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與新生的狂喜身體《肉身撒野》
5月
26
2017
肉身撒野(許程崴製作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78次瀏覽
戴君安(2017年度駐站評論人)

從荷蘭巨匠希羅尼穆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 1450-1516)的三聯畫《人間樂園》(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引發的意念,再經歷冥府遐想與試煉,又通過數層身體儀式美學探索之來回震盪後,最終完成的《肉身撒野》,是何等狂傲又何等精湛/驚顫地在高雄碼頭邊的倉庫裡啟動。懸掛於舞台上方的類馬賽克拼貼裝置有如天主教堂的玫瑰花窗般,默默見證這場祭儀在其庇蔭的場域內,如大河滿溢般洶湧澎湃的竄流開展。這場儀式讓獻祭的身體得以演繹脫離規制的破壞性美感,也讓同場觀者的老舊靈魂接受重新浸潤的洗禮,從開場前的揣測不定轉換為終場的折服讚嘆,這歷程也令人深刻體悟,唯有具備真誠質樸的基礎,才有本事撒野。

祭儀初始,一位女子裹在黑色斗篷裡,背對群眾跳步移動,她那看似粗拙的跳躍,在落地時卻輕盈細緻。她似有意抗拒地心引力的召喚,卻不得不屈服於其魔力般的牽制,抗拒與服從間的牽扯就此拉開整場儀式的序幕,而輕細的落地聲與小孩般的笑聲則凸顯寂肅暗黑的無常。在另外三名女子一起現身後,她們先是幾乎同時左右晃動的踏足前進,然後有時像遊魂般的緩慢行走,有時卻似孩童般地奔跑、大笑。她們的身體部位的運行與背景音樂的節奏沒有絕對的呼應,而抗拒樂聲的宰制則使得身體的活動方式更有彈性,但也不可否認樂聲強化了神祕的氛圍,因此也無法刨除音樂對於提點整體成就的貢獻,或可說樂聲與身體的運行並置於同一軌道,彼此並無抗拒或服從的主客之分。當奔跑的腳步放慢後,四人一字排開,各自雙手合十,身體上下振動數次,接著再讓身體部位連結後又推開,宛如鎖鏈般纏繞後再分線延伸。

在此舞蹈儀式中,有幾個特殊動作一再重複出現,包括拍打胸部、甩手、趴地匍匐或是腿部的畫圓等,這些動作似乎隱藏著不可知的特定意義,也展現了身體動能的另種形式,徹底摧毀既定的各種刻板印象。當她們退去黑色斗篷後,身上膚色貼身舞衣上的黑墨油彩刷痕和閃閃發亮的綴飾互成對比,而樂聲混融八音中的鑼、鼓、嗩吶的音調,則使得肉身在交疊、環繞或撞擊時,雖然張力強大令人振懾,卻也帶著些許歡慶、愉悅的氣息。其中一段三人共舞時,她們的頭身相連,持續數次迴繞成圓的畫面,約略呈現了《人間樂園》的畫中一角。接續其後的獨舞女子,在歌聲中,雙腳內八、膝蓋彎曲,全身不斷扭轉,持續一段時間後,將全身拉長、延展,然後又再度彎曲。她的身體好像不需骨架支撐,宛如軟骨動物般地蠕動,直至另一女子快跑經過又滑進舞台後,才開啟一段雙人共舞的新段落。不久,另兩人身上綁著鈴鐺也加入他們的行列,於是開啟了一段狂野的、幾近歇斯底里的舞蹈儀式。

在這段儀式中,雖然演出者都是女舞者,但是樂聲中卻不時夾雜著男子的吼叫聲,有時尖銳難耐,有時則霸氣低沉,彷彿暗示在這場表面看來是純女子儀式中,真正地主導者是隱身幕後的男性主使人。事實上,這在多數父系社會的族群中不僅多見,也儼然是天經地義的慣習,更因習以為常而冷漠以待,甚而忽略象徵暴力的存在。巧的是,編舞的許程崴是男性,他也是整場演出的幕後主要人物,牽引四位女性的肉身運行。或許這一切純屬巧合,或許他們的演前工作狀態無主副之分,或許觀者無須過度臆測,但是,肉身如能撒野,也應能讓連結畫面的思緒放大遊走空間。瞬間,紅光佈滿全場,先前淒厲的吼叫聲被誦唸取代,一位女子手持鈴鐺,作法似的跳動,其他人在地板上蠕動,直到漸漸立身而起。稍後,紅光消去,白光再現,四人的身體又回到地板上,大弧度的輕慢緩移,直到三人交疊的畫面再度出現,當其中一人拍地時,似在暗示另一段儀式即將開始。

近尾聲前的堆疊,好像走了一段從恍惚進入狂喜,最後再甦醒的出神狀態(Trance State)。當她們恍惚的身體左右晃動後,再向前推移時,前進的腳尖總是會劃過第一位置,繃緊的腳背使得單腳滑動時能夠一步到位。之後,停在第一位置,雙膝彎曲時,她們互搭著腰,身體左右畫圓晃動,穩當的平衡感使她們的圓弧均勻,幾乎看不到起始或結束的端點。進入狂喜的激烈處時,大二位的強力支撐使得身體的下盤扎實,無論上身如何晃動也不致傾倒,跳動時則有如大樹連根拔起後再完整植入般無痕落地。甦醒前的哭聲催促著她們退離現場,看似體能即將耗盡的四人又拚了一段最後的糾纏。之後,其中三人慢慢退出,只剩一人仍在原地跳動,擴散的燈光漸漸收攏聚焦於她,哭聲不斷加劇,直到光線漸收至全暗,哭聲才漸漸收小至無聲。持續跳動的她,雖然動作漸小,體力有些不支,卻能撐到全場無燈無聲時,還有些許落地時的餘震。

《肉身撒野》顛覆的豈止是身體的運作形式,更多的是思辨與審美的刻板印象。就美學觀點而言,沒有古典形式的執著,無法顯現現代精神的超脫;就舞蹈表演來說,缺乏扎實精良的基本功,無法超越身體固有的限制,也難以掙開世俗美感的羈絆,展現如野獸派般的大開大放並求臻至極境。《肉身撒野》從死亡的歷程中,發現再生的契機,在狂妄的驅動力、躁動的筋骨與瘋狂的念頭交互撞擊下,不僅完成了一場探索死亡的儀式,也在幾近極簡的態勢中,發現無限大的可能性,也可說這場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儀式,開啟了舞蹈美學的新生心路。

《肉身撒野》

演出|許程崴製作
時間|2017/05/19 19:30
地點|高雄駁二正港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地獄、死亡以及人性所帶來的肉身想像,讓許程崴踏出了這一步,他要的身體不是纖細、修長而空靈的,取而代之的,是肉身的臭味、體感與慾望的,這樣的企圖與實驗固然值得繼續期待。然而,「地獄」,其實不在於那些笑聲、姿態與氛圍。(樊香君)
10月
11
2017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