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織的時空、事物與你我《消逝之島》
9月
28
2020
消逝之島(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提供/攝影王勛達)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06次瀏覽
李宗興(專案評論人)

夏末的傍晚,黑壓壓的烏雲伴隨時不時的轟隆聲,為這一場社子島之旅拉開了序幕。當無法被編入作品也不能輕易重製的「天空」成為作品的一部份,地域限定的《消逝之島》便給予了觀眾傷感的詮釋方向。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為團址所在地區社子島製作的《消逝之島》,結合了南管、特技、觀眾參與和互動等元素,道出社子島的前世今生,也為社子島的住民們說出了在發展與懷鄉間糾結的惆悵。

消逝之島(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提供/攝影王勛達)

地域限定創作的特色就是與表演空間的緊密結合,使得空間本身成為編創的要素。《消逝之島》由踩著高翹的政客角色,一邊拜票,一邊解說社子島的歷史與現況,帶著觀眾走過河堤,穿過橋下。踩高翹本身不僅是特技演出的元素,同時也因高於一般人的位置,使得政客一角也成為帶團導遊,能夠順利領著觀眾穿梭於社子島空間。政客角色、高蹺與導遊功能的結合,成功地讓觀眾接受到社子島居民在政治與經濟中的掙扎。

社子島的另一個特色,便是由錯落低矮建築所構成的複雜空間。裝置藝術家理羅 ‧ 紐(Leeroy New)以束線帶所結構出的可穿戴裝置,以不同的裝置結構,構築出社子島複雜的空間紋理,將這些可穿戴裝置套在身上移動的表演者,變成架起社子島空間的巨人,扛著或圓或方的空間在橋下行進,又或者是擠壓空間的怪獸,在街道上張牙舞爪地展示力量。此外,當觀眾穿梭小巷之中,懸掛在巷牆上的裝置,使得觀眾必須擠壓裝置才能通過,更讓觀眾感受到空間的壓迫感。

消逝之島(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提供/攝影王勛達)

消逝之島(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提供/攝影王勛達)

儘管馬戲團的特技表演,在《消逝之島》中並未直接地成為觀看的全部重心,卻在特定的時間點上扮演了不同的功能。從一開始撐著杆子、飛簷走壁的表演者帶著觀眾開始移動,在四層樓高的鴿舍前,表演者架起的疊羅漢,宛若成為鐵架所構築的鳥籠結構,到後面在橋下休閒設施上翻滾、移動、抬舉,讓人提心吊膽的特技表演,搭配謝明諺的薩克斯風演奏,在對岸燈火通明、高樓聳立的背景映襯中,反應了社子島的藍領底層生態。

除了動作與空間的結合,如上所述,聲音在《消逝之島》也扮演了重要的地位。表演由曾薇熹現場南管演出開始,鄭各均則隨著演出場域移動時,將南管音樂以電子器材調動,呈現破碎而有距離感的背景音樂,讓觀眾遊走在社子島時,彷彿經歷舊時與現代的時光交錯,反映了因法令限制而無法開法,一直停留在舊式建築環境而經歷時間耗損的社子島空間。此外,當政客請觀眾拿起手上的水管一同敲打鼓譟,像是拜票遊街一般,透過互動讓觀眾融入了表演之中。鼓譟聲響,更吸引了路過民眾的注意,讓觀眾也成為被觀看的表演者。

在約莫一小時的演出中,FOCA成功將社子島化為劇場,讓觀者經歷時空的變化,進入劇場的幻境。儘管有別於一般概念中由表演者演出的表演,卻讓更多元素都成為表演的一部份,打開劇場更多的可能。這樣的作法在黑盒子劇場演出佔大多數的台灣,成為新的,並且是成功的嘗試。雖然因為元素眾多而有時會讓觀眾失焦,但演出團隊一開始便提醒觀眾,《消逝之島》沒有特定的觀看視角,讓觀眾可以自由選擇。於是,我抬起頭看看灰暗的天空,看看燈光閃爍的河岸,看看發出新聞頻道聲響的電器行,看看慈制的花圈與禮儀服務的招牌,社子島的人、事、物,以及我,也都在表演之中了。

《消逝之島》

演出|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
時間|2020/09/12 17:30
地點|社子島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聚落變遷正面臨生命財產安全與文化保存傳承的三叉路口,綠燈以後,除了往左或往右,會不會有一條一樣通往家的選擇是連在地人也鮮少轉入的小徑,暨能貫通左邊也能繞至右邊?就像社子島既有的街道紋理一樣,富有活力與人情味。既然身體在正常使用的範圍外,有馬戲延展的可能,那麼除了翻天覆地的區段徵收,有沒有依循土地機能與使用經驗逐漸優化的選項?(楊智翔)
9月
17
2020
承接整部作品的脈絡,觀眾已經從不同距離,或參與、或體驗、或成為、或稍微理解了社子島。這樣的經驗本身,在日常氛圍底下,亦將成為社子島的血肉。因此,當作品問著我們是誰?我們身在何方?該如何自我定位的同時,它也叩問著所有觀眾。(張敦智)
9月
16
2020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