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多於一,寓教於樂《喜劇聯萌》
12月
20
2021
喜劇聯萌(沐寧相聲說演坊提供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67次瀏覽

文 張又升(2021年度專案評論人)


沐寧相聲說演坊在桃園經營說唱藝術已經一段時間,這次的演出繼續本著推廣相關技藝的理念,讓觀眾一次看到多種形式的表演。有扎根在舞台幾十年的著名相聲演員,也有從網路媒體走紅的站立喜劇新秀,他們組成「逗逗先生」,為我們帶來「喜劇聯萌」──活動名稱已經預告了靈活運用諧音的趣味。

開場由魏竹嶢和林靖演出。由於林靖一般被認為致力喜劇演出(娛人時代),魏竹嶢便「讚美」他同樣專精於相聲的「吃喝嫖賭」(當然應該是「說學逗唱」)。此外,他們也順道搬演了常見的學啞語:魏竹嶢固然從容表現,林靖的身段和口音也不惶多讓。值得注意的是,整場演出沒有專門的主持人,因此每一個組合登台時都得自我介紹,隨後原地開演,演後再介紹下一組演出者。這種接力賽不只考驗演員的本家技藝,也連帶要求他們具有基本的主持功力。

微笑丹尼是第二組表演者。一如既往,他懷著懇切的表情講著令人開懷大笑的故事。這回,他的脫口秀內容正是自己從前脫口秀的經驗。除了過去曾因誤解「三S」原則──Silence,聆聽周遭,別無反應;Smile,除了微笑,別無反應;Speed,快速離場,別無反應──而導致演出失敗之外,他還提到參加兒童劇團時的尷尬對答,好比因為腳本需要而對小朋友提問時,本來期待他們拖著長音乖巧地如實回應,怎料竟獲得「你猜啊!」的回馬槍。

接下來是改編自《拴娃娃》的段子,這個段子的趣味在於太過「省話」而引起的諸多誤會。該段落隨後讓位給「絕代雙驕」兩位小女生的貫口和快板。雖然吃了些螺絲,但老師李沐陽還是大方鼓勵她們,並且在此加入抽獎活動,跟觀眾直接互動。在推廣說唱藝術方面,有孩子們參加無疑是重要的一環,這讓觀眾不只是欣賞,更願意攜家帶眷參與,進一步看他們成長。

劉士民和謝小玲從中古車行講起的段子,則一路連結到聶小倩和寧采臣的倩女幽魂,甚至還提到了寶可夢,可謂橫貫中西古今,從說唱到道具的使用都相當完備;只是劉士民作為捧哏,力道上還是過於溫和了些。最後,是一段群口小品,講的是微笑丹尼所飾的導演要試鏡三位演員的故事。三位演員分別由李沐陽、魏竹嶢和林靖所飾。李沐陽是內定人選,大牌明星,魏竹嶢滿手零食,癡肥無法擋,林靖的氣質則相當陰柔,由此展開許多笑料;過程中還提到當紅韓劇《魷魚遊戲》(由魏竹嶢的服飾代表),這也是整場以說唱藝術為核心的表演中,最接近通俗戲劇乃至綜藝節目的一環。


喜劇聯萌(沐寧相聲說演坊提供提供)

整體而言,看得出製作團隊想要呈現給觀眾盡可能多的面向,讓大家發現原來說唱藝術有這麼多可能。不過,順著這個邏輯下去,筆者也好奇何以當天內容並未納入足以跟相聲比照的日本漫才,儘管在最後的群口小品中,微笑丹尼跟個別演員的互動其實頗有這樣的特質(每一對都是裝傻和吐槽)。事實上,如果退一步限縮在中國傳統的說唱藝術中,也仍有評書、數來寶和太平歌詞等形式,而它們是這次演出未能見到的。

無論如何,我們都看得出團隊更新傳統和接近大眾的努力,而廣納表演形式確實是非常必要的。期許沐寧相聲說演坊的耕耘能有更豐碩的成果,讓我們未來能看到更多吸引個別人才進入的單一形式表演。

《喜劇聯萌》

演出|逗逗先生、沐寧相聲說演坊
時間|2021/12/11 14:30
地點|桃園市南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全方位統合的技術調度營造了強烈的臨場感,但高密度的敘事與聲光也縮減了後設反思的距離。幾次crew上場換景的技術暴露暫時懸置敘事,然而,由於演出大部分時間表演、燈光、音樂與聲響設計都相當飽滿,換景段落很容易被理解為演員與觀眾暫時休息沉澱的必要空檔,難以在根本上開啟不同於敘事的時空感知。
8月
19
2025
性別身分裡的種種發言,多半是在服務前述中看似偉大、卻又過度簡化的主題,呈現《公主與她的魔法扇》的「立意良善、卻操作牽強」,並難以理解預設的受眾與目標。
8月
15
2025
這些妖精角色對臺灣人來說多是陌生的,從本地方志傳說挖掘、串連在地妖精圖騰本身即是一件創新的發想,只可惜因為時空為架空,與臺灣意象的呼應也不夠明顯,只有在序場透過舞群歌隊不斷唱頌著臺灣的古地名,以及末場鯨鯊化為臺灣島的意象極其隱微地扣合著。
8月
13
2025
從王熙鳳出場的那句幕後白:「平兒,跟誰說話呢?」開始,黃詩雅便宛似魏海敏上身,每一句唱念、身段、表情都掌握了其師的韻味。當她身在暗處看不清面貌時,有時會分不清是魏海敏還是黃詩雅。
8月
08
2025
創作團隊力圖呼籲成人觀眾反躬自省、以身作則,為孩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世界。只是,我們仍需要回到最基本的議題,什麼是當代的「火焰山」?如果迴避這個議題,只會如孫悟空一樣被假扇迷惑,縱容烈焰遮空。
8月
08
2025
本劇未描繪出當時的權威與獨裁,卻高呼革命口號與犧牲精神,整體顯得空洞無力。這正是《感謝公主》最致命的問題所在:形式在說話,情感卻缺席其間;表演者努力投入,觀眾卻只能勉強自己理解與接收。
8月
07
2025
霍去病那獨特的短劍與長巾武打套子,讓演員在交手間隙還能一展丰神,搭配上蒙面造型,宛似電影的蒙面俠蘇洛(The Mask of Zorro)再現,有種以一敵多的帥氣感,展現出與傳統不同的武戲思維。
8月
05
2025
經典重述的詮釋路徑,無所謂標準答案;鴻明版《包公會國母》徘徊在修舊如舊與修舊如新之間,有著借演員之勢托戲的姿態,卻看不出創作者欲往何處。令人不禁想問:經典重述究竟為了什麼?
8月
05
2025
《崑崙盜兵書》在史料罅隙間大開腦洞,透過「轉世」銜接神話與歷史,即便史實比例並不高,但依然可以與《穆天子傳》、《史記》等古籍記載相互呼應,充分展現編劇對史料∕戲劇、歷史∕虛構的掌握與轉化能力,堪稱近年來古冊戲的新編典範。
7月
2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