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物欲的洪流中《新房客》
12月
05
2012
新房客(正港小劇展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91次瀏覽
謝筱玫

伊歐涅斯柯(Eugene Inonesco)在台灣較為人所熟知的戲為《禿頭女高音》、《椅子》、《犀牛》等,上海熊偉源戲劇工作室這次在高雄正港小劇展所推出的《新房客》,據說在大陸也是第一次以中文演出。一進入倉庫改建的劇場,看到的是觀眾席三面環繞的設計,而且與舞台的距離十分貼近。舞台以簡單的木條搭出房屋骨架與隔間,線條簡單且充滿現代感。開演之後兩名進場的工人一語不發地改裝房子,原來這房間還可以如組裝家具般隨時拆裝調整,他們最後搬走台上的幾個盆栽,留下空蕩蕩的房屋。

這齣戲除了絮叨的房東太太之外,新房客與兩名工人的話並不多。唯一打破靜默的是房東太太,她強調自己嘴很嚴,卻一再地披露前任房客與鄰居的瑣事,她自顧自地說話,愈發顯得自己的不確定感。然而,熊偉源戲劇工作室的《新房客》與其說是在傳達「溝通失效」這個後現代戲劇常見的主題,更多是在譏諷現代人被自己的物質欲望所淹沒的事實。房東太太下場之後,兩名工人搬進來一個又一個不同大小的紙箱,代表著不同重量大小價值的家具,只見房屋最後幾乎被箱子所填滿,新房客淹沒其中,需要靠梯子才能露出身來。最後講到他還有更多的家具在路上,甚至造成市區交通堵塞。當家具堵住了公寓出入口,工人建議以活動天花板送進家具,此刻「哈里路亞」的聖歌響起,一個個紙箱如變魔術般自兩側觀眾席上方掉落。結尾,兩名工人面對觀眾問:「您什麼都不需要了嗎?」簡直就在要求觀眾面對自己的物欲、反省自己對住所的真正需求。

在大量的靜默中,肢體表演就成了觀眾注目與猜測意義的焦點:房東太太繞場式的、氣喘吁吁地上下樓梯;摸摸房子檢查灰塵;一推窗就湧進車水馬龍的聲音;一襲黑衣黑帽的新房客惜話如金,他指著窗子,像是怕吵…。肢體表現在兩名工人搬運家具這一段發揮到極致,一度出現雜耍式的丟接以及慢動作,(但我覺得雜耍與慢動作還可以玩得更多更誇張)。節奏快慢交錯、動靜合宜,畫面充滿趣味與變化,紙箱被運送上台的方式幾無重複,不時有著出人意表的驚喜。

荒謬劇一詞,是學者艾斯林(Martin Esslin)所鑄造,他歸納二戰以後非寫實的劇作家、試圖論述其劇作風格。儘管劇作家本人不見得認同此一標籤,但許多荒謬劇都有悲喜交錯的特性,凸顯人生的可笑與悲涼。觀看荒謬戲劇的經驗(至少是我個人的看戲經驗)最容易感受到的是悶(鬱悶、苦悶、沉悶),《新房客》卻以一種黑色幽默的手法處理現代人物質慾望過盛的問題,充分挖掘荒謬劇的喜劇效果,令人眼睛一亮。值得注意的是,導演馬遠不到三十歲,卻已展現相當的才氣與體會,大陸果真是臥虎藏龍。正港小劇展近兩年邀集兩岸三地的劇團前來交流演出,讓本地觀眾得以窺見大陸藝文環境發展,也將正港小劇展的規模與視界拉大,為一可喜的發展方向。

《新房客》

演出|(上海)熊偉源戲劇工作室
時間|2012/12/01 19:30
地點|高雄駁二蓬萊倉庫B9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Z劇》特別之處在於華裔離散者的自述,從個體的境遇娓娓道來,其表演形式令人想到話劇。不過,Z劇沒有特別去經營講述的文體,講究語自身的詩性,而比較像是直陳式的報告,但若推論它是「報告劇」,卻又不是那種夾帶剛性左翼的視角,強調史實、社會或歷史事件的劇場形式。
8月
19
2025
當社會從宗教、家族轉向個體化與數據化,真正能給予安全感的反而是那份「被無條件接納」的關係。音樂劇透過舞台與現場的即時共感,讓這份訊息有了實體出口,也讓觀眾有機會暫時卸下屬於這個時代的「貼紙焦慮」。
8月
18
2025
在《小雪》之中,余品潔猶如巫女,召喚父親一同想像未能完成的歸鄉之旅,進而和自己重新繫上親緣的紐帶;余父同時又是生命的先驅者,與女兒一體雙身,為年輕的靈魂們指路提燈。
8月
14
2025
五位表演者齊步同行,持續向前進,象徵生命進程,是有力量的設計,且引人共鳴!可是,利弊同在──也正是在此刻,五人之間在能量專注度、表演意識投射狀態的的差異顯露無遺,並未能做到「同在」。
8月
07
2025
它在改編的過程中雖有創意閃光,卻缺乏整體敘事的掌控與主題的聚焦。整場演出改得不夠果決,也寫得不夠深刻,既無完整承襲原著的精髓,也未能發展出自身的獨立語言。
8月
07
2025
在為《至尊大劫案》進行各種意義詮釋時,也不該忘記這是一齣台灣劇場並不那麼常見的喜劇。破除「文以載道」的沉重壓力,所有影射點到為止,《至尊大劫案》以精準的舞台調度、突如其來的轉折、演員絕佳的默契與丟接節奏引人發笑
8月
05
2025
《流經歲月》整齣戲可說充分做到「是展場也是劇場」──在長方形偏狹窄的甬道式空間裡,表演敘事內容緊密地搭配著展覽單元的時空軸線;而且,演員和觀眾的距離十分接近,容易產生聽故事的親密感,也不難認同劇中角色傳達的情感,憧憬未來幸福或是悲憤抵抗等等。
8月
02
2025
然而劇場的演出畢竟產生了一個新的文本,因而阮劇團的剪裁與重製,就不僅僅只是關係到在劇場條件下,如何為代言原作而調整敘事策略,同時也創造出了劇團對於「鄉土」的閱讀態度。
7月
25
2025
該劇倫理預示趨向某一劇場重要議題:情感的處理是否一定要走向極端的宣洩?劇場能否承擔「情緒節制」的美學創作?
7月
1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