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緣身在此山中《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
3月
02
2020
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創劇團提供/攝影小川先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76次瀏覽

張敦智(2020年度駐站評論人)


臺灣近年以白色恐怖為主題的舞台劇創作開端,是由張閔淳導演,李登輝民主協會、民報文化藝術基金會、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與台灣民族同盟聯合委託製作的《Siro Heroe─泰源事件》,2017年2月25日於南海劇場首演。此外,《PAR表演藝術》也於2019年12月號的年度表演藝術現象回顧,由黃馨儀在〈現象6:台灣近代史頻入戲,歷史省思帶來什麼?〉裡,盤點2018年底以降,如雨後春筍不斷出現的相近主題,形式各異,包括:舞蹈、現代戲劇、現代結合傳統戲曲、沈浸式演出等,至今已累積十餘齣。由於不同形式與內容持續擴充,於是在于善祿所指,相對「遲到」的轉型正義行動脈絡下,作品也漸脫離「有即是好」的珍奇階段,而可以被更仔細地辨別其中用什麼方式,以及「轉型正義」了什麼。【1】這也是避免在政治正確光譜下,讓眾多作品使主題漸趨蒼白,反而更將隱蔽的歷史,被簡化敘事反覆掩埋的最好辦法。

繼承以上脈絡,回到《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以下簡稱《在》),此戲於2020年初上演,顯現了搬演相關議題的趨勢非但沒有停止,截至2月28日,更在表演藝術評論台已刊出五篇劇評,觀演互動反似更有加溫的跡象。除了角色設定、劇本結構等過於簡單,這些于善祿、張又升已詳細點出的面向外,【2】這齣戲由兩個家庭、眾多角色共同圍繞起來的內在風暴核心,其實位於本省人後代之女黃心怡(楊瑩瑩飾)身上。這是因為,如果同意,戲劇是由角色行動,來將其內心狀態與變化外顯的過程,則綜觀整齣戲的角色行動,心怡是唯一產生明顯變化者。她從不敢、不願面對父親過去,到戲末已能以理所當然、輕鬆口氣,跟男友彥博(呂栩智飾)說,自己知道父親都在說些什麼了。整齣戲的背景與情節,其實都時刻推動著這個改變。反觀其他角色,包括心怡父母、彥博父母以及彥博,內在其實都沒有明顯變化。有趣的是,這個唯一變化,卻是透過彥博推動。比起從一開始就能與心怡爸爸暢談無阻的彥博,受母親影響更深的心怡,對父親的過去,原來更傾向於「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的態度。

於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發生了:如果我們接受于善祿在〈再現‧轉型正義‧歷史《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所推算出,劇中時間位於1999年底至2000年夏天的時代背景,則,在那個橫跨臺灣有史以來第一次政黨輪替的時空,仍如心怡家庭這般,如此噤聲的白色恐怖受害者與家屬──他們是誰?他們怎樣過生活?他們活在什麼樣社會氛圍與心理狀態中?相對於選擇很早就願意站出來、呼籲社會關注的族群,如楊翠之屬,這些選擇低調的族群,其實更加深藏於敘事的抵達之謎中。因此,《在》其實指出了一個相當值得表現的族群,卻未加琢磨,只是區別了過去身為戒嚴體制一環、以及體制受害者的兩種家庭。

此種現象後接踵而來的另一個危險,是作為意圖揭露史實、或引發關注的作品,卻可能只達到挑起對立的成效。因為戲劇結構已從角色、舞台等元素,共同強調二元化的存在,因此相關元素恐進一步加速觀眾隨著劇情,往該方向理解與傾斜,甚至必須額外費力才能脫離。例如,在前任法官約出黃媽媽一對一談話,卻要她放下仇恨、忘記過去等舉動後,後續又有數名演員共同宣讀判決書的片段。對比蘇爸爸如今的處事態度,他的言行難免更招不齒,或者至少,強化了加害者的片面形象,而非趨於複雜。因此,針對宣讀判決段落,在此筆者與于善祿意見不同,私以為,放在全劇結構中來看,顯得有些突兀與減分了。

另外,相對心怡內在精神的轉折與成長,難受的彥博面對自己的家庭顯得無力,針對這點,以下所要提的,或許是同時對導演與編劇兩者的問題。因為類似劇情結構,難免讓人想到亞瑟‧米勒(Auther Miller)於1947年首演的《吾子吾弟》(All My Sons)。劇中,兒子得知父親為了養家,竟在二戰期間對國家出售有瑕疵的飛機引擎,並可能導致多名空軍死亡,於是掀起家庭革命,最後導致父親在道德與親情壓力下舉槍自殺。同樣是在父子間產生劇烈道德矛盾,為何彥博能做的事如此貧乏?他的行動指向了什麼臺灣現象嗎?或者是揭露了創作者的某種想法?在此留存疑問,答案不得而知。

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創劇團提供/攝影小川先生)

最後,在心怡父親背負大樹在舞台中央種下後,隨後又在劇情末段緩緩走上台,褪去衣服。此調度手法的用意亦十分模糊。是指,因為心怡的改變,而令他感受到精神上的昇華?抑或女兒已經願意、並能看清自己的過去,因此裸露出身體,來表現看「清」?無論是何種,對觀眾而言,黃爸爸的身世始終成謎,加上其精神受困於不太穩定的主觀世界,所以相對此橋段表現出的變化,似乎不太相稱,因此更添困惑。當然,此處也不排除筆者之推敲與創作者本意相差過遠。若是如此,煩請見諒,並多多釋疑。

創作上,面對不可言說之事物,可以藉由描述不可言說的事物周邊,藉此達成,傅柯那句知名的繞口令:「讓我們見到,那可見之不可見,是何等的不可見」。所謂可見,即不可言說事物的周邊,如能服貼地白描它們,則最後,那掩蔽的本體/事實/現象,便自然於作品浮現。在林宅血案四十週年,仍未破獲的臺灣,無可否認,《在》中黃先生的過去,仍處於一定程度的不可見中。如需在作品中技巧性迴避,則至少,針對其他周邊線索,需貼緊至一定程度。否則,對於心怡這名,在全劇中唯一一個在精神上被提升到另一層次的人而言,整個過程,就不免顯得羸弱與淡化了。這也是整體而言,《在》其實點出一值得探討之面向之餘,十分可惜之處。


註釋

1、于善祿:〈再現‧轉型正義‧歷史《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57410。原文指出:「顯然,在政治界、法律界、人權界、歷史界等學術領域與社會實踐,自解嚴以降,已經累積許多經驗與方法,但劇場界算是遲到的」。

2、于善祿:〈再現‧轉型正義‧歷史《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57410。張又升:〈是刺蝟還是狐狸?──《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的手法與立場〉,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57412。

《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

演出|創劇團
時間|2020/02/22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以年輕愛侶的堅貞情感試圖沖淡劇本背後所籠罩的因歷史結構因素下的累累創傷,劇場空間宛如一個瘖啞但迫切請求諸眾聆聽的空間,要求我們持續關注、持續召喚歷史以建構更多受到政治迫害的瘖啞父親記憶。(羅倩)
3月
03
2020
《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在演員的詮釋下,是透過有點宿命論式的樂觀,來表達這一代可以跟過去道別(同時,也剝奪了母語)──既然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未來便充滿希望。(黃奕超)
3月
02
2020
我們不妨把《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裡虛構的「典型環境裡的典型人物」當成是歷史廢墟裡的碎片,藝術家的挑戰在於──如何讓這些碎片在當下閃現生存的意義。立碑作傳再造神話,不過是英雄烈士通俗劇的你方唱罷我登場,編劇所說的「不可知真相」在演出現行的樣貌卻落實成「『親中威權國民黨』黨國體制V.S.『崇尚美式自由民主』的台獨人士」,如此一刀二元切分的白色恐怖創傷敘事,難道沒有遮蔽掉「政治不正確」的歷史真實可能引爆的複雜性思考?(許仁豪)
2月
27
2020
《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因為黃母而漸漸浮出受害家屬的主體性,從不願開口到與女兒間的坦誠,創作者若是多著墨於此角,觀眾更可從其細節和節奏體會到受害者家屬的煎熬心境。(簡韋樵)
2月
26
2020
創劇團會選擇這樣的題目,基本上已經是站在同情受迫害者一方的立場,試圖為其發聲了。然而,因為平衡報導,反而又踩到兩邊各有其道理的邊上,當我們期待他再為受迫害者多說點什麼時,聲音卻薄弱了。(張又升)
2月
25
2020
在塑造一個寫實的受難者家庭困境上,本戲出彩且細膩地描寫個體生命所面對的艱難之處,把握住家庭在遭受政治迫害後被體制與社會的雙重排除、家庭內部在權力的介入下所造成的創傷與隔閡,以及事過境遷之後受難者家庭要如何面對加害者。(鍾承恩)
2月
25
2020
在這次的作品當中,創作者所要面對的是台灣現實社會正處於的「轉型正義過渡期」,從「不義」到「正義」,從「秘密」到「解密」,從「謊言」到「真相」,從「肅殺」到「自由」,在二元對立的線性敘事/辯證中,「當下」討伐著「歷史」,近幾年的劇場界更是爭相表態「政治正確」而不落人後。(于善祿)
2月
25
2020
編導並未安排更流暢且有意義的換場,彷彿唱完一首歌,然後再下另一首的前奏,這齣戲就可以準備開始進入下一段,於是《織男・彼赫巫》大概就是十一首MV的歌單播放,不需要準確連結,也無法有效縫合、或是構成「一個」完整的敘事。
10月
04
2024
《夜燈》不僅僅作品本身小而精巧,連觀眾人數也是不到五十人,因為空間有限,在小小的坐墊上互相緊挨著,形成一種親密的觀賞經驗。
9月
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