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類之軀,展現靈魂的色彩《炫彩重奏.爛漫蒙太奇》
6月
07
2024
炫彩重奏.爛漫蒙太奇(誠品表演廳提供/攝影林敬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34次瀏覽

文 陳旻鈺(專案評論人)

熄燈之後,舞台以鋼琴為中心點,在牆壁折射出三道金芒,早已暗示三位音樂家一踏上舞台,即讓聽眾臣服在音樂所到之處。《炫彩重奏.爛漫蒙太奇》由鋼琴家王佩瑤、小提琴家李宜錦和單簧管家賴俊諺組合而成,曲目份量龐大、如同馬拉松式的演出,不僅對音樂家們的專注力提出挑戰,也考驗著他們對聲音的細膩掌控與演繹,勾勒音樂家們合作的成熟與非凡特質。

莫札特《舞曲組曲》(阿曼德.羅素改編)(Dance Suite, arr. by Armand Russell)一共收錄五首小品。王佩瑤利用扎實卻不厚重的音色,呼朋引伴,佈置眼前的康莊大道;賴俊諺吹奏單簧管的氣息雖是往下傳送,音色卻優雅地向上托高,他腳上生翅、步履輕盈,吐息充填琴槌敲擊琴弦之間的縫隙,使柔美的旋律在你我之間恣意流動;李宜錦承接夥伴之間輕盈的步伐,軟化弓弦拉奏的銳角,靈巧地增強鋼琴家的和聲織度,並在掌中握有對音樂去向的主導權時,更成為那股推動團隊前進的動力。

單簧管家頻繁注視小提琴家的肢體語言,雙耳傾聽鋼琴家的聲音訊號。在芬妮.孟德爾頌(F. Hensel-Mendelssohn)《三首小品》(阿曼德.羅素改編)(Three Pieces, arr. by Armand Russell)中,倘若小提琴的聲響過於拘謹方正,與隨性自然的鋼琴岔開話題,賴俊諺立即撫以平順音色,均衡兩者營造的氛圍;碰上處理前一複雜樂段而耗盡能量的鋼琴家,他以長音延展吹奏的弧線,讓聲響凝滯在空中,待王佩瑤的氣息和緩降落、平復脈搏後,再同時開創一則新的音樂篇章。第三首〈優美的小快板〉(Allegretto Grazioso)更貼合李宜錦的頻率,藉由管身的擺盪,調節彼此的氣息,散發其從容優雅的一面。

當一個人全神貫注的時候,只聽得到想聽的聲音而已。

而所有人屏氣凝神的時候,音樂彷彿成為了他們生存、享受和交流的唯一媒介。

雖然巴爾托克(B. Bartok)《對比》(Contrast),小提琴家開頭的撥奏似乎過於嬌弱,藏匿在所有的聲部之間,但這停滯不前的張力經由層層堆疊,與單簧管家的嘶吼聲結合,營造出一種置身於昏暗之中的壓迫感,當鋼琴家將複雜的升降記號和弦分解成清晰的音符時,顆粒化的觸鍵、輕薄的踏板揭開了那份寂靜,解放的快感撲面而來。李宜錦狂亂激情的獨奏片段在〈賽比什〉(Sebes)中成為全場焦點:她精算所有音符的時長,拋開對小提琴技巧的掌控,不顧極限地向前狂奔,如宗教儀式般令人著魔。原始激情的慾望持續燃燒,尚費爾德(P. Schoenfield)《給單簧管、小提琴與鋼琴的三重奏》(Trio for Clarinet, Violin, and Piano)以激進的節拍、豪邁的滑音令人血脈賁張,〈進行曲〉(March)帶有的即興風格,如同喝醉的人在街道上自信地高歌、昂首闊步。音樂家們不停地緊密對話,脫離各自樂器的框架,漸漸地,界線消融,僅剩你我專注聆聽,分享彼此的悸動和音樂的輪廓。

最後一曲,李翰威的《爛漫蒙太奇,為單簧管、小提琴與鋼琴》讓演出者在旋律拼接和重組的過程中釋放身心。這些熟悉的樂曲片段雖平凡,卻抹去了演奏者與聽眾之間的隔閡,使所有人都被音樂家們強大的室內樂磁場所震懾和感染,流露出感動。音樂中,均衡的聲部、規律的節拍以及適度的刺激,即使在身體已經疲憊不堪的情況下,聽到音樂奏響的瞬間依然如同光芒般閃爍,泛音堆疊出豐富的音質,靈魂的聲響以最美妙的方式呈現,這或許是身為音樂家最幸福的時刻。

【合作金庫銀行藝文饗宴─2024誠品室內樂節】《炫彩重奏.爛漫蒙太奇》

演出|小提琴:李宜錦、鋼琴:王佩瑤、單簧管:賴俊諺
時間|2024/05/26 14:30
地點|誠品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阿雷西的演奏看來始終帶有一種輕鬆感;長號的音域寬廣,但發聲、變化音域時的準確度,有極大的挑戰度,阿雷西看來彷彿毫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地就登上了喜馬拉雅山。
7月
30
2025
NSO這次如此完整又精確的音樂呈現,搭配上目前看來是最能掌握音樂廳舞台的歌劇導演和製作團隊,必須說NSO的歌劇音樂會,終於突破了以往因為音樂廳場地受限的魔咒
7月
22
2025
我不會認為,這種混雜不定的演奏(唱)風格是不妥的,因為究其根本,《荷蘭人》自身便是一齣重組秩序、雜異且流動的作品。《荷蘭人》作為華格納邁入成熟期的分水嶺之作,它上承序曲—宣敘—詠嘆調—合唱等分段鮮明的傳統編碼歌劇(number opera),下啟連貫流動的樂劇(Musikdrama)形式,是對於歌劇傳統秩序的鬆動
7月
21
2025
2025《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 為一場融合古典、探戈、爵士、原住民、印度、搖滾、流行多元風格的跨界音樂會,展現打擊樂豐富的表現力及具有包容性與融合性的特質
7月
20
2025
在觀看《寄聲之廟》的體驗裡,聲音和樂曲非客亦非主,而是藝術家理解並重構信仰的意志體現。在這個虛構且高度意象化的民俗現場,觀眾和藝術家彼此共鳴。
7月
03
2025
先以整體而論,獨奏的表現相當優秀,尤其是在抒情樂句的處理上,例如第一樂章第二主題,句尾的大跳八度高音不僅音準扎實且音色清麗,在情緒的收尾上更是有著無窮餘韻
6月
09
2025
故事作為鉤子,鉤出情感的洪流,感官如藤蔓觸碰人的內心活動,眼睛看不見空氣,但依然可以感受到風的流動,耳朵聽不見光,卻可以感知語言的溫度。無垠黑暗之中,無語凝噎,卻已淚千行。
6月
03
2025
蔡雯慧的演唱柔中帶剛、含蓄但堅定,表達出她的人生哲學以及對極圈生活的觀察,溫暖而有穿透力的歌聲搭配李成員的電貝斯伴奏相得益彰。
6月
02
2025
她那綿延溫暖的歌唱線條,串連著既清楚又充滿顏色的咬字。她用心鑽研出的文學底韻和多年嚴以律己所修鍊出的演唱技巧,透過今晚舒曼的音樂詮釋,完美展現。
5月
3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