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誠實浴池》
5月
02
2024
誠實浴池(國家兩廳院提供 / 攝影林軒朗)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02次瀏覽

文 董柏廷(報社記者)

那是一間死後才能進入的錢湯。

與其說是童話,其實我更以為是,介於宮崎駿動畫《神隱少女》以及不思議事件之間的幽冥怪談。故事描述四名因為戰爭,被迫上戰場的軍艦軍人,帶著彼此無法撫平的生前記憶,抵達錢湯/浴池。

由台灣導演王嘉明與日本谷野九郎共製的作品,靈感來自川端康成的《睡美人》,原著裡是衰朽的老人看著被餵食安眠藥的貞靜的女子回顧自己,改編成舞台上三位巫女。舞台設計背景是富士山與野柳女王頭的並陳,讓錢湯/浴池,成為某種時空、生死、真假、魔幻寫實的隱喻結界——甚至讓我不禁聯想起,戰後,北投「女侍應生住宿戶聯誼會」成立,是戰後台灣合法的風化區之一——藉此召喚亡者的遺憾、執著、憤恨、創傷,愧疚與不熄的執念,自己被自己的執念糾纏,盤成死結,一個一個成為無法投胎的鬼。

編劇更巧妙地將SM俱樂部的元素編織進劇本,譬如窒息式性愛、調教、絕對服從等以象徵手法將性的歡愉與生死的愧悔相互連結,呈現出受到壓抑的心理情狀,必須用更激烈的肉體手段尋求出口。


誠實浴池(國家兩廳院提供 / 攝影林軒朗)

當鬼魂分享罪愆,揭示各自脆弱之後,女巫隨即發號施令,任其換位扮演各自承受痛苦的角色,並在對愧疚者施以精神羞辱,一段段不帶自省的淨化儀式於焉誕生。四隻男鬼,依循著錢湯內的規則,把傷口稍稍劃開,將膿血擠出,消毒、清創,找出折磨與痛苦自己的核心,是自己的軟弱與自私,享受凌虐的愉悅,痛苦者之間渡化彼此,透過他人之鑑,亮出自己始終不敢面對的心魔,方是解脱的第一步。

轉生後的軍艦鬼魂,有些成了巨大的海星,而此四隻鬼則成為含砂閉合的蚌殼。浴場的水流意象,在女巫的帶領下,完成了一場類如跨過奈何橋、喝下孟婆湯的儀式,最後得以超渡,投胎成為把「愧疚」像砂一樣安靜懷抱於胸,或是吐淨的蚌殼。

然而無論是人或鬼,想要繼續前進,都必須享受凌虐的痛苦,記憶祛魅,才能真正重獲新生,即便投胎為海星、蚌類,或許是經歷過「人」獨有的貪嗔癡憎怨與喜怒哀樂後的過程中,隱隱許願,進到下一世最好的轉生狀態。

值得留意的是,三名巫女工作時全身著素淨「白」衣,不同國家對顏色的象徵自有不同。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回頭看向過去,是人類良好的情感特質。但若過度耽溺,懷舊也會讓人陷入迷障。誠如詩人王小苗寫的詞:「陷入黑暗的時候/忘了有光存在」。當恐怖與罣礙成形,能度一切苦厄的是被溫泉洗去憂傷、不再強於汙淖陷溝渠的自己。


作者按:篇名標題借自郝譽翔書名。

篇名標題借自郝譽翔書名。

《誠實浴池》

演出|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 庭劇團PENINO
時間|2024/04/28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生命的惡可以被淨化嗎?經過洗滌的靈魂可以再次分享展演嗎?《誠實浴池》以童話般的扮演方式來論述惡與救贖這樣深沉的議題,更用儀式象徵的各種意象去概括了帝國主義的輪廓與性別權力關係。
5月
14
2024
我們雖注意到了本劇那些調度上的冗餘,但也唯有面對這份不完美,挑戰這條遠路,才不至於讓那些文本的衍繹、姿態的寓意,乃至於尚待凝聚的組織與批判,全都失落在比曼谷、比幻想都更遠的遠處。
3月
27
2025
因為當代影音媒體的先進普及,年輕世代對聲音的豐富表現性,確實有勝過前輩世代的敏感,選擇音樂劇形式,表達個人對生命課題的反思,對社會議題的探究,似乎不言自明,但在熱鬧的歌舞過後,熾熱的情緒冷卻之後,現實挫敗的苦澀味道,是否也會隨著消逝?夢想之地,是否能離我們更近一些?
3月
20
2025
與其溫馴地順著指引,去組裝我們自己版本的歐洲史,倒不如思考:為何本劇如此執迷於客觀的歷史與純粹的美學?淬鍊歐洲史的諸多概念與命題,就能自然而然地成為亞洲史的命題嗎?
3月
20
2025
若說「有真與有真」同名同姓有其心理分析之暗示,戲一開場倒是開宗明義點出心理治療的場景設定。兩位有真實際上是以三十多歲的年紀換上國中制服,回溯國中時期之記憶。換句話說,兩人是以成人身分,重新面對帶著創傷走到青春期的自己——再度呼應此劇重點並非性侵事件本身,而是受傷的人生如何繼續向前。
3月
20
2025
以笑話形式呈現的這段劇情,其實正直指了本齣戲劇的主題:也就是關於「相信與否」的哲思。或許,人們只是需要相信(信仰)才能生存下去,事實真偽未必是最重要的存在。
3月
15
2025
這次龐大艱鉅的跨國合作任務,難掩將原生脈絡硬生生移植於台灣官方場館的文化不適應症,但最終仍皆大歡喜地滿足觀眾登台慾望。但當我在台下看著似曾相識的「觀眾飆舞」橋段時,已不確定自己是在看小事製作還是街頭現實(Rualité)的節目。
2月
26
2025
這是一個經過公部門資源培力多年的素人戲劇團隊,首次自主自發地展開了西方經典的讀劇行動旅程,從文本改編到排練、技術設計、現場執行等環節,自力完成,確屬不易
2月
17
2025
酒神消解了個體的差異,包括種族、性別或階級,是一種打破界限的集體狂歡。我認為導演在本劇中有意,用歌舞的方式讓參與者在演出過程中達到精神的統一,利用演員本身「跨文化身體」的特性,打破現代社會理性框架
2月
1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