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unded Healer:《未知紀事——到南方去》與《燃燒的蝴蝶》
11月
12
2022
未知紀事——到南方去(差事劇團提供/柯泓宇攝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186次瀏覽

切.格瓦拉與春枝的交會

如果說,切.格瓦拉之所以踏上革命的旅途,是為了愛;那麼,慰安婦春枝為了自愛所付諸的行動,又何嘗不是一種革命?於此,《未知紀事——到南方去》中切.格瓦拉的日記,以及《燃燒的蝴蝶》中慰安婦春枝的自白,在我的眼中疊合了。燃燒的蝴蝶,也飛到了南方。

《未知紀事——到南方去》採用蒙太奇的敘事結構,以切.格瓦拉的日記作為鏡面,映射出歷史中歷世歷代革命者的身姿,循環往復,彷彿象徵著革命的志業永不止息。

《燃燒的蝴蝶》則採用插敘的敘事結構,伴隨著主角春枝對未來生活的迎戰,她曾被騙至南洋從事慰安的過往也逐步揭露開展,最後,她對幸福的追求,化作一隻燃燒的蝴蝶,宣告著:我是歷史的見證人。


燃燒的蝴蝶(同黨劇團提供/攝影唐健哲)


未知紀事——到南方去(差事劇團提供/柯泓宇攝影)

在《未知紀事——到南方去》中,對切.格瓦拉日記的選段,幾乎絲毫未見他對國家與政治的遠大思想與關懷,反而盡皆是他對其自身以及周遭人事物的極其貼身而又細微的感受。而這些感受之中,甚至包含了幾乎至死的恐懼——於此,投身社會行動,也儼然成為一種創傷。

在《燃燒的蝴蝶》中,當春枝對自愛與自重的追求到達了一定程度,便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必須起身向國家追討對所曾加諸於她的暴力的補償。無論是日本帝國對她身體的侵犯,或是國民政府對她痛苦的漠視,唯有當國家還諸予春枝公義,她對自身痛苦的超克也才能達致完滿。於此,創傷也彷彿走向了社會行動之必然。

是這樣,在我的眼中,社會行動者切.格瓦拉,與創傷當事人慰安婦春枝,面朝對方,前行並且相遇了。

知識菁英的社會行動者/創傷當事人的社會主體

社會學家米爾斯提出「社會學的想像」,將情境中的個人煩惱連結於社會結構中的公共議題。公共議題是個人煩惱的來源,而個人煩惱則是公共議題的體現。個人煩惱和公共議題,理應互為表裡,密不可分。

然而,若我們將對公共議題的關注統稱為社會行動,則通常是誰能成為發起社會行動的行動者呢?通常是知識菁英。而誰又才應該是社會行動的真正主體,是社會行動的指向與依歸呢?其實是那些承受著發源自公共議題的個人煩惱的創傷當事人。那麼,作為社會行動真正主體的創傷當事人,又為什麼不可能站上社會行動者的位置?菁英門檻之於社會行動,是必然與必須的嗎?社會行動所既存的菁英門檻,又會對社會行動本身的性質,帶來何種影響?知識菁英與創傷當事人,在社會行動的道途上,如何可能朝彼此走去,如何可能在社會行動的道途上相遇,如何可能與對方換位與對位?

我認為,是「情感」才真正將知識菁英的社會行動者與創傷當事人的社會主體,各自同社會行動緊緊連繫在一起。進一步,也唯有情感,能將此二者連結起來。而從知識菁英走向社會主體,與從創傷當事人走向社會行動者,兩者所依循的路徑各有不同。


燃燒的蝴蝶(同黨劇團提供/攝影唐健哲)


未知紀事——到南方去(差事劇團提供/陳平攝影)

在《未知紀事——到南方去》中,震耳欲聾的電子混音、掙扎扭曲的演員肢體,以及嘈雜交疊的口白喋喋不休,帶給我一種聲嘶力竭,又鼓脹又焦慮的感官感受。由此我得以窺見切.格瓦拉在社會行動中所經歷到的混亂、痛苦與氣概。知識菁英必須敢於經歷破碎,達致一種與社會主體感同身受的同理與同在。如此方能消弭其與創傷當事人之間的權力位階,具備真誠的社會行動者的素質,而非將社會行動作為另一種成功主義式的自我實現。

在《燃燒的蝴蝶》中,時間與意識的流動,則條分縷析,澄澈清明。創傷當事人需要一種對自我與世界的幾近全然地誠實與面直,方能辨明個人煩惱與公共議題之間的層次與關係。為了去愛而痛苦,在痛苦中仍然去愛,就是我所認為的能連通知識菁英與創傷當事人此二者的情感通道,向死而生,生生不息。

從社會行動走向個人創傷/從個人創傷走向社會行動

在我心目中,無論是從社會行動走向個人創傷,還是從個人創傷走向社會行動,一個理想的淑世者或自救者,都必須要是一個「受過傷的療癒者(wounded healer)。無論是投身社會行動,亦或是超克個人創傷,都需要對與痛苦偕同並進有極高的耐受度,同時又必須要保持有向內自省與向外觀照的明晰思辨——而這其實就涉及了一種關乎生命、關乎活著的深刻自我技術。這樣的自我技術的養成,需要時間,需要歷練,且永遠需要持續深化。


燃燒的蝴蝶(同黨劇團提供/攝影唐健哲)


未知紀事——到南方去(差事劇團提供/林育全攝影)

在《燃燒的蝴蝶》的結尾,春枝與友伴們宣告,我們活著,是歷史的見證人,歷史與時間的悠悠長河,於焉朝向未來慷慨奔流,無限開展。而《未知紀事——到南方去》的敘事結構則宛如一個無盡的迴圈,革命仍是未竟之業,革命烈士們哪,你們仍要投河、仍要浮沉、仍要輪迴翻滾。創傷主體與革命烈士,彷彿從歷史的長城的兩端出發,走向彼此,然後在長城的中點相遇。此時,你們都正在成為受過傷的療癒者,而接下來你們即將和對方分手,繼續向前直行,直到站上對方的位置。然則,創傷主體與革命烈士,又何嘗不可能其實是同一人?在時間中,我對個人創傷的超克,以及我對社會行動的關懷,是這樣地不斷相遇,而後錯身,再相遇,而後又再錯身,持續辯證,持續洗湅,直至熬煉出足堪成熟的自我技術。

《未知紀事——到南方去》

演出|差事劇團
時間|2022/10/22 19: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燃燒的蝴蝶》

演出|同黨劇團
時間|2022/10/28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燃燒的蝴蝶》並沒有走向完全悲觀或悲劇收場,是為了再次尋找救贖的可能性。
11月
12
2022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