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潔流暢又暗藏洶湧的小品《醜男子》
3月
27
2019
醜男子(妮子派對劇場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28次瀏覽
蔡怡安(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學生)

我們從鼻子開始,因為它從整張臉突了出來。──《醜男子》

在演員的演繹下,這句魔性的台詞在看完戲後仍迴響於我腦中。後勁很強。

德國劇作家梅焰堡(Marius von Mayenburg)的《醜男子》,以惡趣味的諷刺筆法寫出日常生活中的陰鬱和黑暗,2013年於歐洲首演後大受好評並在全球搬演。而妮子派對劇場《醜男子》一劇則以清新俏皮風格作為宣傳的主視覺,演出略帶青澀但無疑讓人耳目一新,誠意十足且有水準。

全劇說的是,一位插頭設計師列特因為(被同事與主管認為)太醜,而失去站上舞台簡報的機會;在發現妻子也認為自己其貌不揚後,展開全臉整形手術,此後名利雙收。但是,他變得自負、花心,妻子因此與同事有了另一段情。在整形醫生複製完美臉龐供人隨意購買,他的外型優勢也不再存在。最後,他不只失去工作和妻子的感情,也失去了自己。至於,妮子派對劇場的《醜男子》帶著觀眾觀看主角的經歷和內心轉折;其中,手術過程以肢體動作搭配節奏音樂呈現,此段類舞蹈化的畫面特別令人驚豔,偏藍色系燈光補捉主角與整型室裡的光影線條,流暢地醞釀氣氛,使其詭譎而神秘,深刻感受到劇場的現場魅力。

導演徐伊旻的手法俏皮、有趣,刻意透過動作、態度凸顯角色的鮮明性格與差異,藉此形成有趣的反差張力。同時,演員也在他所安排的轉換間充分發揮。這些瞬間非常精彩,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也讓觀眾始終保持某種疏離感。以其中一段為例,同事與妻子上床喘息過後,便跨坐在她身上開口說話,瞬間轉換成邀約男主角加入三人情愛關係的母子。角色間的轉換流暢、舞台動作安排富有巧思,使觀眾能夠跟隨情節的發展,同時又能意會到導演的幽默,使該段落留下激情、悲哀,又充滿詩意的印象。

除演員間非常有默契外,演員分飾兩角時,將角色個性間的異同和關係處理得恰到好處,且聲音表情豐富。然而咬字不清、過於緊繃,使開場與結尾的話語表達不清,是可惜之處。其中,芳妮、貴婦(陶靖宇飾)十分有個人特色,不同性格拿捏得很好──妻子的溫婉善解人意、直率,貴婦市儈、成熟騷樣。他刻意營造出社會階層及極端價值觀,表演相當自然、大膽。列特(柳亦倫飾)表演真誠,並走在自己的速率上,與戲劇節奏分離;然口齒不清、咬字含糊。謝夫勒(牛家軒飾)飾演經理、醫生,肢體性格都非常風格化、節奏感好,是劇中的靈魂人物,總能抓住觀眾眼球。卡爾曼(王禹翔飾)在助理和貴婦的同性戀兒子間轉換精彩,但演員身體似乎有些緊繃。

此作的舞台設計簡潔、靈巧,跟導演手法相得益彰。椅子的滑動搭配快節奏的情節串連,使公司場景的氛圍明快,也成功地把舞台空間劃開。手術室場景中的道具及肢體動作完美搭配,加上舞台助理在暗中的配合亦相當精準,各有機關設計的段落都讓人暗暗叫好。

整體來說,妮子派對劇場的《醜男子》以平淡無奇的開場、波濤暗湧的伏筆、極簡的舞台及演員安排,試圖達到最大的戲劇效果與美感,是個發人深省、反映社會現象的小品之作。

《醜男子》

演出|妮子派對劇場
時間|2019/03/23 14:30
地點|高雄駁二正港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
這是一個來自外地的觀眾,對一個戲劇作品的期待與觀感,但,對於製作團隊和在地觀眾來說,《內海城電波》並不只是一個平常的戲劇作品,更有城市行銷的政治意涵,和記憶保存的個人意義。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