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的領悟來自一套不同的邏輯《三顆頭》
11月
05
2013
三顆頭(本事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02次瀏覽
陳佾均(特約評論人)

荒謬劇揚棄了劇場傳統上對行動與角色的了解,可以說是「反劇場」的(譬如藉由情節的原地踏步質疑行動的意義;或是透過像貝克特把演員困住甕中,分解了舞台上演員的身體與角色間的連貫),屬於二十世紀劇場改革反寫實思潮中的一種變奏。(注1)反,抵抗的是具體形象的扮演、拒絕的是因果關係的簡化,但這樣的對抗,卻催生了劇場的另一種可能,能夠趨近存在的另一種樣貌。如果說荒謬劇在意義上做到了「反劇場」的第一個層次,《三顆頭》這部「戲曲荒謬劇」則將其推進到第二個層次,不僅以文本設定叩問劇場,亦藉表演形式與京劇對話。

相較於五月於文山劇場的首演,本次的演出從劇本、編排、服裝、道具、甚至音樂皆有所更動,並加上了唱詞字幕。整體而言,人物關係更加立體,因而得以透過內容和形式的交叉映合,體現人物處境之矛盾及荒誕。編劇邢本寧以《搜神記》中干將、莫邪的故事為本,然而傳統故事止於眉間尺、大王及黑衣客的頭顱最終在湯中煮爛、就這麼湯和著肉被埋葬,《三顆頭》卻是從頭於鍋中開始。在劇中,只要干將、莫邪雙劍不毀,則「月不西沈、日不東出」,三顆頭只能在天地之間耗著,無事可做、不得安息。演出便由守墓人第四十八回企圖毀劍開始,然後倒敘鑄劍之初莫邪如何視劍為子、不顧親生兒子眉間尺,以及最後報仇落得三顆頭進鍋中的始末,接著敘事重回起點,並導向第四十九回眉間尺終於願意毀劍、而莫邪懷抱斷劍成為柳樹的結局。

演出中個個不可得的追求和執著皆逐一瓦解,無論是陷入荒謬的兩難之中,或是徹底失去意義:拚命要取得大王人頭以取得母親認同的眉間尺,最後唯一能如願的方式是得砍下自己的頭;黑衣客要眉間尺人頭做護身符,以直闖殿堂,殊不知大王早已因無聊殺光了所有衛兵;當黑衣客將劍與刺客人頭一起放在大王面前時,原來對雙劍求之不得的大王卻怪黑衣客讓他無事可做了;尋劍報仇、始作俑者的莫邪,兒子與仇人的項上人頭最後於她不過是兩顆「破頭」,否決了所有人物的行動。莫邪自己,亦只是大王口中「沒頭髮的女人」(鑄劍時將髮甲入爐以化生鐵)。「人」這個複雜、偉大的符號,最終不過如此。三顆頭沒腳不能走動、沒胃腸不能飲食,而沒有心是否就不能感受?編劇的第一個設定即相當地「反劇場」:時間凝止(時間不動,何來動作,又能做什麼?),人物各自的執著在靜止的時空中更顯冥頑(「要是我娘來了」、「劍兮子兮」皆跳針般地重複)。荒謬劇的操作在穿透現實外亦帶來一種荒誕喜感,而近乎無厘頭的喜感最後又歸於荒謬。

第二個設定更是考驗導演,和以唱唸做打為本的京劇演員了。角色在劇本中沒手沒腳、演員在舞台上則是被由支架撐起的黑袍限制住,導演馬寶山選擇混用兩種不同的表演邏輯來處理劇本提出的挑戰與跨界合作的難題:非程式化的、及京劇程式化的表演。三顆頭身著黑袍時多為較為生活化的表演,然而譬如在鑄劍回溯的部份,便換以傳統京劇的身段與表演。如導演於演後座談所言,演員要在兩種不同的身體中變換,從一顆頭回到擁有全身的京劇演員,便要能立刻「滿滿飽飽」地唱出來。鑄劍一景,由原飾眉間尺的武生李彥龍扮演干將、原飾黑衣客的程派乾旦兆欣扮演莫邪,重疊角色的選擇,除了賦予劇情多重解讀的可能,亦給了演員表現各家功夫的機會,讓劇中概念和人物糾葛能以演員作場為前提得到實踐。

劇中糾結的情感得以透過京劇的身段武功抒發(如李彥龍表現眉間尺掙扎是否要砍下自己人頭時俐落的旋子),審視荒謬的距離又可透過跳脫京劇典型來達成。演出至中段,回到將第四十九次毀劍之時,飾演守墓人的陳元鴻原來先以哀悽的詠嘆開場,但才開了頭,便向現場樂手示意:「太沉重了,換節奏吧」,隨即以爵士歌舞的方式說下去,絲竹空爵士樂的彭郁雯和葉俊麟則現場以爵士鋼琴、手鼓加上傳統文武場的鑼鼓點等其他打擊樂器與之相伴。樂器殊異的音色,如演員身體,出入於不同的世界之間。這樣的跨界不為形式,而和劇中的怪異處境相互呼應。如果說荒謬的領悟來自一套不同的邏輯,表現了一種無以透過起承轉合之行動來推進的存在狀態,那麼演員身體進出於兩種表演邏輯之間,便也用一種澄明的距離在看待京劇傳統的世界觀和表演程式。

這個由京劇體系跳脫出來、去形式化的設計在本次對莫邪服裝的更改也看得出來。相對於首演本版本仍是傳統旦角的梳頭方式,這次的莫邪卻是一頭灰白亂竄的斷髮,狀似癲狂,暗示了創作群對莫邪本次的詮釋較首演更為具體。不過截去衣袖的服裝,也降低演員身段的延展(特別是抖手的張力),頗為可惜。

相較於首演,本次的版本除了部分場與場的連結、演員變換服裝方面有些許不順暢之外,整體而言是相當成功的嘗試。道具使用及黑盒子較為親密的劇場空間亦皆有利於本次的呈現。如能再演,筆者期待可以為換裝找到更有意思的解決之道。創作群以傳統為本、並反覆修改以求進步的努力,或許也是京劇人給現代劇場最寶貴的啟示。

注1:參考Against theatre : creative destructions on the modernist stage,Alan Ackerman及Martin Puchner合編,2006年由Palgrave Macmillian出版。

《三顆頭》

演出|本事劇團
時間|2013/10/31 19:30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
飾演本劇小生「許生」的黃偲璇,扮相極為清俊(甚至有些過瘦),但從他一出臺即可發現,腳步手路的力度相當妥適,既非力有未逮的陰柔、也無用力過度的矯作,使人眼睛為之一亮。黃偲璇不僅身段穩當、唱腔流暢、口白咬字與情緒都俐落清晰,在某些應該是導演特別設計的、搭配音樂做特殊身段並且要對鑼鼓點的段落,竟也都能準確達成且表現得很自然,相當不容易。
4月
18
2024
許生在劇中是引發荒謬的關鍵。角色被設定成因形色出眾備受喜愛的文弱士子。在許生的選角設定上,相較於貌美的乾生/男性生行演員,由坤生/女性生行演員進行跨性別扮演更形貼切。坤生/女性生行演員擁有介於兩性光譜間的溫朗氣質,相對容易展現出唯美質感;也因生理女性的先天優勢,與歌仔戲主要受眾女性群體有著更深刻的連結。
4月
18
2024
以演員而言,現今二十週年的巡演仍舊為沈豐英和俞玖林,或許與當年所追求青春氣息的意義已然不同,但藝術的沈澱與累積,也讓崑曲藝術能真正落實。上本戲對沈豐英而言相當吃重,幾乎為杜麗娘的情感戲,前幾折的唱念時⋯⋯
4月
12
2024
青春版《牡丹亭》刪修版的三本27齣,在20年來的不斷演繹之下,儼然成為當代崑曲作品的經典代表。一方面它有別於原著的質樸鋪陳,其加入現代美學的藝術概念,包含舞台設計展現輕巧變化,投影背景增加環境轉化,華美服飾提升視覺美感,舞隊互動帶來畫面豐富⋯⋯
4月
12
2024
然而,該劇在故事的拼接敘事呈現得有些破碎、角色的情緒刻畫有些扁平,沒有足夠的時間,展現整體故事表現的豐富程度。《1624》試圖再現歷史故事,並用不同族群進行故事發展,值得肯定,但本文希望針對歷史時間與觀點拼接、表演形式的拼接、與巨大美感的運用方面,進一步的提出以下的思考。
4月
08
2024
兩人初見在彩傘人群迎城隍,而江海的反擊/重生在假扮鬼魅還魂向白少威討報;戲裡以民俗儀式意象接地,戲外特邀霞海城隍廟主神城隍老爺及城隍夫人賞戲,戲裡戲外兩者巧妙呼應下,與大稻埕形成更強烈的地景連結。
4月
04
2024
反觀《借名》,抒情由內心情境的顯影表現,確實凸顯劇中人物行動的心理狀態,但密集情節讓這些設計難以察覺,更偏向填補場景過渡的接合劑。在唸白方面,使用大量四句聯提示角色身分背景資訊,末字押韻加強文字的聲調起伏自成音樂感。
4月
02
2024
這也更仰賴演員的表演與角色建構。三位主要演員王婕菱、陳昭婷與于浩威恰好表現出了三種表演方案——王婕菱可見戲曲表演的痕跡,又更靈活地挪用了自己的肢體與聲音特質,幾個耍帥的動作與神情可見她對人物的刻畫。陳昭婷是最趨近於歌仔戲的,特別是尾音、指尖這些細節都可以看到她相對拿捏在戲曲的表演系統裡。于浩威則明顯沒有戲曲身體,演唱方法趨近流行歌曲,也符合「國外返鄉青年」的人物設定。演員表演的細節,不只是劇場調度上給予了空間,更因他們的表演強化了空間的畫面感。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