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文本而存在,卻為文本而失能《NONSENSE》
9月
17
2020
NONSENSE(0471特技肢體劇場提供/攝影何肇昇)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13次瀏覽
戴宇恆(專案評論人)

「新馬戲」在當代的發展愈趨蓬勃,其意義也正在逐漸擴充,與戲劇、舞蹈間的關係也愈漸錯綜複雜──然而,「新馬戲」與其他表演藝術的界線在哪?是不是愈來愈難以界定「新馬戲」?我們可以稱其為特技、雜耍與戲劇、舞蹈的跨界作品?或是「肢體劇場」?還是「意象劇場」,甚至「舞蹈劇場」?評論人吳岳霖在討論「新馬戲」時提到:「我認為,(新馬戲)是人被「看見」了──當代馬戲裡的人,不只是技藝身體的展演,更有情感面、隱喻性與內在的投射,並透過肢體去說故事。」【1】藉此來觀看「新馬戲」,形式上已不止於純粹身體技藝展現,其開始將戲劇、舞蹈,甚至視覺藝術交融其中,成為當代馬戲獨有的形貌。

NONSENSE(0471特技肢體劇場提供/攝影何肇昇)

另外,「新馬戲」的創作意圖也脫離了濃厚的娛樂取向轉為有意識地藉由身體技藝向觀眾訴說「人類」的身體記憶,亦或是更廣大的社會記憶。於是,多數當代馬戲的娛樂性在演出中的比重開始消減,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蠢蠢欲動、試圖參與人類多向性脈動的野心。因此,「新馬戲」該怎麼運用這些「技藝」來具體呈現創作者的意識型態呢?或者說,在文本性負重增加、「敘事劇場」結構下的當代馬戲,這些「技藝」能有用地指涉些什麼嗎?還是仍然徒留一種純身體的展演,敘事性仍然得在語言、情緒或其他擁有明確意涵的表演中被解讀?這也正是筆者在觀看《NONSENSE》時疑惑的地方。

《NONSENSE》可以拆解為四個片段,第一段在孫正學刻意充滿廢話的劇場須知中展開,但未待孫正學說完,其餘三個表演者旋即將他抬離麥克風,在一個燈光轉換後,四個表演者便聚攏在舞臺中央,呈現一幅共同伸張、波流湧動的身體圖像,卻又在同質的共體當中時而表現/強調某個異質的個體,在這樣的片段中,以肢體意象地呈現了自我與群體的關係。第二個片段當中,孫正學與尤梓懿以棒傳接(Club Passing)為形式並置入了默劇表演與舞龍舞獅,在彼此搶奪麥克風之間,隱喻著話語權的爭奪,更延伸地指涉自我心理的拔河,在敢說/不敢說/怎麼說之間矛盾拉扯。第三段尤梓懿演唱著MATZKA樂團的《水災》與黃品源的《你怎麼捨得我難過》,舞臺的另一端則是動也不動的孫正學,被另一位女性表演者攙扶而起,在身體傾倒之際,女表演者反覆支撐著其身體,有著一種碧娜‧鮑許(Pina Bausch)式的重複,而當尤梓懿開始演唱《你怎麼捨得我難過》時,孫正學與女搭檔便載入情侶的角色,以一連串的雙人特技動作呈現了一段情感的失敗,建構了孤獨與挫敗的想像。最後,則在四個表演者交互的特技動作裡作結,相較於前面三個段落,似乎較為純肢體展現。

其實,就表演層面看來,《NONSENSE》仍存在著一些技術性的缺陷:在棒傳接(Club Passing)當中,戲劇節奏的調配不夠精準、默劇動作過於粗糙、表情反應過小以至於觀眾無法接收等,都成為了影響該段落緊張感不足的原因;而第三段也正因為表演者所創造的角色看起來過於平面、沒有動機,顯得了無生趣,而且上述提及似碧娜‧鮑許(Pina Bausch)式重複的段落也並未納入特技動作,淪為了剎那的尷尬瞬間。另外,四個片段之間似乎毫無關聯,卻又必須彼此相連,因此轉換間的調度相對地破碎。雖然其是一齣夢境式、跳躍切割式的作品,節目單上的敘述文字也再次地印證了一種零散的舞臺想像,【2】但卻不代表片段之間的轉換可以只靠暗場或演員上下場解決,仍必須找到一個順利、流暢且有力地承接段落的方法,以免影響了整齣作品的節奏。

不過,這也反應了《NONSENSE》在文本性上的缺乏,正因為這樣的缺乏,四個片段沒有情節上的組織統合,各自獨立且並無交互作用,進而導致以上這些缺陷的產生。我猜測《NONSENSE》是腦中零碎的創作想像先行,並提出一些可以穿插於這樣非線性敘事作品中的議題(自我/群體、孤獨/挫敗、壓抑/追求),雖然可以看出創作者在是要解決片段間串接的問題,但回歸到本質上的問題,還是因為作品本身並未納入文本性的考量,即使轉場流暢,仍然無法解決《NONSENSE》中斷裂及困惑的氛圍。

NONSENSE(0471特技肢體劇場提供/攝影何肇昇)

然而,藉著《NONSENSE》可以思考的是,馬戲「技藝」中的特技動作不再作為一種純娛樂性(驚奇、怪誕、險美)的展演時,我們該如何解讀?如同《NONSENSE》第三片段展現情侶間情感拔河的雙人特技動作實際上就只是動作,就筆者自己並無法解讀雙人動作中的托舉等設計在片段中的意義為何?因此,「新馬戲」的創作者或許更該思考,物件雜耍的運用相對地容易被融入於戲劇文本中,而身體動作的技藝卻帶著一定的限制,創作者更應該去思量文本與特技動作上的關係,以及兩者該如何交互作用,才能彼此賦予/支撐意義,而不是在扞格中消解了二者所挾帶的力量。而文本性在當代馬戲中究竟是輔助了馬戲敘事,抑或根本地襲奪了馬戲的主體性?這樣的質問如《NONSENSE》中,尤梓懿搶到了麥克風後,觀眾到底在意的是他歌唱得好不好,還是一旁展示雙人特技動作的表演?也就是說,倘若「新馬戲」必須仰賴文本性而苟活,那他就從來都不會是主體。如果在這樣的辯證中看《NONSENSE》,的確讓文本性降到最低,以免失去了馬戲在其中可以安放的位置,卻又在情節埋伏與戲劇衝突不足的情況下,找不到這些馬戲「技藝」存在其中的意義。隨著跨界藝術愈發多元,這樣魚幫水還是水幫魚的問題層出不窮,或許我們目前能做的也只是看見之後去思考如何能離跨界「共好」的想望愈來愈近,在解決問題當中進一步實驗未來。當然,這些質問或許也是「新馬戲」在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階段罷了,以舞蹈/戲劇作為主體的作品中,挪用馬戲的元素好似相對地容易嫁接;而當馬戲要成為主體,該如何不失焦,讓舞蹈/戲劇元素成為客體/配角,值得細思。

馬戲要怎麼被解構然後再建構?如同前言提及:這些「技藝」能有用地指涉些什麼嗎?如果不能,那麼「馬戲」是否也失能了?倘若我們大膽假設,特技與雜耍等馬戲「技藝」未來會被賦予定型指涉的程式化語言或符碼象徵,那會是什麼樣子呢?這些馬戲「技藝」是否可以自成語彙,解決了被文本架空成為客體的情況?異想天開的我也期待這樣的壯舉會有成真的一天。

註釋

1、吳岳霖:〈身體、感官與情感的想像越界:當代馬戲裡的「人」〉,衛武營本事,網址:https://reurl.cc/EzXQEv

2、節目冊中提及:「如同一本毫無規則的散文集,將創作者腦中零碎的想像透過特技肢體作為媒介展現,其中談及自我與群體、孤獨與挫敗、壓抑與追求,用非線性敘述的呈現方式在劇場中建構一個滿足自身渴望的世界,同時在當中重新觀看、找尋自我並且抒發內心的情感及思緒。」

《NONSENSE》

演出|0471特技肢體劇場
時間|2020/09/12 19:30
地點|納豆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