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返歸與逸出之間?《kurakuraw‧舞琉璃》
7月
03
2014
kurakuraw‧舞琉璃(蒂摩爾古薪舞集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98次瀏覽
楊美英(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來自屏東三地門的蒂摩爾古薪舞集,於節目單上向觀眾自我定位為「臺灣首支排灣族現代舞團」,2006年創團以來,嘗試從傳統樂舞學習的過程中,將排灣族樂舞一體的形式轉化呈現代舞的肢體語彙,可說是以發展原住民舞蹈新美學為目標,致力於傳承與創新排灣族樂舞文化。於是,抱著上述的期許進入黑盒子劇場觀賞。

《kurakuraw‧舞琉璃》,大約一小時的演出,分為四個段落:序幕,憶;第一幕;逡尋‧邂逅;第二幕,思念‧束縛;第四幕,振翅‧情別——內容以排灣族古琉璃珠孔雀之珠「kurakuraw」為題,訴說屬於排灣族傳說、天上來的孔雀和部落女孩之間發生真情摯愛的ㄧ則浪漫愛情故事。

整個演出結構清楚完整,可說大致符合起承轉合的慣用邏輯,四平八穩;演出形式主要運用了現場演奏、說書人、原住民古謠吟唱、舞蹈四種元素,堪稱豐富而用心,同時各自具備了基本水平,特別是:一開場的大提琴的旋律深情動人,原住民本色的說書口白、古謠歌聲自然醇厚深遠,還有全場賣力的兩位男女舞者,身體能力和專注力,都讓人印象深刻。

但是,劇場藝術乃是一種綜合的藝術,其美妙的挑戰在於統合各個表演環節,將技術和藝術的各種表現元素進行編織或予以鎔鑄,貼近創作的初衷、傳達核心的情感或意旨……帶領觀眾通過視聽系統,解讀、感受作品的內容與形式,不僅達到理解或主觀詮釋,更有機會乘著藝術想像的彩翼自由翱翔,觸及作品可見與不可見的美感範疇。

雖然此次的音樂、說書、吟唱都發揮了原住民傳統文化的優勢與特色,加上兩位舞者的肢體使用亦屬精準到位,經常維持著某種彷彿源自原住民傳統樂舞的特別律動與姿態,再者,搭配了白色為主的服裝造型、黑衣和橫越舞台的長紅布為輔,視覺效果強烈,同時回應了「孔雀之珠」的瑰麗紋彩、以及純潔真愛的主題意象;又如其中一段雙人舞,無論兩人如何移動、翻轉,女舞者雙足堅守於竹編米篩,清楚的建構纏綿緊密關係(卻也稍嫌刻意了)--綜合上述的優點,卻產生了筆者質疑思索的問題,何以感覺各個部分的各自存在,處於一種並置或接力的生硬狀態,有待進一歩的揉捏、淬煉、重構,期待因為彼此的聲息相通或有機碰撞而產生的閃爍光華。又,是否傳說的敘事負荷過重,滯礙了舞蹈語彙的揮灑、壓抑了孔雀彩羽的光澤?

附帶一點,舞作接近尾聲之際,穿插了一段影像,當時乍看以為舞團安排類似幕後花絮,後來察覺影片的畫面內容應為整體故事情節的重點摘要(如:邂逅、思念、離別),再以鼻笛演奏收尾。就作品整體而言,不在先前的敘述主線上,也沒能建立故事支線,豐厚表演的情境,徒然讓人感到唐突。

據了解,琉璃珠與排灣族的社會文化形態關連緊密,扮演著重要角色,傳遞了社會訊息,甚至可能影響到心靈活動層面,因此,對於多年來致力於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舞蹈的「蒂摩爾」,接下來的進展,是令人期待的。因為,跨文化的對話與藝術創作,本是困難的課題,需要時間與經驗的累積,在歸返或逸出母體文化的創作歷程中,猶如高空走鋼索的勇者持續的在動態的平衡之中前進,不斷體驗繁花似錦或孤絕荒原的各種風景,才能堅持邁向無人曾至的前方。

《kurakuraw‧舞琉璃》

演出|蒂摩爾古薪舞集
時間|2014/06/28 19:30
地點|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詮釋kurakuraw的獨舞者,因為劇場的「小」,反而讓舞者帶有如孔雀擬態般的肢體語彙變得更清晰,讓充滿動感美的原民舞蹈肢體在近距離的視覺上達到表面張力、聰明地避開被大舞台稀釋掉的走險而選擇小而美的演出策略。(黃昭綸)
7月
29
2013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