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祝福《六千哩外》
4月
21
2014
六千哩外(黑潮藝術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09次瀏覽
李時雍(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六千哩外》是西薇.姬蘭(Sylvie Guillem)2011年與沙德勒之井(Sadler’s Wells)共同製作的節目;在排練其中之一編舞家威廉‧佛塞(William Forsythe)的《排列組合》時,發生日本311大地震,曾經演繹過融合歌舞伎、能劇和武術的《德翁女形》(Eonnagata)、長期關注日本文化傳統的姬蘭遂以此為名,「六千哩外」遙寄上祝福。2012年底我停留北京,觀看一齣崑曲節目,時值大劇院年度「舞蹈節」,場內外掛滿馬茲‧艾克(Mats Ek)為其編舞《再會》的劇照,姬蘭就在鄰隔歌劇院演出;而我終於得以在今年春天台北,親睹這齣製作。

上半場是季利安(Jiří Kylián)的《27’52”》(2002)、佛塞的《排列組合》(2011),下半場是馬茲‧艾克的《再會》(2011),當代舞蹈上風格獨具的三位編舞家作品。二月間《季利安計畫》來「台灣國際藝術節」演出,《14’20”》(《27’52”》短版)即是四支作品之一,此次同樣係由舞者Aurélie Cayla、Lukáš Timulák擔任。一架燈具,一大塊可覆蓋人身的鋪墊,男女舞者分立在舞台斜對角的位置,便充滿著劇場空間的張力;再看時,令我注意是末段有一個動作的過程,女舞者將彷若隱指著消亡的鋪墊纏捲其身,來到男舞者面前,兩人抱擁之際,Aurélie Cayla從狀似人形的捲墊中滑出,轉身離開,徒留下男子。季利安以時間「27’52”」為名,講述時間的主題,他說:「我們的生命似乎總是由時間來決定,但是『時間』又是非常抽象的名詞,我們根本不知道時間是什麼!」但除了動作自然的計算性和速度感外,對我來說,季利安命題的體現所在處,是在《27’52”》關係的遮蔽╱顯露之間:那掩沒生命的物事,那女舞者在電子節奏聲中竄動之時,被男舞者反覆強制的推離,或最終的隱沒等。

西薇.姬蘭分別與佛塞合作的《排練組合》、馬茲‧艾克的《再會》,則呈現在身體技巧到作品「時間」主題極具代表性的兩種。2011年「台北藝術節」《與佛塞同步》中,曾有展出透過電腦計算分析、立體化《同步物件:重製一道平面》影像作品,令我們得以觀看到編舞創作之中,最基本卻又複雜的對位(counterpoint)關係與其情感效果;佛塞關注:「編舞還有什麼可能性?一個作品會有什麼意義?」分析動作,透過推翻和否定既有秩序,創造新的可能,《排列組合》一如其原名「Rearray」,重新排列,同樣數學般的分析性。如果舞蹈是一段樂曲,是文學的篇章,那麼佛塞試圖呈現、逼近的,無非是其中的「構句」單位,及彼此之間的關係。《排列組合》在David Morrow製造的非協調的音聲中,燈光亮起到暗下是一個段落,姬蘭和男舞者Massimo Murru像在排練或即興般的開始,所有舞蹈回到「構句」的思考,手位、運行、舉腿、跳躍,單人到雙人的關係,每個句子和段落,像打散後的重組,表面看似對於古典芭蕾身體的拆解,實際上存在其否定的美學(而姬蘭恰也有暱稱Madame Non);相對於《再會》的戲劇性,正是在《排列組合》這樣的作品中,更突顯姬蘭對於詞語、構句般動作元素的高度駕馭和表現力,像隨時可以定格,隨時開始。

許多年前在舞蹈影片《煙》(Smoke)中初見姬蘭與馬茲‧艾克的合作,在帕特(Arvo Pärt)寂靜的鋼琴和弦聲中,姬蘭日常性的動作,在像是房間的空間中倚牆、讀信、換衣、焦慮顫抖,迴旋獨舞。《再會》則從舞台上一扇門的黑白影像、門裡一個特寫的凝視起始,影像拉遠,浮現畫面中的姬蘭;艾克藉由影像和劇場的互動,令舞者穿梭在門框裡外的虛實空間,姬蘭身著黃裙、花襯衫,一身斑斕,帶點默片般的動作,偶爾走進黑白影像中,或者穿梭而過,在舞台空間中詼諧地跳著舞,一個令我想起費里尼《大路》中茱麗葉塔‧瑪西納(Giulietta Masina)飾演的女丑般角色,懸垂娃娃般的跳躍。姬蘭對於戲劇性、角色內心的詮釋能力在《煙》或《再會》中,極為引人地感染著觀眾。

「我並非出生就穿tutu。」「生命中不是只有舞蹈,還有生命本身要去體驗。」(林亞婷訪,〈永遠開放,永不設限〉,《PAR表演藝術》3月)作為極出色的芭蕾舞者,自1989年離開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後駐團英國倫敦皇家芭蕾舞團,往後並展開長期與藝術家如季利安、佛塞、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阿喀朗‧汗(Akram Khan)、林懷民等,各種舞蹈類型、表演風格、文化身體的合作,關心生態保育,遠方的受傷的心,我想那除了是舞蹈專業的表現,更是對於生命本身的虔誠景仰和投入。《27’52”》、《排列組合》、《再會》總是深藏著舞蹈家對於世界的感性凝視,像門框影像中所特寫的一眨一眨的好奇眼睛,像回過了身,走進了生命和人群。

《六千哩外》

演出|西薇.姬蘭
時間|2014/04/13 15:0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再會》這般貼近舞者的心境,著實揭露在跳舞這條路上自我的躁動、起伏、不羈、堅韌。這支舞是對過往的告別,馬茲.艾克認為是一位舞者從人生一個階段移轉到下一個階段,她並非向舞蹈告別,反正更是一種生命的宣示,對於過往時光揮別的手勢。(葉根泉)
4月
14
2014
存在,是《毛月亮》探索的核心,透過身體和科技的交錯呈現,向觀眾展現了存在的多重層面。從人類起源到未來的走向,從個體的存在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命運,每一個畫面都映射著我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4月
11
2024
《毛月亮》的肢體雖狂放,仍有神靈或乩身的遺緒,但已不是林懷民的《水月》之域,至於《定光》與《波》,前者是大自然的符碼,後者是AI或數據演算法的符碼。我們可看出,在鄭宗龍的舞作裏,宮廟、大自然與AI這三種符碼是隨境湧現,至於它們彼此會如何勾連,又如何對應有個會伺機而起的大他者(Other)?那會是一個待考的問題……
4月
11
2024
不論是斷腳、殘臂,乃至於裸身的巨型男子影像,處處指涉當前人們沉浸於步調快速的科技世界,我們總是在與時間賽跑,彷彿慢一秒鐘便會錯失良機,逐漸地關閉自身對於外在事物的感知,如同舞作後段,畫面中殘破不堪的軀體瞬間淡化為一簾瀑布,湍急的水流在觸及地面時,便消逝殆盡
4月
04
2024
彷若《易經》,舞者是爻,不同組合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卦象,衍生不同的意義,賴翃中內心那股擺幅可大可小的企圖,便是讓他的舞作得以產生不盡意的神祕魅力所在。
4月
01
2024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
Cheken的祕魯山丘、農夫、巨洞、黑馬、煙霧、水與女兒,這套能指的編撰,原本是波瓦對戲劇的構想,但我們何不把它切換成編舞家基根-多藍視角下的Mám(愛爾蘭語)——意指隘口(mountain pass),也有十字路口的意象,是死絕、逃生或步入險境的未知與詭秘之境,還有牛軛、枷鎖等意,引申為踏上肩負重責的道路。再次回到《界》的開場,那是在煙霧中化身為公羊的普卡,驅魔儀式啟動,應是如此看待catharsis的煙薰,而不是概念已成經典、過於僵硬的左派現代版本。至於《界》的收場,儀式不枉費它給出的覺知素(percept),是收攏於它展開的恢弘氣象:起初,女孩身後逸出煙霧,逐漸籠罩全場,刺眼強光開始直射觀眾,台上的巨型風扇旋出強風,不僅吹散了瀰漫舞台的那團煙霧,且猶如颳起一陣形而上的歷史狂風,撲向我們,連人帶心被席捲、攜往不知所終的八荒九垓。
3月
12
2024
我們可以看見「因為/所以/然後」,在亞倫.路西恩.奧文的劇本中,並沒有絕對穩固的邏輯性,不同人稱的交互運用,一如碧娜.鮑許(Pina Bausch)舞蹈劇場中擅長的「重複」與「拼貼」。這種技法固然有其力度,但熟悉感也油然而生。而舞者的身體表現也呈現出族繁不及備載的程式化語彙,如「Lip Sync」的誇飾肢體、「純肢體」的流動線條,以及「虛擬劇場」般將物件藉由身體呈現等方式,筆者也是將其視為一種多元現象。在這種多元現象下的產物有時不免容易產生疲勞,但有時也會反應出極其特殊的化學變化於舞者的表演狀態之中,就像臺灣舞者林士評被塗成像科特尤斯(Kurt Jooss)《綠桌》中死神扮相,且身著紅衣女裝的姿態時,其呈現出的一種自信與迷人,不僅沒有令人感到絲毫突兀的違和感,反倒有一種牽引般的魔力引人入勝。
3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