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逆轉勝《你傷不起的腐女》
6月
27
2012
你傷不起的腐女(劉人豪 攝,人力飛行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37次瀏覽
林乃文

腐女一詞來自日本,原指對男男愛情系作品情有獨鍾的女性,在本劇「轉義」為「在家腐爛的剩女」,此竟立即成為維基百科上查得到的誤用例證,網路訊息之快真令人瞠目。

從療養院回家的女主角,沒工作、沒約會,眼看就要變成從社會結構脫落的超級大剩女,但憨人有憨福,她有了約會對象,也有工作面試機會。全劇就在女主角穿上粉紅色套裝進入職場後變得鮮活生動起來。每一個「正常人」性格都有其「古怪」之處,只是在「社會性」的自我監視與他視之下早已壓抑於無形,但從療養院出來的女主角因「領有牌照」,反倒可以旁若無人地異於常人。而看似正常的上司竟也有「完美強迫症」、「控制型虐待狂」。男女主角的各自「異常」,使乍看宛若寫實的辦公室情境,產生一種錯位的快感、意義滑落的嶄新,本應該是悲慘無望的剩女人生,竟變得趣味橫生。說起來以本劇流暢的故事線,應正名為「剩女逆轉勝」之類的。

陳家逵飾演的男主角和男配角,角色落差之大相當成功,透過電視畫面造成特寫效果,也讓人覺得女主角雖宣稱從不上網,但何嘗不跟我們一樣,時常對著「螢幕」,與MSN、FB、推特、PLURK……裡面的某一組登入帳號互動,虛擬身分與真實身分並置,是資訊時代的生活常態。如此虛虛實實,一起上自助洗衣店的錄影畫面,變得比「抓姦在床」還精心動魄,也就合理起來。

怪異的外殼之下,人內在感情反而有一份單純的純淨。女主角把心理傷害轉化為外在傷害的行為,變得令人憐愛。她對SM的馴順和享受,反轉了施虐與受虐的意義。隱密怪異的傳情方式,似乎只要戀愛雙方認同,也就成了極致浪漫。情調輕快的喜劇,輕輕顛覆了觀眾對「戀愛」、「關懷」、「壓迫」、「施虐」、「受虐」的一般定義。

故事情節原來都是電影《怪咖情緣》(Secretary)裡的梗。就像奧斯卡金像獎,原創劇本和改編劇本分開評審,電視劇改編和劇場原作似乎也應該有不同評論角度。於是看完節目單後,突然地,這齣戲的觀看點好像變成:對適合改編成舞台劇的電影是否判斷精準,以及改編手法如何等技術性問題了。好冏。

調度手法是成熟的:以一張桌子加上攝影鏡頭和移動百葉窗,完成全劇的場面調度。一人飾兩角的設計也是原創部分。女主角的精神症詮釋則和電影神似。劇情相似度高達七成以上。但願這篇文章出來後,劇組不會被好萊塢索取版權費。

《你傷不起的腐女》

演出|人力飛行劇團
時間|2012/06/23 14:30
地點|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全劇最大的遺憾莫過於觀眾們都很清楚這是一齣戲,因為我們從「自以為是正常人的角度來觀賞非正常人的生活」,形成了彼/此間的隔閡,也因此很難激盪心靈感觸,我們無須藉此省視自己的人生,也難激發共鳴,這使得我們在觀看《你傷不起的腐女》時,總有著置身事外看熱鬧的距離。(黃佳文)
7月
15
2012
把觀眾逆轉為道具或活道具?若是如此,大概是此劇《妬娘道成寺》的絕妙之處,值得註記,甚至在整場戲裏,眼睛是對鏡子的辯證與置換,因為觀眾的眼睛就像是會到處移動的鏡子
5月
09
2025
當方爺爺的愛情被獻給了當代同志情慾的謳歌,身體化作了抗爭運動緬懷的聖體,他個人所剩下的只有那兩不歸屬的灰男孩童話,同時也是《灰男孩》難以處理而輕巧帶過的美國。
5月
09
2025
遊戲結束時,只留下「房屋主人」一人佇立原地,其餘角色已然散去,彷彿回應了流金歲月中關於逝去與留下的永恆命題。
5月
08
2025
當身分不再是單一的、性別不再是穩定的、土地不再是絕對的,劇場才能成為真正的靈場——一個可以悲傷、也可以重生的空間。
5月
04
2025
《甜眼淚》的核心方法乃是從經驗主體而非抽象的「真相」敘事出發。在此被建立起的女童主體,大量地運用了童話、日記、民俗、玩偶等一切手邊的資源,來處理自己現實所必須面對的各種不可解。
4月
30
2025
《幾米男孩》多少開啟了幾米繪本的傳承性,將上一代的記憶講述給下一代,去建立屬於「眾人」的記憶結構。於是,《幾米男孩》完全依賴著幾米繪本而存在,但依然可以構成多種的雙向流動,包含創作類型、觀眾與讀者的世代等。
4月
30
2025
《水中之屋》是一個能讓人沉吟咀嚼、細細品味的文學劇場作品,以契訶夫式的凝視,加上魔幻寫實色彩,呈現真實的在地生命圖像。但,如果回到對「人類與自然相依共存,或對立拮抗」這個命題的思考,我則不免會對這個作品有更多的期待。
4月
29
2025
主題聚焦於愛情等恆久生命課題上,作為人類最複雜卻也能引發普遍共鳴的命題,創作者如何運用故事和「入戲」機制,引導觀眾叩問深刻的情感本質,成為決定該劇敘事層次與思考維度的關鍵
4月
2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