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潔深邃,京劇功法《王魁負桂英》
11月
19
2013
王魁負桂英(國光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92次瀏覽
張簡亦杰(台灣大學戲劇系學生)

燈亮,王魁站在舞台中央,滿面春風的述說自己金榜登科,順口道出城裡韓丞相要將他招贅一事,將故事前提由演員親口說明,而非將字稿打在螢光幕上,省下了鋪陳前景的繁瑣,也藉由演員的高超的唱調托出了劇情,使觀眾不會覺得勉強而是被吸引。

樂團直接坐在左側台,所有音樂都是現場奏樂,中阮等彈撥樂器在挑弦時,透過麥克風,演奏者當下的情緒特別清楚,配上劇情走向及演員在舞台上的臉部與肢體,傳達到觀眾席的訊息張力足夠。劇中不時變換的唱腔與曲調同是使這部劇內容豐富的原因。桂英向母親辭行那一段,使用【西皮流水】快板,唱出情緒上的迫切和隱藏性的哀傷;而王魁唱出焦氏母女有恩於他時,是【反二黃】慢板,徐徐道出對於焦氏母女的一絲歉疚但卻又狠心依舊的內心戲;還有僕人王興以【西皮】倒版獨唱,用快速短句排接的歌詞警告主人「舉頭三尺有神明」,雖非主角,但這段歌曲的鋪排,字字鏗鏘,唱進心底要在場人都別負心,帶來的效果令我難忘萬分。

這齣劇使用的道具及布景不多,場中擺的兩張紅桌具備多種功用,它可以是焦桂英家中的廳堂的椅子,可以是梳妝桌,也可以是王魁的官椅、海神廟的供桌等,只要在不同的場景裡,兩張紅桌的表徵完全不同,加上舞台原本就不大,少許但卻恰到好處的佈景使舞台清爽,演員動作發揮空間更大,也不會因為繁複或華麗的綴飾模糊了表演者的焦點,是舞台設計中很不錯的巧思。背景幕上打的都是同一幅荷花圖,但在角色的心境赫然轉變的瞬間,顏色會切換,而其中當王魁或桂英的心情是由喜轉驚嚇時,背景顏色都是由藍色變紫色,不知道是設計者刻意的小妝點還是純屬巧合,卻都讓我有種將兩者當下心境互相闡述的感覺,發現這個小巧合(或設計)使人會心一笑,原來除了燈光,背景顏色的小變換也能帶動劇情走向,這是我之前沒想過的。

舞台燈光的變化度並不算大,多是整片亮或路聚焦在主角身上,但其中用冷色系光時,則營造了冥界幽深的感覺,而在「冥路」這一幕,桂英欲赴人間向王魁尋個明白時,使用了綠色燈光配上冥界小鬼所搭的橋,告訴觀眾這是陰陽相通的時刻,這一景的燈光效果印象深刻。桂英在海王廟前哭訴無人作主後,瞬間用Fresnel打在桂英與判官像上,聚焦了桂英的決心向死,也將此幕做個帶伏筆的結束,Fresnel用來打在美麗女人身上特別有感情,尤其是心裡有故事有情緒的女人。

京劇中令人期待的當然不能缺少演員的身段。其中,判官與小鬼在冥界那一幕舞得最精彩,不只翻筋斗,判官甚至還多次從嘴裡吐出火花,技法之高超,無不令在場觀眾拍手喝采。而京劇中因較少使用道具,多靠演員的動作表現出情境,像是抬單腳表示跨越門檻,還有一段有冥界小鬼靠肢體演出的默劇,不靠外物就能讓我們了解涵意,京劇演員的表現著實令人懾服。不過我最喜歡的部分還是台詞內容,寫的非常有古典文學氣息,「一抹春風百劫身,菱花空對海揚塵」是桂英身穿白衣以吹腔哀唱王魁的名字時,觸動我心弦的一句詞;「杏花開敗,夢繞長安十二街」則是桂英在王魁面前訴說她有多掛念王魁赴京趕考的心情,一樣充滿詩詞氣氛的語彙,讓人在看戲的同時,彷彿也優游在文學闊海中。

《王魁負桂英》

演出|國光劇團
時間|2013/11/09 14:30
地點|台北市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陽告〉先是哭訴滿腹委屈,再利用水袖翻袖揚袖表達其不甘願勢必要向王魁討回公道,至最後吐血伏地低吟,字字鏗鏘。這樣的表演不在於任何技巧,而是演員本身由內而外表現出來欲訴無人無奈之情感。(謝孟吟)
5月
14
2018
經典劇目的傳承內容除是前輩唱腔身段的準確再現外,重要是將戲的深刻感發力量,傳予青年演員,後者如何掌握得當,證明經典的魅力所在?而謝、劉倆當天的表演,確實做到讓人動容。(陳韻妃)
6月
16
2015
王海玲綿厚紮實的聲嗓詮釋,單是感受字裡行間所蘊釀的情感堆疊累積過程,便已十足過癮,加上跟自己的師妹在台上相搏較勁,也為本次演出擦撞出精采火花。(王妍方)
5月
04
2015
夢醒之後,李金蓮因為潘金蓮的境遇要成為怎樣的金蓮?是此劇難以解讀到的層次。更為要緊的是:李京璇在《金蓮與夢》之後,要成為怎樣的李京璇/演員?
12月
10
2024
在「承功」這個共演平臺,歌仔戲獨特「活戲」的「即興」特質是很難在「精緻化」的賽道與前述劇種競爭的。為了與古老劇種競演,每年參與「承功」演出的歌仔戲,除了凸顯師承傳統,展現藝術能量外,如何「老戲新演」反而是觀察要點。
12月
06
2024
而當歌仔戲走入新世紀,腹內戲傳承不易,新一代演員也多依靠劇本演出,但外台戲仍是歌仔戲源源不絕的原動力。本次演出可見星二代早已不僅只是以製作「大型外台戲」的模式,而是想運用一些劇場元素進入外台場域。
12月
03
2024
本劇述說臺灣鄉土的傳奇故事,運用兒童劇的方式吸引親子共賞,展現如動畫的舞台風格與豐富色調,在娛樂的觀賞效果外注入人情寬容的教育內涵,也將作品推向合作分工模式的代表性地位。
11月
25
2024
儘管具備武作之形,《文王食子》終究是極重抒情的大文戲。論文戲,除卻雕琢與情節呼應的身段演繹,藉由唱唸和面表,構築與身段形式同在的真實情感基底,應是演員進行角色創造的核心。
11月
18
2024
梁祝故事與孟婆客棧之間那股微妙動態張力,其實是主、客體對應關係飄忽產生的不和諧投射。有意致敬經典,終究必須回歸作品的本質定調,去思考經典、創作與時代的三方關係。
11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