年七至八月左右開放給民眾使用。然而,因為年代久遠,既有設備老舊,又沒有溫水游泳池,每年只開放二至三個月,不符經濟效益,因此臺東縣政府於2013年決定啟動「臺東縣立游泳池及圖書館共構工程」,希望將其翻新成包括圖書館、大小游池、韻律教室、體操教室等的五層樓建築。後來,因地方與中央在經費籌措問題上的矛盾,延宕五年後,遲至2018年才成功招標,經過十二次公告,多次修改設計,都沒有廠商想投標。目前,該計畫已經於2020年六月放棄游泳池的部分,修改成將原址改建為單純圖書館大樓,而縣立游泳池未來將落腳何處,則暫無下落。在這些吵鬧與紛爭下,舊游泳池成為一處廢棄空間,持續閒置於台東縣立圖書館旁。這讓泳池空間同時蘊含政治、歷史、建築、市民社會生活等多面向的角力與糾葛,裡頭管理員宿舍至今甚至還有人居住。這些資訊在演出間只有少數部分被以朗讀方式簡單帶過,十分可惜。

除此之外,周遭仍有非常有生命力的攤販,人潮絡繹不絕,跟廢棄的游泳池形成有趣對比,這些地方生態都可惜地沒有被納入演出中。舊游泳池的降臨與死亡,對當地居民的影響,以及遺留下來的其他生命形式,在演出過程中被完全阻絕,應該是傅柯筆下「異托邦」(heterotopia)的空間,充滿與主流現實對照甚至批判的力道,因被刻意孤立,而只成為了一處完美,卻因虛幻而失落的烏托邦(utopia)。

整體而言,在第一屆臺東藝穗節的大量投案中,《老》確實挑選出了一處有趣的空間,也如其所願地,將人們對泳池的美好記憶翻印至荒廢的舊游泳池之中。然而,在其中消逝無蹤的,是泳池本身具體的生老病死、當初在地紮根的力道與隨後的枯萎、它與周遭空間的盤根錯節,這些細節都隨著對游泳池的美好的想像被抹去,如沙灘上的一張臉。

《老池攝交場─尬游派對》

演出|不可無料劇場BIU Theatre
時間|2020/11/08 17:00
地點|臺東舊縣立游泳池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
兩個劇目分在上下半場演出,演出意義自然不單純是揭示狂言的作品,而是透過上半場年輕演員演出傳統劇目《附子》,表示傳承傳統的意味,下半場由野村萬齋演出新編劇目《鮎》,不只是現代小說進入傳統藝能,在形式上也有著揉合傳統與現代的意義。
4月
08
2024
對此,若是回歸本次演出的跨團製作計畫的起點之一,確實達到了節目單上所說的「展現臺灣皮影戲魅力」。因為,除了現代劇場的場面調度、意象經營、表演建構,我們也能在作品中看見了「序場」的傳統皮影戲熱鬧開場,也有融入敘事文本角色關係演變的新編皮影戲,兼顧了傳統與創新的美感意趣。
4月
02
2024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