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甩盪之間奔馳的童趣《所在—人與偶幻化的奇特空間》
5月
05
2016
所在—人與偶幻化的奇特空間(三十舞蹈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17次瀏覽
吳孟軒(專案評論人)

如果人像衣服一樣,被掛在架子上飄蕩擺動,那會是什麼樣子呢?此具有童趣與想像力的單純想法,成為《所在—人與偶幻化的奇特空間》(以下簡稱《所在》)的創作起點,這讓《所在》的一幕幕皆如同宮崎駿的動畫電影般,逗趣、詼諧,同時也大膽、魔幻。

《所在》總共由五幕構成:〈房間〉、〈衣櫃〉、〈籠子〉、〈櫥窗〉、〈窗外〉,人的擬物化則是貫穿作品的核心。舞者在每一幕的片段裡,時而為人,時而為偶,時而是被人控制的衣服,時而是被衣服控制的人。人/偶、人/衣服的轉換皆發生在一立方體的空心框架之中,舞者在裡頭穿梭翻滾,也在其上爬行甩蕩,有時如衣架上的衣服般被人懸掛撥弄,有時則如你總是找不到的那件衣服般,在衣櫃內外奔馳逃脫。此簡潔的舞台裝置,為《所在》創造了豐富的空間意像,而在人與空間的關係變化中飛行跳躍的,則是創作者如夢的狂想。

狂想圍繞著的是對衣服動態的描繪:隨風飄蕩的衣角,在〈籠子〉中成為舞者動作甩蕩的動力,從舞者微幅的晃動到激烈的前手翻,不禁揣度著,這風大概是從微風變颱風了吧!此風不僅吹著方形框架持續翻動,也吹著舞者在此失重的空間上爬行,勇往直前地,動力沒有絲毫停留與猶豫。數度,那立方體幾乎要將舞者摔落,忽然,一個甩蕩與翻身,風又將她吹上去了。風抓住了你的呼吸,好似看著陽台快要被暴風雨吹走的衣服,激烈地在空中飛揚,隨後又輕輕緩緩地落下,倏地,又與其他衣服糾纏捲繞。動力的失衡與扭轉時而緊張刺激,時而鬆弛舒緩,而在一呼一吸之間,令人印象深刻的,則是編排這些動作時的膽大心細。

服裝並不總是在動,在百貨公司櫥窗裡陳列的靜態服裝擺設,便化為〈櫥窗〉中在方形框架上停格懸空、如同懸絲模特人偶的舞者們。聖歌響起、明暗轉換,時尚雜誌的圖像與文藝復興的宗教畫作,透過煞有其事且故作姿態的舞者們,竟一同浮現在眼前。「碰!」,拿著雨傘的舞者按下自動開關,瞬間撐張的傘面,讓時尚與宗教的畫面即刻地疊合又消散,這突如其來的節奏,是創作者的小小幽默,令人不禁噗哧一笑,想這人,應有個頑皮的心。

玩心不僅出現在〈櫥窗〉,也發生在〈衣櫃〉 :被衣架掛在方形框架上的舞者們,如同你我衣櫃裡那一件件等待主人青睞的服裝,鬆軟地疊在一起,任由其中一位舞者撥弄、推擠、壓縮。舞者們如偶的四肢掛在彼此身上,構成了群體的空間造型,也形成雙人的重量承載與轉移,當速度越來越快,撥弄衣物的舞者也被捲入其中,好似他整個人今天就繞在挑選衣服這件事上了。到底該穿哪件衣服出門呢?這還真的是個問題,〈衣櫃〉的敘事讓我想到湯姆貓和傑利鼠,在早期卡通裡很典型的結構,主角為了要解決一個簡單的問題而延伸出更多問題,就是那種在障礙中執著目標的笨拙,能夠逗得觀眾哈哈大笑、趣味盎然。

從衣服發展出的百般狂想,在舞作尾聲,則收束在舞作開頭曾經出現的服裝人偶上。一束燈光,靜靜地打在坐在舞台前方、一身文青式打扮的人偶,此類似日系品牌無印良品的服裝擺設,讓櫥窗的意象再度浮現,舞作裡彷彿具有自我意志的衣服們,也透過此幕,開始在記憶中一一被召喚。這讓《所在》就好像服裝版的博物館驚魂夜,每件衣服或許都擁有自己的生命,會爭吵,也會擁抱,而他們的碎嘴耳語,就發生在關門後的百貨公司,以及沈睡時分的房間與衣櫃,也許,更躲藏在小孩子的白日夢中,編織著狂放且奇幻的種種景象。

《所在—人與偶幻化的奇特空間》

演出|三十舞蹈劇場
時間|2016/ 04/23 19:30
地點|台北市文山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