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潔深邃,京劇功法《王魁負桂英》
11月
19
2013
王魁負桂英(國光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95次瀏覽
張簡亦杰(台灣大學戲劇系學生)

燈亮,王魁站在舞台中央,滿面春風的述說自己金榜登科,順口道出城裡韓丞相要將他招贅一事,將故事前提由演員親口說明,而非將字稿打在螢光幕上,省下了鋪陳前景的繁瑣,也藉由演員的高超的唱調托出了劇情,使觀眾不會覺得勉強而是被吸引。

樂團直接坐在左側台,所有音樂都是現場奏樂,中阮等彈撥樂器在挑弦時,透過麥克風,演奏者當下的情緒特別清楚,配上劇情走向及演員在舞台上的臉部與肢體,傳達到觀眾席的訊息張力足夠。劇中不時變換的唱腔與曲調同是使這部劇內容豐富的原因。桂英向母親辭行那一段,使用【西皮流水】快板,唱出情緒上的迫切和隱藏性的哀傷;而王魁唱出焦氏母女有恩於他時,是【反二黃】慢板,徐徐道出對於焦氏母女的一絲歉疚但卻又狠心依舊的內心戲;還有僕人王興以【西皮】倒版獨唱,用快速短句排接的歌詞警告主人「舉頭三尺有神明」,雖非主角,但這段歌曲的鋪排,字字鏗鏘,唱進心底要在場人都別負心,帶來的效果令我難忘萬分。

這齣劇使用的道具及布景不多,場中擺的兩張紅桌具備多種功用,它可以是焦桂英家中的廳堂的椅子,可以是梳妝桌,也可以是王魁的官椅、海神廟的供桌等,只要在不同的場景裡,兩張紅桌的表徵完全不同,加上舞台原本就不大,少許但卻恰到好處的佈景使舞台清爽,演員動作發揮空間更大,也不會因為繁複或華麗的綴飾模糊了表演者的焦點,是舞台設計中很不錯的巧思。背景幕上打的都是同一幅荷花圖,但在角色的心境赫然轉變的瞬間,顏色會切換,而其中當王魁或桂英的心情是由喜轉驚嚇時,背景顏色都是由藍色變紫色,不知道是設計者刻意的小妝點還是純屬巧合,卻都讓我有種將兩者當下心境互相闡述的感覺,發現這個小巧合(或設計)使人會心一笑,原來除了燈光,背景顏色的小變換也能帶動劇情走向,這是我之前沒想過的。

舞台燈光的變化度並不算大,多是整片亮或路聚焦在主角身上,但其中用冷色系光時,則營造了冥界幽深的感覺,而在「冥路」這一幕,桂英欲赴人間向王魁尋個明白時,使用了綠色燈光配上冥界小鬼所搭的橋,告訴觀眾這是陰陽相通的時刻,這一景的燈光效果印象深刻。桂英在海王廟前哭訴無人作主後,瞬間用Fresnel打在桂英與判官像上,聚焦了桂英的決心向死,也將此幕做個帶伏筆的結束,Fresnel用來打在美麗女人身上特別有感情,尤其是心裡有故事有情緒的女人。

京劇中令人期待的當然不能缺少演員的身段。其中,判官與小鬼在冥界那一幕舞得最精彩,不只翻筋斗,判官甚至還多次從嘴裡吐出火花,技法之高超,無不令在場觀眾拍手喝采。而京劇中因較少使用道具,多靠演員的動作表現出情境,像是抬單腳表示跨越門檻,還有一段有冥界小鬼靠肢體演出的默劇,不靠外物就能讓我們了解涵意,京劇演員的表現著實令人懾服。不過我最喜歡的部分還是台詞內容,寫的非常有古典文學氣息,「一抹春風百劫身,菱花空對海揚塵」是桂英身穿白衣以吹腔哀唱王魁的名字時,觸動我心弦的一句詞;「杏花開敗,夢繞長安十二街」則是桂英在王魁面前訴說她有多掛念王魁赴京趕考的心情,一樣充滿詩詞氣氛的語彙,讓人在看戲的同時,彷彿也優游在文學闊海中。

《王魁負桂英》

演出|國光劇團
時間|2013/11/09 14:30
地點|台北市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陽告〉先是哭訴滿腹委屈,再利用水袖翻袖揚袖表達其不甘願勢必要向王魁討回公道,至最後吐血伏地低吟,字字鏗鏘。這樣的表演不在於任何技巧,而是演員本身由內而外表現出來欲訴無人無奈之情感。(謝孟吟)
5月
14
2018
經典劇目的傳承內容除是前輩唱腔身段的準確再現外,重要是將戲的深刻感發力量,傳予青年演員,後者如何掌握得當,證明經典的魅力所在?而謝、劉倆當天的表演,確實做到讓人動容。(陳韻妃)
6月
16
2015
王海玲綿厚紮實的聲嗓詮釋,單是感受字裡行間所蘊釀的情感堆疊累積過程,便已十足過癮,加上跟自己的師妹在台上相搏較勁,也為本次演出擦撞出精采火花。(王妍方)
5月
04
2015
從戲曲本位的角度來看可能會覺得不夠過癮。但若跳脫戲曲本位來看,不得不說這是一齣瘋狂的喜劇,它讓在場的觀眾都浸淫在歡笑之中,也讓小丑劇和戲曲都往前跨出了新的一步。
6月
02
2023
角色戲份平均,場面調度平順流暢,快節奏的表演及連綿接續的唱段和背景音樂,令人目不暇接,耳不暇聽,但總覺熱鬧有餘,精緻不足,好像缺少能觸動歌仔戲粉絲陶醉、沉迷的內蘊。
6月
02
2023
李寶春並特地編寫班主的一句台詞向第四面牆提問:「這一生,值嗎?」,觀眾回應與掌聲熱烈,對其藝術生涯直接肯定,作為台北新劇團新編戲題材的新嘗試,的確也值了。
5月
29
2023
編劇為了保持高張力的演出效果而減少戲中人物思考處理方式的時間,也因為直接的衝突而讓劇情變得緊張刺激起來,但在傳達英雄本色上,直面去挑戰權威的做法稍嫌單純而理想,只能說人生如戲,但不是只有這樣子的做法才能被稱做是英雄。
5月
25
2023
拋開《唐吉軻德》和《老鼠娶親》的原型,《我們的島》走出了屬於自己的故事主題,它以喜劇的形式、多元的跨界手法,有機地組合成一個訴說臺灣、甚或世界上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人們的現代寓言
5月
23
2023
本次秀琴歌劇團的《鳳凰變》一洗窠臼之風,雖以明鄭王朝為背景,卻以鄭氏家族中的三個女人──董太夫人、昭娘、陳永華之女──為中心,他們並非是隱身於歷史與男人之後的「賢內助」,而是直接浮現於歷史的舞台上⋯⋯
5月
19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