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潔深邃,京劇功法《王魁負桂英》
11月
19
2013
王魁負桂英(國光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35次瀏覽
張簡亦杰(台灣大學戲劇系學生)

燈亮,王魁站在舞台中央,滿面春風的述說自己金榜登科,順口道出城裡韓丞相要將他招贅一事,將故事前提由演員親口說明,而非將字稿打在螢光幕上,省下了鋪陳前景的繁瑣,也藉由演員的高超的唱調托出了劇情,使觀眾不會覺得勉強而是被吸引。

樂團直接坐在左側台,所有音樂都是現場奏樂,中阮等彈撥樂器在挑弦時,透過麥克風,演奏者當下的情緒特別清楚,配上劇情走向及演員在舞台上的臉部與肢體,傳達到觀眾席的訊息張力足夠。劇中不時變換的唱腔與曲調同是使這部劇內容豐富的原因。桂英向母親辭行那一段,使用【西皮流水】快板,唱出情緒上的迫切和隱藏性的哀傷;而王魁唱出焦氏母女有恩於他時,是【反二黃】慢板,徐徐道出對於焦氏母女的一絲歉疚但卻又狠心依舊的內心戲;還有僕人王興以【西皮】倒版獨唱,用快速短句排接的歌詞警告主人「舉頭三尺有神明」,雖非主角,但這段歌曲的鋪排,字字鏗鏘,唱進心底要在場人都別負心,帶來的效果令我難忘萬分。

這齣劇使用的道具及布景不多,場中擺的兩張紅桌具備多種功用,它可以是焦桂英家中的廳堂的椅子,可以是梳妝桌,也可以是王魁的官椅、海神廟的供桌等,只要在不同的場景裡,兩張紅桌的表徵完全不同,加上舞台原本就不大,少許但卻恰到好處的佈景使舞台清爽,演員動作發揮空間更大,也不會因為繁複或華麗的綴飾模糊了表演者的焦點,是舞台設計中很不錯的巧思。背景幕上打的都是同一幅荷花圖,但在角色的心境赫然轉變的瞬間,顏色會切換,而其中當王魁或桂英的心情是由喜轉驚嚇時,背景顏色都是由藍色變紫色,不知道是設計者刻意的小妝點還是純屬巧合,卻都讓我有種將兩者當下心境互相闡述的感覺,發現這個小巧合(或設計)使人會心一笑,原來除了燈光,背景顏色的小變換也能帶動劇情走向,這是我之前沒想過的。

舞台燈光的變化度並不算大,多是整片亮或路聚焦在主角身上,但其中用冷色系光時,則營造了冥界幽深的感覺,而在「冥路」這一幕,桂英欲赴人間向王魁尋個明白時,使用了綠色燈光配上冥界小鬼所搭的橋,告訴觀眾這是陰陽相通的時刻,這一景的燈光效果印象深刻。桂英在海王廟前哭訴無人作主後,瞬間用Fresnel打在桂英與判官像上,聚焦了桂英的決心向死,也將此幕做個帶伏筆的結束,Fresnel用來打在美麗女人身上特別有感情,尤其是心裡有故事有情緒的女人。

京劇中令人期待的當然不能缺少演員的身段。其中,判官與小鬼在冥界那一幕舞得最精彩,不只翻筋斗,判官甚至還多次從嘴裡吐出火花,技法之高超,無不令在場觀眾拍手喝采。而京劇中因較少使用道具,多靠演員的動作表現出情境,像是抬單腳表示跨越門檻,還有一段有冥界小鬼靠肢體演出的默劇,不靠外物就能讓我們了解涵意,京劇演員的表現著實令人懾服。不過我最喜歡的部分還是台詞內容,寫的非常有古典文學氣息,「一抹春風百劫身,菱花空對海揚塵」是桂英身穿白衣以吹腔哀唱王魁的名字時,觸動我心弦的一句詞;「杏花開敗,夢繞長安十二街」則是桂英在王魁面前訴說她有多掛念王魁赴京趕考的心情,一樣充滿詩詞氣氛的語彙,讓人在看戲的同時,彷彿也優游在文學闊海中。

《王魁負桂英》

演出|國光劇團
時間|2013/11/09 14:30
地點|台北市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陽告〉先是哭訴滿腹委屈,再利用水袖翻袖揚袖表達其不甘願勢必要向王魁討回公道,至最後吐血伏地低吟,字字鏗鏘。這樣的表演不在於任何技巧,而是演員本身由內而外表現出來欲訴無人無奈之情感。(謝孟吟)
5月
14
2018
經典劇目的傳承內容除是前輩唱腔身段的準確再現外,重要是將戲的深刻感發力量,傳予青年演員,後者如何掌握得當,證明經典的魅力所在?而謝、劉倆當天的表演,確實做到讓人動容。(陳韻妃)
6月
16
2015
王海玲綿厚紮實的聲嗓詮釋,單是感受字裡行間所蘊釀的情感堆疊累積過程,便已十足過癮,加上跟自己的師妹在台上相搏較勁,也為本次演出擦撞出精采火花。(王妍方)
5月
04
2015
《英雄製造》展現了數條量產革命、複製英雄的生產線,卻沒把任何一個產品端到觀眾面前。如同齊義興身負多重命運,每個版本卻都沒有結局,齊義興卡在魔王城門口,無人識得其心境如何,僅見背影蕭颯。
9月
12
2025
此齣戲偶的份量雖然較輕,但是以整體的表演美學來看,人與偶的位置是和諧且自然的,南管的吟唱、能樂的伴奏適切地烘托了整體聽覺感受,原文中一盞雙頭牡丹燈也被擴大意象,建構了舞台整體美感
9月
10
2025
作品本體打破情感、記憶和認知慣性之後,代以B級片形式變造內容的遊戲。在我眼裡,群眾欲望背後承載的身份認同辯證無處延展,漫長的重複似乎說了些什麼,又好像什麼也沒說。恍如一場集體失聲的夢。
9月
10
2025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以戲曲展演歷史,不僅是承繼族群記憶,也結合客語、亂彈聲腔、武戲身段,展現「英雄史詩」與「庶民敘事」的雙重結構,是文化記憶的身體化展演。
9月
08
2025
不符史實、觀點錯亂、定位尷尬,都無法阻止《嘉慶君遊臺灣》成為臺灣大眾娛樂史上的經典一頁,更大膽的說,它根本就是臺灣史上第一個成功的「原創IP」。《嘉慶君夢遊臺灣》用擰轉時空的敘事證成了這點,無人識得的君王在偏僻的島嶼留下足跡,最終長成了島嶼自身刻進血脈的故事。
9月
05
2025
正明龍歌劇團的劇本,一向皆非平鋪直敘式的展演,編劇家慣用倒敘的手法演繹故事,每予人有思考、回味的空間,是其長處,像這齣戲自韓信年少出身,演至殞命宮闈,全劇劇情的鋪陳,不妨從其演出的場次分析,即可見出該戲敘事輾轉、恣意,倒敘中有倒敘,可謂每一段落(場景)皆有可看性。
9月
0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