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抽象的踏步中問世的經典《qai~i愛遺憶》
12月
31
2014
qai~i愛遺憶(蒂摩爾古薪舞集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04次瀏覽
林育世(專案評論人)

雖已距離觀演之時數日,閉上眼睛仍可清晰感受舞作中三人舞的節奏與喘息…

蒂摩爾古薪舞集這支新作,終於暫離在排灣族物質文化的範疇裡去尋找與舞碼的有形對應關係的企圖,編舞者廖怡馨以排灣語中「qai~i」一語所代表的人心中藏有的「惆悵的懸念」,作為整支舞作發展的主軸,這個向內發掘的創作意圖,讓整支作品得到很好的發揮。

舞作一開始,廖怡馨自己在舞台上彷彿扮演一個楔子的角色,在又如機械摩擦般淒切嘈雜又如科幻片中模擬腦內電波的聲音中,以簡省的肢體一方面穿梭觸動了其他三名舞者的身體,一方面也暗示觀眾,這場舞發生在作者的腦內世界。隨著肢體相互觸動而發生的,是排灣族靈魂裡深埋的以歌詠情的細胞,在全體舞者「qai~i」古調的共鳴中,來自生命記憶深處的懺情書於焉展開。

女性一生的懸念中,最多是對錯過或質變的情緣的喟嘆,廖怡馨使用二男一女三名舞者,暗喻生命中交錯的情愫眷戀所留下的無奈與遺憾;男女之間的結合與背離,廖怡馨暗藏了許多富含古典寓意的肢體設計,如女舞者躍上男舞者的背,讓男舞者雙手交握在自己背後拖住女舞者的膝,這是來自原住民文化底蘊對男女交合及此生相托之意的最美的描寫,而完成這動作需要女舞者的絕決一躍與男舞者堅實寬厚的肩與背的撐托,堪稱是本舞作中許多可圈點的珠玉之一。

在悠長的漢人文化裡,有許多男女之間的遺憾的原因係埋諸社會甚或家庭的集體性因素,而非單單只是個人愛恨好惡的作用,例如古詩《孔雀東南飛》裡所描寫的千古憾事。廖怡馨在這支舞作裡面探討每一場未竟的愛情落在原住民部落裡這種集體生活中的複雜情境,亦成為另一篇深刻唯美的經典。當舞者從獨舞變成三人舞,男女男,女男男等不同的站位編序都在衝擊我們最深層的神經,提醒我們在眾目睽睽,人云亦云的部落裡那些曾經美好又最後變成摧折人心到不堪回首的愛情故事。廖怡馨只用了最簡單的編舞元素,講了彷彿信手拈來,或許發生在街頭巷尾的愛情故事,但卻昇華成舞台上瑰麗又惹人眼淚的人影烙印。尤其三人舞中的中間舞者必須與其他左右兩名舞者相反方向時,我們似乎可以聽到每一段事與願違的愛情故事中那種嘔心瀝血的無聲吶喊。而這一切的故事在舞台上搬演時,舞者的四步舞,三步舞的低頻節奏,一直不止息地像海浪不停地在迴盪,也像編舞者喟嘆永不復返的青春,在不止息的排灣集體舞踏中,只能忍淚合而為一而無法稍事喘息。

擔綱重任的三名舞者,在這齣作品裡得到最大的發揮,跟舞者的身體素質與悟性很有關係。不論在獨舞中傳達向內挖掘內在的深邃,還是在三人舞中同時表現冷酷的集體性與小我的無奈與悲情,都層次分明,銘刻人心。

在往後的數年,我們相信在台灣原住民的當代舞蹈作品中,我們還是會回過頭來讚嘆2014年蒂摩爾古薪舞集廖怡馨的這支作品《qai~i愛遺憶》,是一支不可多得的經典。

《qai~i愛遺憶》

演出|蒂摩爾古薪舞集
時間|2014.12.19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從腐敗到醞釀,從否定到肯定,從磨損到展開,個體得以掙脫他者設定的價值枷鎖,重新奪回定義自我的主權。這正是「漚」的真正意義,也是中年覺醒的必經之路。
7月
18
2025
詞景與身景的交錯已是兩部作品先驗具備的條件。然而,當創作邏輯過於強調「以詞造景」,是否可能將潛文本具象化為表演實體,而在無形中忽略了身體所承載的即時經驗與感知深度?
7月
17
2025
《漚少年》一作可被視為一場對觀看結構的提問:被預設為「看不懂」的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是否真的被轉化為理解的主體?還是只是在表演結構中扮演「等待理解」的角色?
7月
10
2025
要強調的是,《排彎動物園》不是蛇舞,而是以「彎」為方法,在蕭邦音樂與排灣原住民歌謠之間,彎進彎出,相當結實有力,交織成一齣值得探問的實驗舞劇,但是否如節目單所說的,是在「傳統與當代之間尋找平衡與新秩序」?
7月
01
2025
《親密近地》的編舞家奧萊・康詹拉與艸雨田製作團隊,成功將抽象的文化政治,轉化為極富張力的舞台視覺與身體語彙。
6月
26
2025
三人關係的穩定與不穩定的運作,是本作最具潛力的創作方向。相較於語言與符號的置入,這些從身體協作中生成的摩擦與裂縫,更能直接回應「三」所代表的符號,《三》最終不是在告訴「三是什麼」,而是在引導觀眾一起去思考「三可以是什麼」
6月
26
2025
比較可惜的是,《界》過於偏重高敏感人士「日常行為」模式的複刻,而限制了動作在劇場中可能的想像,在作品的敘事上,也少了「如何接納自己的特質」的描繪。
6月
25
2025
透過這種多重交織的敘事疊合,賴有豐試圖以自身的創作不僅只是回應土地給予自己的創作發想,更蘊含著帶領觀者進一步去探索更多關於這片島嶼上,不同地區的人們其所面對的議題以及當地的人們如何看待這些事物。
6月
16
2025
相較於傳統以旋轉、跳躍等作為芭蕾舞劇的高潮劇情橋段,阿喀郎.汗的編舞創意像是將舞者推入萬丈深淵,更考驗著舞者的舞蹈硬底與增進其芭蕾舞者其他少使用的肌肉核心的生成
6月
1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