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桌搬戲:吃食生命的情感交換《莎喲娜啦》、《阿灑步路扮一桌》
11月
14
2019
阿灑步路扮一桌(歸仁文化中心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58次瀏覽

黃馨儀(特約評論人)


今年劇場界瞬間掀起一股辦桌風,大家不約而同的招喚紅色的大圓桌,或搭棚或不搭棚,有沒有食物都無妨,在宜蘭、花蓮、新竹、臺南等地都架設上了這傳統團聚與喜慶的符號。【1】同樣是建構一個相聚的場域,辦桌以飲食技藝連結並開展人際,而劇場則以表演藝術的共時當下交會內外在的虛實,兩者皆創造了一個特別的場,讓日常能有破口,使人們在其間豐足自身。也因此,在劇場裡辦桌、或是在辦桌時劇場,本身就是件不違和且令人期待之事。

不約而同,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和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在下半年皆以廟前辦桌為形式,與不同創作團隊合作,似乎想藉「辦桌」炒熱也連結社區精神、並採共創工作坊的方式,邀請素人參與者結合個人生命與在地文史,與不同創作團隊合作,分別製作《莎喲娜啦》、《阿灑步路扮一桌》兩檔演出。

即使都以「廟前辦桌」為形式、且都為售票演出,兩檔演出的展現切入卻很是不同。《莎喲娜啦》真的是邊吃邊演,入場即可看到另一頭總鋪師團隊在廟旁準備料理,帶領觀演者真實地進入「辦桌」場域。而演員也自開始便坐於各桌,即使隨演出段落不同有所移動交換,但是和觀眾有所連結的,一如我們也是為了吃飯/看戲而在此成桌一般。

看見了食物準備、看到表演者在場、走進藍白紅帆布搭起的場,一切的感官指涉皆很清楚。而我所在當天的蘇澳場(溪南場),棚外還有廟方人員的另一桌,讓真實與虛構的紅桌並置辦著、同步彼此觀看,更加成了趣味性。

食物一道道上來、演員也跟著輪替,先是關於蘇澳冷泉與炒房問題,後是介紹菜色,舞臺上還會不時有令人有點尷尬的卻又習慣的表演炒熱氣氛,揭示著辦桌的獨特場域性──存在於婚喪喜慶的特殊時刻,也是因此人們相聚、相互交流嚼舌。可能一時酒足飯飽、酒酣耳熱,一不小心就揭示、暴露太多的自己。因此在熱鬧的氛圍之後,演員們關於家庭暴力的自我揭露便顯得自然,也讓情節的過渡轉換很合理──因為我們共同吃著桌上的食物、看著臺上臺下發生的事,互動自然產生,因此有了交流與關係。於是,那些淌瀉不止的個人創傷,也能讓觀眾順著流承接下來。

《莎喲娜啦》作為「宜蘭青少年劇場培訓暨展演計畫」的成果展現,可見集體工作的平等交織。青少年表演者在之中的多重身分,包含得要和同桌觀眾互動、要上菜換場、要扮演不同角色,雖然有時切換不及、應對生疏,但可以看見整個團隊彼此的熟悉與默契。雖也造成形式略為破碎、跳接與不連貫,但這似乎也是新世代的表述語言、一種行為藝術式的感受展演,【2】藉由共同在場的遇見,拼貼出對過往的當前理解,以及對未來的初步提問。


莎喲娜啦溪南場(某某某的工具箱劇團提供/攝影Bana Chen),評論人觀賞場次為2019/08/31 18:00 宜蘭縣蘇澳鎮晉安宮前廣場

對比《莎喲娜啦》由真實的場開始,《阿灑步路扮一桌》就顯得有點卡在中間。同是在廟前的辦桌,桌上並沒有實際的辦桌菜,就如同節目名稱是「扮桌」而非「辦桌」,端上的是每個表演者精心烹調的一段個人生命。《阿灑步路扮一桌》在廟前虛設了一個舞臺,但所有的演出都發生在舞臺擺設下的五張桌上──五張大紅桌各被安排到三名「主廚」、帶來不同菜色;而所謂菜色,正是表演者以不同方式,公開料理自己的脆弱。

我所在的第一桌,先是返鄉農夫謝丙寅平實地敘說自己離開投資界回鄉的心路歷程,也提供自己種植銷售的花生,讓我們於口、於耳皆能咀嚼他的人生滋味。平實的分享後是伍拾愛的幼時故事──她敘說過往因家中經濟狀況,全家一度只能以車為家、流離失所,大人與孩子都強顏歡笑、築起盔甲生存下去的歷程。相比於謝丙寅以初登場的素人身分、全無扮演、靦腆誠摯地講述自己的故事,即使生澀,但容易靠近;作為劇場表演者的伍拾愛,雖也是真誠,但在揭示的過程中,因為觸動太深、難以控制住自己的感受、不時哽咽於角色與演員本人之間。擋不住的脆弱隨語言和眼淚潰散,做為初接觸之的近距離觀者,亦猶如站在潰堤的水庫前,無處可逃。

如此展現脆弱的伍拾愛同步扮演著「類心靈導師」的角色,邀請我們書寫下對自己所親愛的人未能說出的想望,又藉由蒙眼、儀式性的紅布壟罩,希望我們在她的唱念咒語間說出書寫的秘密。這過程中,觀眾實沒有選擇的權利、沒有旁觀的可能,我們只能袒露自己──表演者都這樣「誠實地面對自己」了,觀眾可以「不誠實」嗎?但不說或不配合就真的是不誠實面對自己?──我知道我還是躲藏了,我選擇了一個同樣真心但不會傷害到自己的對象與話語,在這樣的儀式中只交出自己的一小部分。

這樣的交換實讓我感到危險與不適,這之中似乎隱藏了一種「脆弱陷阱」,不清不楚地揭示脆弱不等同於勇敢、沒有建立關係的揭示是否也只是種宣洩?第三個表演者白瑩當天的呈現也讓我感受到意義的荒蕪:一個突兀的新娘希望我們用各色電火膠帶、透明塑膠垃圾袋為她妝扮待嫁婚紗。她是誰?她為什麼要結婚?在相對倉促隨便的設計下,我無法明白她結婚的意義為何?即使演員在場,卻無有進一步回應,只要求協助,缺乏理解脈絡的我們為什麼要幫忙?

在神明前的求禱與祈念是有私密性的,藉著香火與呢喃上達天聽,而在仁壽宮前的我們,則是被要求(或者被期待)直接攤開。好多提問湧現,如果「扮一桌」的目的是為了建構關係與達成交流、是為了品嘗一道道生命的菜色,但所呈現的故事與觀眾的關係是什麼?與參與者除了共處一桌外有過關係嗎?身為桌上客,我有選擇不吃食(這些生命故事)的權利嗎?當表演者活生生扯開自己時,我也得要扯開自己嗎?如果我扯開了、破碎了,誰能接住我呢?

就演前介紹得知,雖說工作期為兩個月,但參與者實際與此次工作坊帶領者史黛西‧瑪奇石(Stacy Makishi)只有二十四小時的工作時間。二十四小時雖短,仍可以有深刻的遇見,參與者們或許是準備好、帶著他們建構過的安全感來呈現,但觀眾的尷尬、隱藏與緊張,甚至是拒絕參與都是有可能的。而當演出與觀眾如此靠近,每個表演者又是如此不同時,帶領者可以怎麼去均衡協助,讓每一桌的遇見都有適當的呼吸與接觸空間?【3】辦桌文化裡,總鋪師的出菜、配菜皆考慮著婚喪喜慶的需要與文化意涵,其中有著對飲食者的關懷。我想,這是辦桌搬戲的重要考量吧。

同是辦桌演出,《莎喲娜啦》藉由食物,與一直都在的青年表演者們,藉由跳接的表現形式,串連起生命,共同建構了相遇的場──一個在人與人之間、在現代與歷史之際交疊的空間。《阿灑步路扮一桌》因不同表演者,端上桌的生命料理也有所差異,但當直接「以生命為食」時,交流與接觸也涵蓋著危險。無論是辦桌或是做劇場,也都不是靠個人撐起一個場,而是需要所有人共同在場。在現今表演藝術與生活場域越來越靠近、觀演界線越來越模糊之時,我們如何謹慎感受彼此的生命界線與需要,亦是以藝術建構交流場域重要的課題吧。


註釋

1、光就筆者所知,今年的「辦桌戲」即有八月某某某工具箱劇團《莎喲娜啦》礁溪與蘇澳兩檔演出、九月東海岸環境劇場《Ina卡拉OK》與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想家的一百種方式》關西羅屋書院場(雖然辦桌與美食是演後才出)、十月臺南藝術節開幕演出《府城流水席》、十一月《阿灑步路扮一桌》,以及兩廳院「藝術出走」計畫目前正巡迴演出於臺中、嘉義、宜蘭、臺南的《十二碗菜歌》。

2、參考張敦智於〈從智性的渣滓,重估非理性的意義《莎喲娜啦》(溪北場)〉中提及:「主要編創者兼製作人劉銘傑提到,創作發想於為推廣藝文活動舉辦的工作坊;作為發表,試圖把青少年學員感興趣的議題,共同放入一場演出。為達成此目的,辦桌成為其很快想到的手段。將此背景與演出內容扣合,那麼,前述那道智性上的問題,很可能注定難以得到妥善地回答。因為,無論從創作淵源、或『作者已死』的剖析角度,確實都找不到可以將各種議題串聯為整體世界觀的詮釋。」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36772。《莎喲娜啦》在宜蘭礁溪與蘇澳的演出,也獲得評論人的正反意見,可參閱表演藝術評論台,洪姿宇、楊美英等人的評論。

3、在演出以外,筆者感受到團隊默契建立的不易,包含成大學生的整合程度、或是各桌次演出者的連結編排,都讓現場有種斷裂感,與表演者接續出菜的流動也無法延續。

《阿灑步路扮一桌》

演出|阿灑步路扮一桌工作坊成員
時間|2019/11/01 19:30
地點|臺南歸仁仁壽宮廟埕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阿灑步路扮一桌》則像是把這些生命故事收在「仁壽宮前扮桌」這個「景觀」裡,它不儲存於可持續發展的行動歷程當中,而屈身於稍縱即逝的景觀記憶。(吳思鋒)
12月
02
2019
如果說演出者的脆弱是重要的,參與的觀眾會不會也有同等內隱的脆弱值得在這個場域被安穩的承接,同時也確保他們足夠強大到承接他人的脆弱?如果故事不僅止於聆聽,我該如何參與你的故事──尤其當我的參與必須得涉及自身的私密,我有沒有說「不」的權利?(梁家綺)
11月
14
2019
以此試想,全程都在旅社內移動的觀眾們,於這次的觀演過程,除了迎來角色扮演和情節推動等部分,如果在表演文本的空間動線、戲劇調度,能有些場面或節奏的設計,或可讓觀眾對於現場的實體環境、視聽氛圍等,獲得更多關注甚且欣賞、凝視、呼吸的時刻
11月
22
2024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