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響樓梯扶手,一起被「妖」附「聲」——《聲妖錄》
7月
11
2022
聲妖錄(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唐健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99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作為 2022 新點子實驗場壓軸的《聲妖錄》,雖然日前意外被批評為「公然交鬼行邪術做法」,但它其實沒有一絲恐怖嚇人的物件或音效,更沒有什麼招妖儀式。相反地,它平實地探索日常聲響,重新打開人們的聽覺感受,是件可親可愛的作品。

一場大型的聽覺猜謎

《聲妖錄》的定調是一場「遊走式展演」。除了如字面所示,觀眾能在劇場內行走之外,它還多了點沈浸式劇場的意涵。在我們等待上樓時,一位蒙面黑衣人現身引路,並在電梯間播放了以下錄音:「歡迎光臨國家聲妖院。⋯⋯請勿攝影、使用陽間語彙⋯⋯。」上樓之後發現,前臺也被佈置了一番,原先的「Experimental Theater」字樣被稍加覆蓋,變成了「Experimentally Hear」【1】。

走入昏暗的劇場,我們隨著腳步先後看了三組日常行為的展示:燒開水與烤吐司(演員身處半透明的簾幕中,帶了幾分神秘感)、對坐的二人傳訊息按讚(並屢屢把讚按爆;桌下的雙腳彼此逗弄著)、把玩鐵架以及生活物品;看似平凡,卻又隱約散發著韻律性及秩序感,給人非常微妙的體感。

 

聲妖錄(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唐健哲)

 

聲妖錄(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唐健哲)

之後,我們被引導到空間中央的座位區。座席為兩側對坐,略呈放射狀,周圍則被一大圈半透明簾幕圍住,簾幕外的一切模糊難見。不久後,各種聲響開始從四面八方現「聲」,有時是演員以各種方式使用物品,有時是裝置的合成聲響與聲景。例如,地面四方傳來渾厚的共鳴,那是大鑼與平底鍋的拖曳聲響(也許再加上了合成的擴音);或者,具阻力的摩擦聲自遠方漸漸逼近,原來是演員將椅腳套上鞋子,在地上磨蹭而來。此外,演員也在中央觀眾區域來回穿梭,並同時揉紙、運球、穿高跟鞋用力踏步、匍匐蹭地、丟乒乓球、撕毀布幕、撒落碎石、滾電池⋯⋯等,幾乎無奇不有,卻又無一不平凡。在低光源與簾幕的阻擋下,我們的視覺功能幾乎失效,於是只能豎起雙耳,絞盡腦汁猜測聲音是哪裡/如何來,形同一場大型的聽覺猜謎。

最後,隨著演出進行,布幕逐漸塌落,我們得以看見劇場空間的全貌,而出口在此時敞開,光線照射進來,演出結束。

藝術源自改變聆聽的方式:場域與方法

講到這邊,有幾個問題顯得非常重要。例如:這些平凡到不行的日常聲響,能稱得上是音樂或聲音藝術嗎?演員的各種尋常行為展示及物品使用,能算是演奏嗎?進一步地問,刻意策動如此大量日常聲響的意義何在?若要找到答案,我們必須回頭叩問作品的「形式」——亦即,這些日常聲響被組織、被呈現、最後被聆聽的場域與方法。

回想前半部分的「遊走式」設計,以及後半部的圍繞式演出,它們都有一個明確的功能:營造多焦點的、去中心化的劇場體驗。傳統意義下的劇場演出,是平面鏡框的、追蹤式的體驗;聽眾的專注力總追著某個特定的演員或聲響,其體驗因此是單焦點且中心化的。而在《聲妖錄》這端,「遊走」意味著視角的自由,我們可以極遠或極近地觀看這些日常行為,並無對錯好壞之分;而演員圍繞且四處穿梭的演出方式,則讓每個位子都有獨特的聲響體驗,不再有「好位」、「爛位」的問題,觀眾的體驗也因而是去中心、多焦點的。

 

聲妖錄(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唐健哲)

另一點,是聲響的陌生化效果。前面提到,少了視覺的形象導引,要將雜多的聲響表象轉換成概念其實非常困難,於是原先能直觀體會的碎石聲、滾電池聲都變得相當抽象(說實話,到燈亮前我還真沒猜到);同時,藉由日常聲響的大量轟炸,原本熟悉的聲音似乎也漸漸變得陌生,最後逼得我們只能直觀地、純粹地聆聽聲響本身。

最終,這些設計都導向一個目標:改變人們對於日常事物的聆聽方式。回想起「國家聲妖院」、「Experimentally Hear」等巧思,這些細節早已暗示我們,要以全新的方式感受周遭的一切事物,陌生者亦然,熟悉者亦然。平時,我們的聽覺總是自動自發又不帶反思——例如,我們聽見一段言語就立刻曉得其意涵,開車時聽到警笛鳴聲就緊張地讓路,看韓劇時聽到感人的配樂就跟著落淚。但是,我們有沒有辦法再退一步,回到聽覺經驗與概念、情感、行動連結之前的時刻?我們能不能更純粹地、樸實地、甚至是帶點反思性地感受聲音「本身」?

藉由這些反思,「感受聲音」本身化作一種積極的審美行動,日常聲響也因此不再日常,進而被昇華為藝術。或者,以演出的文眼「妖」作為比喻:若聽者稍加留心,便能發現聲妖無處不有,欲解其妖意,用心聆聽便是。

延續到劇場外頭的「妖聲」

若讀者曾留意節目單中的文字,便會發現《聲妖錄》非常鼓勵觀眾的積極參與:「觀眾可在參與演出的過程中,形塑出專屬自己的聲音妖怪,建構各種聲妖的奇想旅程。」這不只是聽覺與想像力意義上的積極,連行為動作也可以積極投入。在演出中,我看到演員將氣泡袋遞給鄰近的一位觀眾,示意她一起「妖」起來;而與我同排的一位小孩,也真的撿起了一顆乒乓球,加入製造彈跳聲的行列。我不會覺得那是干擾演出的舉止,反而是體現了《聲妖錄》積極打破劇場體驗範式的願景。

走出實驗劇場內部,大量的七彩塑膠袋包覆出口通道,連接至下樓的樓梯;而在樓梯間,仍見幾個黑衣演員敲擊扶手、運球、刮牆壁等,將「妖聲」一路延續至出口,也延伸到了外頭的世界。

離開時,我看見前方的一位觀眾,用手掠過一只只塑膠袋,一邊下樓梯一邊叩擊扶手及牆壁,陶醉在自己的聲妖宇宙裡頭。而我呢?我也跟著伸手輕拂塑膠袋,在樓梯間敲起扶手來了。


註釋:

  1. 老實說,當下我只發現了前臺佈置的改變,「Experimentally Hear」的細膩發現則來自本站評論人蔡孟凱的分享。詳見其粉絲專頁「劇場淚浮游」短評文章,網址:https://reurl.cc/g2XYl4

《聲妖錄》

演出|洪于雯
時間|2022/06/26 14: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們依然可從聲音本身,感受到表演者反而更像是某種操偶師,試圖在中性無痕且極度收斂、抑制的身體動能中「還原」物件本身聲音之原貌(如果物件聲音真有「原貌」)(白斐嵐)
7月
04
2022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