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層與疊合的歷史敘事《山居》
10月
31
2016
山居(胡福財 攝,廣藝基金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99次瀏覽
汪俊彥(2016年度駐站評論人)

由廣藝基金會與中華文化聯誼會合作並共同主辦的第三屆「兩岸小劇場藝術節」,以原創作為號召,提供兩岸戲劇工作者相互觀摩的機會。1949年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兩岸歷史走向不同的軌跡,臺灣對於中國的認識,要不停留在穩定的古典中,不然就是在全球或區域政治、意識形態,甚或是對於文化與建制的認識與想像,區分異己。然而,就當下無論是後冷戰或是全球化的狀況而言,此岸對彼岸可能都有進一步理解的必要。戰後臺灣現代劇場發展,在「二度西潮」的強力衝擊下,視角往往以「西方」作為重要參照,對於歐美劇場的源流、現狀或趨勢,也常常無時差地同步接收;對與臺灣劇場同一時期中國劇場與表演,更不要說中國改革開放後的巨變,仍有認識的空間。

「兩岸小劇場藝術節」一系列的演出,提供了這個機會一窺當代中國劇場的新血。「燒腦神劇」(文宣語)《山居》,看見青年編導庄一如何努力拓寬劇場感官的可能,除了傳統視覺、聽覺之外,也在嗅覺、觸覺等增加表演的豐富性。庄一以「重層與疊合」作為方法,發展了上下兩場看似毫無關係卻又相互指涉的故事結構。舞台全部以沙質鋪成,開場時即由一人出場以沙耙將地板上留下的「山居」二字抹去,留下痕跡;而之後所有演員的表演都一再於沙地上留下紀錄。

上半場時空定位在1940年的上海孤島時期,日本勢力、日方扶植之汪精衛政權與國民政府軍統勢力交錯在一場暗殺事件之中。作家蘭心一方面接待日本勢力代表川島芳子,另一方面也與汪政權特工頭子李士群要好。兩方透過蘭心都在等待一位軍統的「二少爺」到來,並欲之擒拿邀功。上半場的設計透過一再地重複倒敘而不斷挖掘前述事件的不同層面;所有看似已經天衣無縫的解讀,卻又都留下推翻的可能性與重新詮釋的伏筆。編導巧妙地使用各種感官作為線索,不斷翻轉觀眾已相信的結果,不僅僅單純在故事的敘事上挑弄觀眾,也將觀眾的感官與認知包圍與纏繞在各種劇場效果之中。作為「燒腦神劇」,觀眾的腦子的確完全無法停下來,甚至已經到了請求編導「別再鬧了」的地步;但不僅僅如此,在感官上,編導也將觀眾燒個透徹,在各種忽視又刺激、刺激又無意識的一再經驗下,觀眾也幾乎完全捲入編導的企圖與設計之中,一層的現實抽絲剝繭之後又成了另一層現實的埋伏,而我們是不是就能相信最後一段的解釋,還是根本就還有未開發的感官經驗騙了我們?

上半場佔了大約四分之三的份量,下半場在劇終前半小時才展開。七十年後,一場文壇盛會在莫珈山舉行,幽默小說家A與其夫人懸疑小說家B遇見文藝愛情作家C,三人在無眠的夜晚玩起故事接龍,同樣不斷重層與疊合故事材料,扭轉又發展三種不同的風格,劇末就結束在真假(或全都是假?)的未完之中,直接以三種風格與閱讀提示了上半場的故事。

如果也讓我也再一次參與重層與疊合這場戲的話,我認為這齣戲的精彩可能不僅僅是巧妙地編織出複雜的多面向版本;還在於成功捲入兩岸對這段歷史或耳熟能詳或略有所聞的認識。有趣的是,在重新處理上海孤島時期時,庄一周旋在日、汪與國民黨之前的歷史敘事,卻明顯遺漏了共產黨的角色。刻意留下這個空缺的巧思,讓故事不只是停留在真/假的劇場文本中,還延伸至觀眾所認知與經驗的歷史文本:你相信故事的結局,或是歷史目前已昭然若揭的答案?共產黨的缺席反而讓共產黨(與其敘事)現身,不動聲色地挪移了兩岸觀眾各自深信不疑的價值。

全場以三位主要演員扛起全齣,演員精準的詮釋與走位成功執行了編導的企圖,沈穩與到位的表演令人眼睛一亮,也展現了中國當代話劇青年演員紮實而毫不花俏的基本功,如虎添翼地撐起當代越來越無法滿足於單面向的劇場敘事。

《山居》

演出|戲痞士劇團
時間|2016/10/23 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3102多功能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門禁社區》,探討的不只是「禁」本身的神祕以及誘惑性,更是開啟「門」走進去的人性本身,重新思索人生的存在與否,短促與永恆。偌大的「祥瑞聚落」內,所謂有生活品味的「上人」,過著弔詭的美好生活,追求的純潔與高貴、平靜與祥和,諷刺的是,這裡卻曾是一個葬送自由生命的悲慘之地。而小雯一家的入住,究竟是參與了與世俗之人相異的「上流」,亦或者只是踏入了一場與普世類同的束縛?
5月
03
2024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