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的必然?《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
2月
26
2020
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創劇團提供/攝影小川先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12次瀏覽

簡韋樵(臺灣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生)


「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這句流行語是台灣五〇至七〇年代經濟起飛之際,為當時菁英階層及莘莘學子的展望,更反映出「知識」的提升能夠擠進上流社會。中國國民黨前主席吳敦義曾在他二十歲時、1968年以中國人的主體位置寫下〈台大人的十字架〉,批判著台大人的失敗主義,一味效法與成為美國人。然而不管是1970年外交挫敗的台灣、2000年的政黨輪替,如同《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的時空背景,設定於千禧年、選舉年附近,是由「台灣之子」【1】陳水扁競選中華民國總統的時期,也是台灣史上選舉史最熱絡、省籍、國族認同鬥爭最激烈的時刻,劇中各個想去美國的角色離開台灣的理由有異,但依附於大國的霸權體制下,想逃避和免於危難心情卻是相同。

此外,此戲將選舉與白色恐怖作為連結,創造二代有理解與化解仇恨的時機,只是當民主直選的介入,所謂的「台灣人」當了中華民國總統到底是會撕裂台灣族群間的感情,還是為彼此牽起對話的紅線?在《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裡短短兩小時簡化濃縮了台灣時代、世代、種族、性別、階級間的矛盾與差異之群像。

舞台上以簡明的形式隔為兩區,毫無相連而保有「對立」,空間以半開放式的設計,便於兩家角色間在心理層面上的串流與對話。

左舞台為黃姓本省家庭,最為明顯的設計為多種傳統、方形窗戶緊密相黏,無打開一絲的縫隙,可見過往刑求的陰影讓這個家還是嚴密的層層封鎖,被政治監控與在半夜被警察敲門的經歷在黃父心頭依然猶新。此劇的開場便以電視播映吵雜的選舉新聞,幽暗不明的燈光,照射著身形瘦小頹喪且盯著電視呆滯的黃父──年紀不到衰老卻嚴重駝背,也不發一語,似乎正展現長期積累後,被政治暴力塑造的身形及被噤聲的存在,包括瀕臨崩潰的心靈憤怒與怨恨更因難以解放而變得扭曲。

而在右舞台則是高階的蘇姓外省家庭,與黃家對比下空間更為明亮乾淨,還有《心經》的頌聲迴盪周遭。在牆上有蘇父的兩幅書法作品,分別為《金剛經》與《心經》的節錄句;此時的蘇母,則在客廳裡專注於插花。蘇家的寧靜比起黃家則是身在黨國體制下的迫害者與既得利益者,所換來修身養性與退休生活,內心沒有愧疚、更無歉意。

同時,此劇持續加重這樣的力道。於情節中後段時,身為戒嚴時期的審判者蘇父以三字箴言「不抱怨」告誡黃母,冀望受害人及其家屬在安穩的時代不需要、也不必要討什麼公道了,看出兩人雖是面對面的談話,加害者的同理心卻蕩然無存,不變的是身為上位者的自私與迴避。黃母,身為被蘇父形容是「台灣人」,難道就必須是苦命不抗的形象?在面對創傷後遺症的丈夫,一個受害者的妻子這輩子就只能默默接受,被國家暴力對待後導致家庭失和,甚至破碎?當黃母不願對自己的女兒講述這段歷史,也許蒙羞於曾被列為政治犯家族,或者不想讓心怡承襲上一代的仇恨等複雜心境,在辜泳妍的扮演下,呈現出情感差異,讓角色苦痛的演繹更加立體。

在過往轉型正義的劇場改編與演出裡,受害者被刑求、虐待和死刑的故事在各種形式的描述不計其數,相對少的是受害者家屬或後代的自我敘事,尤其是女性的位置在大時代時常被隱匿,並淪為配角。《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因為黃母而漸漸浮出受害家屬的主體性,從「不願開口」到「對女兒的坦誠」,創作者若能多著墨於此,觀眾更可從其細節和節奏體會到受害者家屬的煎熬心境。

但是,當《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接近結束時,二代角色卻明顯淪為收尾和解的工具。

當黃父能夠和彥博相談甚歡,而忘卻他是加害者的家屬時,他一生積累的痛輕易地迎刃而解,如此過於圓滿的呈現真能達到「轉型正義」的目的?還是只未表現出大和解的假象?少了黃父作為「被壓迫者」的意識覺醒和力爭行動,甚至兩方聆聽、認識與溝通都停滯的情況下,讓個體急促地原諒過去時代的摧殘與被污名,使故事走向便宜行事之嫌。筆者設想,連自我生存的勇氣都快凋零時,他能輕易跨出和解界線,並接受道歉嗎?

不可否認地,《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確實能在短短時間創造出許多角色,藉由他們對過去威權統治下的見解,讓底下部分的高中生觀眾思考與認識課本不一定會出現的傷痛與受害經驗。即使如此也不能否認此劇點到為止地在詮釋大環境下的繁雜,創作者對於台灣人的種族想像更只有單薄的本省與外省衝突,忽略其他在台灣之特定族群被迫害的臉孔,包括對於釐清歷史後的見解更是難有更高層次跳脫與突破。


註釋

1、陳水扁在2000年競選總統時發表著作《台灣之子》,裡頭講述他在從政時期的自省與對當時台灣的關懷、願景等。之後許多媒體便以「台灣之子」之名形容陳水扁,而李登輝則被稱為「台灣之父」。

《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

演出|創劇團
時間|2020/02/21 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以年輕愛侶的堅貞情感試圖沖淡劇本背後所籠罩的因歷史結構因素下的累累創傷,劇場空間宛如一個瘖啞但迫切請求諸眾聆聽的空間,要求我們持續關注、持續召喚歷史以建構更多受到政治迫害的瘖啞父親記憶。(羅倩)
3月
03
2020
此種現象後接踵而來的另一個危險,是作為意圖揭露史實、或引發關注的作品,卻可能只達到挑起對立的成效。因為戲劇結構已從角色、舞台等元素,共同強調二元化的存在,因此相關元素恐進一步加速觀眾隨著劇情,往該方向理解與傾斜,甚至必須額外費力才能脫離。(張敦智)
3月
02
2020
《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在演員的詮釋下,是透過有點宿命論式的樂觀,來表達這一代可以跟過去道別(同時,也剝奪了母語)──既然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未來便充滿希望。(黃奕超)
3月
02
2020
我們不妨把《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裡虛構的「典型環境裡的典型人物」當成是歷史廢墟裡的碎片,藝術家的挑戰在於──如何讓這些碎片在當下閃現生存的意義。立碑作傳再造神話,不過是英雄烈士通俗劇的你方唱罷我登場,編劇所說的「不可知真相」在演出現行的樣貌卻落實成「『親中威權國民黨』黨國體制V.S.『崇尚美式自由民主』的台獨人士」,如此一刀二元切分的白色恐怖創傷敘事,難道沒有遮蔽掉「政治不正確」的歷史真實可能引爆的複雜性思考?(許仁豪)
2月
27
2020
創劇團會選擇這樣的題目,基本上已經是站在同情受迫害者一方的立場,試圖為其發聲了。然而,因為平衡報導,反而又踩到兩邊各有其道理的邊上,當我們期待他再為受迫害者多說點什麼時,聲音卻薄弱了。(張又升)
2月
25
2020
在這次的作品當中,創作者所要面對的是台灣現實社會正處於的「轉型正義過渡期」,從「不義」到「正義」,從「秘密」到「解密」,從「謊言」到「真相」,從「肅殺」到「自由」,在二元對立的線性敘事/辯證中,「當下」討伐著「歷史」,近幾年的劇場界更是爭相表態「政治正確」而不落人後。(于善祿)
2月
25
2020
在塑造一個寫實的受難者家庭困境上,本戲出彩且細膩地描寫個體生命所面對的艱難之處,把握住家庭在遭受政治迫害後被體制與社會的雙重排除、家庭內部在權力的介入下所造成的創傷與隔閡,以及事過境遷之後受難者家庭要如何面對加害者。(鍾承恩)
2月
25
2020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