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路的甘與苦《弦樂「試」重奏》
1月
31
2018
弦樂「試」重奏(福爾摩沙廣播交響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33次瀏覽
李佳麒(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表演藝術研究所)

福爾摩沙廣播交響樂團秉持著將音樂延伸於教育的想法,讓愛樂的大朋友與小朋友,能夠一同輕鬆了解,並且無壓力的進入西方古典音樂的世界。這次是福爾摩沙廣播交響樂團的首部自製兒童音樂劇,內容以音樂家的成長過程為主題貫穿全劇,最後以完整的莫札特小夜曲K.525結束。

故事的設定是男主角小一從小學習小提琴,夢想上國家音樂廳演奏美妙的音樂,卻遇到瓶頸考不上樂團,導致與父母起了爭執,下了考不上樂團就回去接家業的賭注,所幸當天考上了福爾摩沙廣播交響樂團第一小提琴手,卻又在排練時頻頻遇到挫折,如對樂曲的不熟悉、弓法不統一、力度記號沒看清楚、升降記號演奏錯誤等,導致影響其他團員的情緒,造成排練中斷,使得小一情緒低落,打算放棄夢想回家繼承家業,樂團指揮湯老師收到小一的信後,決定讓其他團員來告訴小一,自己過去練琴成長的辛酸血淚史,讓小一知道,學習音樂並成長為一個音樂家的路,是真的非常不輕鬆,使小一最後願意努力加油,完成在國家音樂廳演出的夢想。

劇中安排了介紹樂器的環節,利用音效來達到類似時間暫停的效果,讓音樂家在介紹樂器之餘,還演奏了一小段音樂給觀眾聆聽,另外還有有獎徵答,與觀眾小朋友做互動,使現場氣氛極為歡樂。在上半場的時候,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分別為前面與觀眾小朋友歡樂的互動,和後面製造出溫暖的氣氛,讓觀眾理解音樂之路的辛苦和收穫,就如同他們唱的歌曲別放棄一樣,不要因為挫折而放棄學習音樂。筆者認為雖然是兒童音樂劇,但是音樂家的成長經歷對於兒童來說,應該很難發揮共鳴的作用,除了正在面臨困境的小朋友之外,多數對於心路歷程有共鳴的多半是家長,而且是小孩正在學琴的家長,所以筆者認為這齣兒童音樂劇,是適合正在學習音樂的家庭來觀賞的音樂劇。

整體而言,這齣音樂劇所呈現出來的效果是十分成功的,但還是有不少的小缺點,例如:(一)換場的時間過久,使得整齣劇不夠順暢,也顯示這場音樂會的人員不足,或者換場的動作不夠熟練。(二)配樂的使用並非每幕劇情都有,使演員的演技極為重要,否則戲劇的張力會不足,而舞台上的演員很明顯就是器樂演奏的專業,若演戲的肢體表現能再加強,呈現效果想必會更加突出。(三)文水藝文中心筆者認為不是一個適合音樂劇的場地,除了空間小之外,硬體的設施也比較無法滿足音樂劇的要求,如燈光只能瞬暗瞬亮、投影只有半邊等,使這齣音樂劇在使用這些硬體設備時,無法達到很好的效果,希望有機會能再更好的場地呈現。

以上的意見並不表示演出失敗,而是希望有更好的展現,最後還是回歸到觀眾的反應與回饋,就結果來說觀眾的反應是非常好的,演出結束後能夠清楚的聽到家長們在大廳熱絡的討論彼此的想法與經驗,我想這個現象就足以代表這齣劇的成功,音樂劇所要表達的內容有讓觀眾接收到訊息。

《弦樂「試」重奏》

演出|福爾摩沙廣播交響樂團
時間|2018/01/22  19:30
地點|台北市文水藝文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阿雷西的演奏看來始終帶有一種輕鬆感;長號的音域寬廣,但發聲、變化音域時的準確度,有極大的挑戰度,阿雷西看來彷彿毫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地就登上了喜馬拉雅山。
7月
30
2025
NSO這次如此完整又精確的音樂呈現,搭配上目前看來是最能掌握音樂廳舞台的歌劇導演和製作團隊,必須說NSO的歌劇音樂會,終於突破了以往因為音樂廳場地受限的魔咒
7月
22
2025
我不會認為,這種混雜不定的演奏(唱)風格是不妥的,因為究其根本,《荷蘭人》自身便是一齣重組秩序、雜異且流動的作品。《荷蘭人》作為華格納邁入成熟期的分水嶺之作,它上承序曲—宣敘—詠嘆調—合唱等分段鮮明的傳統編碼歌劇(number opera),下啟連貫流動的樂劇(Musikdrama)形式,是對於歌劇傳統秩序的鬆動
7月
21
2025
2025《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 為一場融合古典、探戈、爵士、原住民、印度、搖滾、流行多元風格的跨界音樂會,展現打擊樂豐富的表現力及具有包容性與融合性的特質
7月
20
2025
在觀看《寄聲之廟》的體驗裡,聲音和樂曲非客亦非主,而是藝術家理解並重構信仰的意志體現。在這個虛構且高度意象化的民俗現場,觀眾和藝術家彼此共鳴。
7月
03
2025
先以整體而論,獨奏的表現相當優秀,尤其是在抒情樂句的處理上,例如第一樂章第二主題,句尾的大跳八度高音不僅音準扎實且音色清麗,在情緒的收尾上更是有著無窮餘韻
6月
09
2025
故事作為鉤子,鉤出情感的洪流,感官如藤蔓觸碰人的內心活動,眼睛看不見空氣,但依然可以感受到風的流動,耳朵聽不見光,卻可以感知語言的溫度。無垠黑暗之中,無語凝噎,卻已淚千行。
6月
03
2025
蔡雯慧的演唱柔中帶剛、含蓄但堅定,表達出她的人生哲學以及對極圈生活的觀察,溫暖而有穿透力的歌聲搭配李成員的電貝斯伴奏相得益彰。
6月
02
2025
她那綿延溫暖的歌唱線條,串連著既清楚又充滿顏色的咬字。她用心鑽研出的文學底韻和多年嚴以律己所修鍊出的演唱技巧,透過今晚舒曼的音樂詮釋,完美展現。
5月
3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