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逆轉勝《你傷不起的腐女》
6月
27
2012
你傷不起的腐女(劉人豪 攝,人力飛行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84次瀏覽
林乃文

腐女一詞來自日本,原指對男男愛情系作品情有獨鍾的女性,在本劇「轉義」為「在家腐爛的剩女」,此竟立即成為維基百科上查得到的誤用例證,網路訊息之快真令人瞠目。

從療養院回家的女主角,沒工作、沒約會,眼看就要變成從社會結構脫落的超級大剩女,但憨人有憨福,她有了約會對象,也有工作面試機會。全劇就在女主角穿上粉紅色套裝進入職場後變得鮮活生動起來。每一個「正常人」性格都有其「古怪」之處,只是在「社會性」的自我監視與他視之下早已壓抑於無形,但從療養院出來的女主角因「領有牌照」,反倒可以旁若無人地異於常人。而看似正常的上司竟也有「完美強迫症」、「控制型虐待狂」。男女主角的各自「異常」,使乍看宛若寫實的辦公室情境,產生一種錯位的快感、意義滑落的嶄新,本應該是悲慘無望的剩女人生,竟變得趣味橫生。說起來以本劇流暢的故事線,應正名為「剩女逆轉勝」之類的。

陳家逵飾演的男主角和男配角,角色落差之大相當成功,透過電視畫面造成特寫效果,也讓人覺得女主角雖宣稱從不上網,但何嘗不跟我們一樣,時常對著「螢幕」,與MSN、FB、推特、PLURK……裡面的某一組登入帳號互動,虛擬身分與真實身分並置,是資訊時代的生活常態。如此虛虛實實,一起上自助洗衣店的錄影畫面,變得比「抓姦在床」還精心動魄,也就合理起來。

怪異的外殼之下,人內在感情反而有一份單純的純淨。女主角把心理傷害轉化為外在傷害的行為,變得令人憐愛。她對SM的馴順和享受,反轉了施虐與受虐的意義。隱密怪異的傳情方式,似乎只要戀愛雙方認同,也就成了極致浪漫。情調輕快的喜劇,輕輕顛覆了觀眾對「戀愛」、「關懷」、「壓迫」、「施虐」、「受虐」的一般定義。

故事情節原來都是電影《怪咖情緣》(Secretary)裡的梗。就像奧斯卡金像獎,原創劇本和改編劇本分開評審,電視劇改編和劇場原作似乎也應該有不同評論角度。於是看完節目單後,突然地,這齣戲的觀看點好像變成:對適合改編成舞台劇的電影是否判斷精準,以及改編手法如何等技術性問題了。好冏。

調度手法是成熟的:以一張桌子加上攝影鏡頭和移動百葉窗,完成全劇的場面調度。一人飾兩角的設計也是原創部分。女主角的精神症詮釋則和電影神似。劇情相似度高達七成以上。但願這篇文章出來後,劇組不會被好萊塢索取版權費。

《你傷不起的腐女》

演出|人力飛行劇團
時間|2012/06/23 14:30
地點|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全劇最大的遺憾莫過於觀眾們都很清楚這是一齣戲,因為我們從「自以為是正常人的角度來觀賞非正常人的生活」,形成了彼/此間的隔閡,也因此很難激盪心靈感觸,我們無須藉此省視自己的人生,也難激發共鳴,這使得我們在觀看《你傷不起的腐女》時,總有著置身事外看熱鬧的距離。(黃佳文)
7月
15
2012
《2064:奧運預演》並無意處理上述現世預言般的想像,因而讓「未來」成為「不可能的現實情境」之代稱,藉由翻轉不可能為可能,將現實世界因「幾乎不可能發生」而缺乏著力點的諸多爭論搬上檯面。
11月
05
2025
《2064:奧運預演》誠然是一個較為「獨派」理想主義式的想像。能夠處變不驚、能夠包容異己,甚至在坦克出現時人民會齊心擋在槍砲之前。除了作為「他者」的 Ihot,以及最初搶評審席的辯論戲碼之外,少了些較為矛盾或對立的聲音。
11月
05
2025
我們似乎看見一種政府社區大學和民間的力量集結凝聚的可能性,這似乎就是社區劇場未來發展的一條重要的坦途和路徑
11月
03
2025
為了活下,舞台上的「我們」不斷溝通、搶奪、逃離、追尋;而當重組一再失敗後,我們將發現自己依舊是重組之前的我們。實際上,在單純為了活下去之前,「我們」並未真正存在,只是被欲望與想像拼湊出的幻形。
10月
31
2025
此一化身拆解了傳說、創作與現實的穩定性,從而重構了馬來亞、馬來西亞與馬來世界交錯的歷史。只是,從臺灣向南看,我們該如何感受與同理「南洋」的歷史叢結?呈現這些叢結又能帶來什麼樣的歷史批評?
10月
31
2025
雖然在整體情節敘事上有其一貫性,但在部分情節設定、音樂在劇場中如何被演出以及心理健康問題如何深化討論,仍有進一步思考的空間。
10月
29
2025
當京劇演員的身段與唱腔、現代戲劇的心理暗示,與流行音樂的抒情歌詞並置於同一平面時,情感傳遞有時會互相干擾,產生抽離與突兀感。
10月
28
2025
《安琪拉拉拉(無限循環中)》是對劇場功能的重新探問:當表演與感覺都變成機制,我們是否仍能在這樣的「冷」之中察覺人之所以為人的溫度?
10月
2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