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多於一,寓教於樂《喜劇聯萌》
12月
20
2021
喜劇聯萌(沐寧相聲說演坊提供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54次瀏覽

張又升(專案評論人)


沐寧相聲說演坊在桃園經營說唱藝術已經一段時間,這次的演出繼續本著推廣相關技藝的理念,讓觀眾一次看到多種形式的表演。有扎根在舞台幾十年的著名相聲演員,也有從網路媒體走紅的站立喜劇新秀,他們組成「逗逗先生」,為我們帶來「喜劇聯萌」──活動名稱已經預告了靈活運用諧音的趣味。

開場由魏竹嶢和林靖演出。由於林靖一般被認為致力喜劇演出(娛人時代),魏竹嶢便「讚美」他同樣專精於相聲的「吃喝嫖賭」(當然應該是「說學逗唱」)。此外,他們也順道搬演了常見的學啞語:魏竹嶢固然從容表現,林靖的身段和口音也不惶多讓。值得注意的是,整場演出沒有專門的主持人,因此每一個組合登台時都得自我介紹,隨後原地開演,演後再介紹下一組演出者。這種接力賽不只考驗演員的本家技藝,也連帶要求他們具有基本的主持功力。

微笑丹尼是第二組表演者。一如既往,他懷著懇切的表情講著令人開懷大笑的故事。這回,他的脫口秀內容正是自己從前脫口秀的經驗。除了過去曾因誤解「三S」原則──Silence,聆聽周遭,別無反應;Smile,除了微笑,別無反應;Speed,快速離場,別無反應──而導致演出失敗之外,他還提到參加兒童劇團時的尷尬對答,好比因為腳本需要而對小朋友提問時,本來期待他們拖著長音乖巧地如實回應,怎料竟獲得「你猜啊!」的回馬槍。

接下來是改編自《拴娃娃》的段子,這個段子的趣味在於太過「省話」而引起的諸多誤會。該段落隨後讓位給「絕代雙驕」兩位小女生的貫口和快板。雖然吃了些螺絲,但老師李沐陽還是大方鼓勵她們,並且在此加入抽獎活動,跟觀眾直接互動。在推廣說唱藝術方面,有孩子們參加無疑是重要的一環,這讓觀眾不只是欣賞,更願意攜家帶眷參與,進一步看他們成長。

劉士民和謝小玲從中古車行講起的段子,則一路連結到聶小倩和寧采臣的倩女幽魂,甚至還提到了寶可夢,可謂橫貫中西古今,從說唱到道具的使用都相當完備;只是劉士民作為捧哏,力道上還是過於溫和了些。最後,是一段群口小品,講的是微笑丹尼所飾的導演要試鏡三位演員的故事。三位演員分別由李沐陽、魏竹嶢和林靖所飾。李沐陽是內定人選,大牌明星,魏竹嶢滿手零食,癡肥無法擋,林靖的氣質則相當陰柔,由此展開許多笑料;過程中還提到當紅韓劇《魷魚遊戲》(由魏竹嶢的服飾代表),這也是整場以說唱藝術為核心的表演中,最接近通俗戲劇乃至綜藝節目的一環。


喜劇聯萌(沐寧相聲說演坊提供提供)

整體而言,看得出製作團隊想要呈現給觀眾盡可能多的面向,讓大家發現原來說唱藝術有這麼多可能。不過,順著這個邏輯下去,筆者也好奇何以當天內容並未納入足以跟相聲比照的日本漫才,儘管在最後的群口小品中,微笑丹尼跟個別演員的互動其實頗有這樣的特質(每一對都是裝傻和吐槽)。事實上,如果退一步限縮在中國傳統的說唱藝術中,也仍有評書、數來寶和太平歌詞等形式,而它們是這次演出未能見到的。

無論如何,我們都看得出團隊更新傳統和接近大眾的努力,而廣納表演形式確實是非常必要的。期許沐寧相聲說演坊的耕耘能有更豐碩的成果,讓我們未來能看到更多吸引個別人才進入的單一形式表演。

《喜劇聯萌》

演出|逗逗先生、沐寧相聲說演坊
時間|2021/12/11 14:30
地點|桃園市南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樣的鄭和下西洋再詮釋,不僅回應觀眾對傳說中任務的想像,也挑戰傳統偶戲善惡二元的框架,打破既有文化對立,令人難以簡單批評其對歷史複雜性的簡化。作為一種時間所積累的技藝,傳統偶戲如何通過多元文化的能動(agency)而體現當代性?
5月
09
2025
古冊戲往往罩著一層名為秩序的紗幕,在生死別離的決絕場景中,模糊了角色初心,呈現集體至上的凜然正義。《棄老山傳奇》掀開秩序之幕,自歌仔戲格律挖掘可鬆動空間另闢蹊徑,化用現代事物置於古典;悄悄佔據觀眾腦海一方。
5月
07
2025
此回《棄老山傳奇》以傳統歌仔戲敘事回應現代議題,讓新編戲也能用歌仔戲自身的語彙來說故事,可視為胡撇仔精神的一種延續,維持歌仔戲的主體性外,也展現了歌仔戲在時代變遷中的適應力。
5月
07
2025
或許在短影音興起的世代,唐版擔心原劇本拖沓、冗長,將緊湊當成第一要務,但失去了綠葉的故事架空在社會關係之上,這種抽離或許反映了現代人的不安與茫然。
5月
04
2025
然換成在自由開放的公民社會,反抗的代價何其輕微,甚至可以毫無代價地表演反抗,偷換概念,亂人耳目,相應的思辯變得相形重要。正如日前集結總統府凱達格蘭大道前的先後兩個社群,皆稱自己反抗獨裁政權,熟真孰偽、難道皆是「赤子」?
5月
02
2025
然而儘管技藝狀似在此種失智的殘餘中,彷彿取得了對於歷史舞台的詮釋權,卻在這種歷史智性與技藝身體的對立下,喪失了歷史能夠寓居於肉身內的可能性。於是,技藝最終反而可以說是被剝奪了承載歷史的能力,被吸收為當代的一種失憶形式。
5月
01
2025
滿台人物,看似人人都可以是歷史一員,倥傯如逝水。但,如果這是消解歷史人物與真相的設定,在得不到歷史真相意義的背後,《女王的名字》最終完成了什麼?
5月
01
2025
然而看似結構陳舊,筆者卻認為此情節設計,能夠正視新生代演員如何在舊有情節或其他劇目相似的段落中,不依靠過於飽滿的表演功法包裝肢體,而是能自然地流露表演力,精準營造舞台畫面與氣氛。
4月
30
2025
此次,「國光30:春分啟動」系列中的《江流無間道》、《金玉奴》雖是盛演已久的經典劇目,但國光團隊沒有陳陳相因,照本宣科,而是細加調整雕琢,為經典注入新的活力。
4月
2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