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銘老師的第十三堂音樂課《永恆葛萊美》
1月
24
2025
永恆葛萊美(雅痞 ✕ 爵士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29次瀏覽

文 孫秀蕙(2024年度專案評論人)

薩克斯風手林奕銘可能是臺灣爵士圈最有推廣熱情的音樂家之一。從2023年9月到2025年1月,他和不同的樂手合作,每月一次,以1950-1970年代的美國爵士音樂家作品為音樂會主題,總共介紹了十三位大師的創作。在2025年1月的這一場音樂會裡,林奕銘以四重奏的形式介紹了爵士鋼琴家麥考伊.泰納(McCoy Tyner)的作品。

1960-1965年間,麥考伊.泰納是薩克斯風手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四重奏的團員。他的演奏風格像是在大海裡引爆核彈,深沉又威力無窮。無論是速度、技巧或是即興演奏,麥考伊.泰納都是爵士鋼琴的領航者,他的音樂氣勢磅礡、出神入化,鮮少人能望其項背。

麥考伊.泰納還在為約翰.柯川伴奏時,就已經開始錄製個人專輯,演奏自己的創作。在這些曲子裡,麥考伊.泰納一方面掌握調式演奏的精髓,透過尖銳、刺激的旋律拓展即興內涵,另一方面,這位鋼琴巨擘也透過優雅溫柔的指觸,展現他對於內斂旋律的愛好。

永恆葛萊美(雅痞 ✕ 爵士提供)

離開約翰.柯川的樂團之後,麥考伊.泰納為Blue Note唱片公司錄製了一系列的代表作,本場音樂會上半場演奏的曲目,就是出自麥考伊.泰納於1967年發行的The Real McCoy。一開場的“Blues on the Corner”是一首藍調曲式的創作,旋律相當複雜,帶著一種辛辣、刺激感。“Contemplation”則是一首較為和緩的曲子,以小調表達沉重、哀傷的心情。我特別喜歡鋼琴手許聰義的獨奏,展現了波濤洶湧的情緒,但旋律又極其美麗。

接下來演奏的“Search for Peace”是一首抒情曲,以李昶佑的貝斯演奏為開場,音樂想表達的是人類追求心靈和平,由激情歸於平靜的感受。“Passion Dance”可能是樂迷最熟知的麥考伊.泰納作品,也是一首典型的調式爵士曲,尤其是在即興演奏片段時,伴奏的貝斯與鋼琴手會刻意演奏單一和弦,為主奏者林奕銘鋪陳更具彈性的即興發揮空間,也讓音樂的聲響更開放而寬闊。值得一提的是,鼓手林加恩以精湛的技巧展現了“Passion Dance”融合了搖擺與拉丁節奏的特質,是上半場我最喜歡的曲子。

永恆葛萊美(雅痞 ✕ 爵士提供)

下半場的演出以“Effendi”開場,出自麥考伊.泰納的鋼琴三重奏作品Inception,也是一首以調式演奏為主的曲子,透過貝斯和鋼琴的對話展開主旋律,而接下來無論是薩克斯風或貝斯的獨奏都十分精彩。“Mellow Minor”是一首以小調為主,輕鬆悅耳的搖擺曲,原收錄於麥考伊.泰納的專輯Infinity,演奏薩克斯風的是Michael Brecker。在林奕銘的帶領之下,樂團成員的詮釋也很出色。

“Three Flowers”原收錄於Today and Tomorrow,是一首輕快的三拍樂曲。麥考伊.泰納快速切換和弦的手法,對於林奕銘領軍的樂團並不構成障礙,在爬過困難的山頭之後,團員們像是海闊天空般地自由,他們的演奏展現了輕鬆快意的氣氛。最後,樂團以演奏節奏強烈的“Island Birdie”作為演出之總結,現場觀眾隨著音樂快樂地起舞,這真是音樂會裡最動人的時刻了。

永恆葛萊美(雅痞 ✕ 爵士提供)

為了向一般大眾推廣爵士樂,林奕銘從2023年9月開始舉行「你也可以聽懂爵士樂」系列音樂會,主題為美國爵士薩克斯風大師桑尼.羅林斯(Sonny Rollins)的創作。在頭兩次音樂會裡,林奕銘專注於表演,解說的部分則口頭簡單帶過。後來聽眾向表演場館反映:他們來聽林奕銘的演出,若回家後想再溫習曲目時,很容易忘記曲名。於是,即使再怎麼忙碌,林奕銘也會認真整理音樂講義,現場發給出席的觀眾,以確保他們至少能了解樂手們在演奏什麼曲目,以及這些曲目可能出現在哪些專輯之中。【1】

林奕銘至今已經舉行十三次不同主題的音樂會,他的目標是作滿二十個不同的主題,然後再開始循環表演。隨著時間推移,參加的聽眾也越來越多,有些人甚至連續來看了三、四次。2024年8月,當林奕銘以薩克斯風手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的創作為主題舉行演出時,場館已經是爆滿狀態。

永恆葛萊美(雅痞 ✕ 爵士提供)

林奕銘告訴我,臺北絕對有足夠的藝術消費人口和水平去支持好的音樂活動,但是很多人卻沒機會接觸,或是沒有用「對」的方式來接觸爵士樂。許多人覺得爵士樂太複雜,望之卻步。林奕銘的初衷,是希望透過高品質的演奏,讓愛樂者也可以輕鬆接觸爵士樂。他不但在解說和選曲上花了很多心思,對於選擇合作對象與排練也非常用心。

林奕銘說:「我希望我的演出就像是一堂有趣的音樂課。我這麼做是希望讓觀眾喜歡,能從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讓音樂更貼近我們的生活。」看著滿場觀眾隨著“Island Birdie”的節奏跳舞,以身體去實際感受音樂魅力,我相信林老師已經達成這一堂音樂課的教學目標了!


注解

1、訪談林奕銘的時間為2024年9月4日中午,地點為臺北市香料廚房餐廳。

《永恆葛萊美》

演出|林奕銘四重奏
時間|2025/01/12 14:00
地點|雅痞書店(臺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126巷1號3F)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而這整場的舒曼藝術歌曲,在葛哈爾的歌聲與胡伯的琴聲中,聽眾好似跟著畫家弗里德利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那畫中的漂泊者,一起登上了山巔,凝視那洶湧翻騰的雲海,啜一口「致青春」的那種渴望(Sehnsucht)和傷痛(Wehmut)。
3月
28
2025
這些曲目固然經典,卻絕不傳統;它奠基於我們熟悉的結構或框架,卻又能讓演奏者如曾增譯專注於各種即興變化、藉此更有創意地重塑風格。作為爵士樂歷史、文化與創新精神的載體,經典曲目不但充滿魅力,更是樂迷們進入即興世界的關鍵。
3月
25
2025
《群體動物》的內容是有機且開放的,透過彈性且多元的設計,音樂家每一次的「演奏」,參與者每一次的「演出」,彼此互動時所作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如此不同。
3月
25
2025
以地方民間樂團發展,南投民族管絃樂團已經是有一定水準,若要挑剔,則必須再將整體實力提升。隨說專業演奏者也並非毫無失誤,但學生的經驗則更顯不足,雖然有許多專業老師們撐場,樂曲並無太大狀況,但回歸到學生獨奏,則不免有破綻。此外,室內音樂會使用擴音容易聲部失衡,在演奏聲響上尚須斟酌。
3月
21
2025
歌劇男高音泰特曼在整場音樂會中,運用其嘹亮的嗓音和深厚的美聲技巧,為台下觀眾精彩地展現了歌劇世界中,男高音的力與美。從這次來台的演出,可以預測在未來,他絕對是一個值得長期關注,且令人期待的世界級男高音。
3月
21
2025
微光古樂集這次邀請了比利時無盡古樂團(Ensemble InAlto)來台共同演出,進行了一場台灣與比利時的古樂交流。這次的音樂會節目設計,微光古樂集秉持著一貫嚴謹、用心的水準,為與會觀眾帶來了深度與廣度俱足的古樂饗宴。
3月
17
2025
他深情柔軟的音色,利用半聲弱音的演唱技巧,漸進式地將情緒推進並深入角色之中,尤其是在長樂句的詮釋中顯得十分動人。這也讓我們見證到:一個成功且努力修練的聲樂家,能用運用其卓越的美聲技術,在舞台上戰勝疾病的侵襲與干擾。
3月
15
2025
其共通之處在於,他們都肯定、並順從了當前的文本規範力量(即「作品概念」),先是遵循作品的完整性與權威性,再進行不同層面(內、外、間)的開掘。
3月
15
2025
蘇郁涵嘗試運用多層次的和聲色彩,打造稜角分明、緊湊且張力十足的音樂質感。她的音樂在近乎失控的邊緣,依然維持一定的控制力,展現獨特的個人風格。
3月
0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