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潔流暢又暗藏洶湧的小品《醜男子》
3月
27
2019
醜男子(妮子派對劇場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51次瀏覽
蔡怡安(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學生)

我們從鼻子開始,因為它從整張臉突了出來。──《醜男子》

在演員的演繹下,這句魔性的台詞在看完戲後仍迴響於我腦中。後勁很強。

德國劇作家梅焰堡(Marius von Mayenburg)的《醜男子》,以惡趣味的諷刺筆法寫出日常生活中的陰鬱和黑暗,2013年於歐洲首演後大受好評並在全球搬演。而妮子派對劇場《醜男子》一劇則以清新俏皮風格作為宣傳的主視覺,演出略帶青澀但無疑讓人耳目一新,誠意十足且有水準。

全劇說的是,一位插頭設計師列特因為(被同事與主管認為)太醜,而失去站上舞台簡報的機會;在發現妻子也認為自己其貌不揚後,展開全臉整形手術,此後名利雙收。但是,他變得自負、花心,妻子因此與同事有了另一段情。在整形醫生複製完美臉龐供人隨意購買,他的外型優勢也不再存在。最後,他不只失去工作和妻子的感情,也失去了自己。至於,妮子派對劇場的《醜男子》帶著觀眾觀看主角的經歷和內心轉折;其中,手術過程以肢體動作搭配節奏音樂呈現,此段類舞蹈化的畫面特別令人驚豔,偏藍色系燈光補捉主角與整型室裡的光影線條,流暢地醞釀氣氛,使其詭譎而神秘,深刻感受到劇場的現場魅力。

導演徐伊旻的手法俏皮、有趣,刻意透過動作、態度凸顯角色的鮮明性格與差異,藉此形成有趣的反差張力。同時,演員也在他所安排的轉換間充分發揮。這些瞬間非常精彩,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也讓觀眾始終保持某種疏離感。以其中一段為例,同事與妻子上床喘息過後,便跨坐在她身上開口說話,瞬間轉換成邀約男主角加入三人情愛關係的母子。角色間的轉換流暢、舞台動作安排富有巧思,使觀眾能夠跟隨情節的發展,同時又能意會到導演的幽默,使該段落留下激情、悲哀,又充滿詩意的印象。

除演員間非常有默契外,演員分飾兩角時,將角色個性間的異同和關係處理得恰到好處,且聲音表情豐富。然而咬字不清、過於緊繃,使開場與結尾的話語表達不清,是可惜之處。其中,芳妮、貴婦(陶靖宇飾)十分有個人特色,不同性格拿捏得很好──妻子的溫婉善解人意、直率,貴婦市儈、成熟騷樣。他刻意營造出社會階層及極端價值觀,表演相當自然、大膽。列特(柳亦倫飾)表演真誠,並走在自己的速率上,與戲劇節奏分離;然口齒不清、咬字含糊。謝夫勒(牛家軒飾)飾演經理、醫生,肢體性格都非常風格化、節奏感好,是劇中的靈魂人物,總能抓住觀眾眼球。卡爾曼(王禹翔飾)在助理和貴婦的同性戀兒子間轉換精彩,但演員身體似乎有些緊繃。

此作的舞台設計簡潔、靈巧,跟導演手法相得益彰。椅子的滑動搭配快節奏的情節串連,使公司場景的氛圍明快,也成功地把舞台空間劃開。手術室場景中的道具及肢體動作完美搭配,加上舞台助理在暗中的配合亦相當精準,各有機關設計的段落都讓人暗暗叫好。

整體來說,妮子派對劇場的《醜男子》以平淡無奇的開場、波濤暗湧的伏筆、極簡的舞台及演員安排,試圖達到最大的戲劇效果與美感,是個發人深省、反映社會現象的小品之作。

《醜男子》

演出|妮子派對劇場
時間|2019/03/23 14:30
地點|高雄駁二正港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
當天現場的大量互動,幾位演員親切平易,通過劇情設計和美食雙管齊下,鬆動了無形的觀演界線,純粹的觀眾設定已經消失,成為兩批各有不同任務的參與者
6月
16
2025
挽回人世間的正義,理當如此——但死者能否有?《騷動之川》便是意圖把它昇華到神思境界,召喚萬物齊運的感素;端看首幕的女神到幕終的女童,一個令人矚目的美學扣環。
6月
12
2025
而在本屆作品中,我們得以從中反思作為一個表演藝術工作者,回歸到表演藝術的本質,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先以演員為中心的基礎,如何真心面對、真實挑戰關於表演這個行為所應具有的思索。
6月
11
2025
《一炷香的時間》以乩身緣起的乖舛、白水演員間關係的來往交錯,和突如機械神降的末世災難形成三條敘事線,這三者並非各自發散互爭光輝,而是交互拼貼卻不失戲劇質量的彼此相襯、緊扣著。
6月
1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