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動之後的日常感傷《戀曲2010》
5月
20
2014
戀曲2010(風格涉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31次瀏覽
傅裕惠(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簡單地說,我覺得這齣戲不夠「醜」。

很多劇團應該都知道如何呈現一齣製作精美的演出,但絕大部份的創作者大概都不會──包括我在內──做一齣「又醜又髒」的好戲。《戀曲2010》以一種極簡條件的操作,運用聲響音效的符號意義和戲劇性,將群體演員的即興練習拼貼為長達155分鐘的長篇之作。其中可貴的表現,不僅僅是演員的真實──甚至是粗糙樸直,還有少見的創作直覺;我總算在這樣的格局裡體驗了「傳說中」導演李銘宸過人的藝術敏感和節奏。只不過,若創作者選擇迴避或忽略劇場美學(所以我說,要不就更醜),總僅就現有資源做最有效、聰明的調度和運用,那麼,整體呈現絕對會與體制空間產生矛盾,那還不如讓演員走上環境和街頭。

我很難想像商業機制下的劇場觀眾,如何能珍視這樣幽微的細節;除卻概念和符號,倘使我們拒絕聯想,我還是很難說服自己如何接受這些片段式的場景表演──其中有好幾段讓我「不知所云」,例如女孩兒拿起麥克風用極其慾望的聲音與「網友」對話,或是那場「禁說你我他」的脫衣派對,演員們都玩得極為盡興,甚至導演也拿起麥克風,用相當克制的態度和立場,利用聲音炒熱氣氛。演員的聲音、肢體和動作也不甚精準──差一點點就有專業水準;例如蒙眼的女孩說完滄海桑田的家鄉故事之後,坐在由演員洪唯堯推著裝有輪子的辦公室座椅,一面配合四、五個人推動的練習鋼琴繞一圈場子,一面戰戰兢兢地彈奏簡單的樂曲。

整齣戲的結構其實像是一尊拼貼的「怪獸」。導演在一開始,很「客氣」地揭示自己的創作意圖,又很「故意」地學廣播裡對觀眾的公告提醒(我認為這根本是一種作弊行為)。戲以喃喃自語的鋼琴音符開始,以烏克麗麗平靜自得的弦音結束,沒有謝幕。舞台兩側,配置著許多需要依照場景變換來使用的衣物與道具(我好像在哪裡寫過一模一樣的話);跟以往看戲習慣不同的是,創作者選擇以狹長的一邊,作為觀眾與演員之間的界限。絕大部份的時間,我們處在日光燈(場燈)的光照下,觀看演員呈現以下幾種類型的場景:例如默劇式的日常動作模擬、捷運移動、用不同大小類型的擴音器傳遞街頭模仿或新聞廣播的聲效、新聞播報和仿效、黃色小鴨與扮裝者身體的肌肉對照、隨性的民歌表演等等;有時候,像是在劇場裡實踐街頭運動,又像是在觀眾面前玩起內部人的同樂遊戲。其實,這些手法不算創新,但也不至於淪為濫調,只是在封閉的劇場空間裡,拋棄部份既有的劇場演出規則,我不禁要問:為什麼非得這麼拼貼?為什麼是這段加在這段之後?為什麼要重複使用過的剪貼手法?這只拼貼怪獸的結構,差點禁不起表演長度的挑戰。同樣的畫面,第一次出現的時候我已經明白了背後的指涉和訊息(例如擴音器),為什麼還需要出現、重複那麼多次?────是希望我們用欣賞音樂和編舞的習慣來體會嗎?

除非我認識這些演員,除非我對其中的情境有共鳴,除非我對畫面的意境和符號有主觀聯想的意願,否則我難以評斷這樣一個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演出的價值。在目前的條件下,我認為編導團隊還算能掌握拿捏的尺寸,但就是有氣無力、充滿感傷!──如果我不去在意戲裡戲外的藝術價值和意義的話。最弔詭的是,不知道能有多少觀眾理解,正因為是這樣一批「未成大器」、「表演失準」和童心未泯的演員,才能全然信任彼此,而有效完成這種導演手法下的作品。另一個值得重視的關鍵在於空間;我認為這樣的導演作品非常不適合在「其實精神上已經奄奄一息」的實驗劇場裡呈現。實驗劇場的前衛本質,在習以為常的機制操作下,早已佚失;我甚至多慮地以為,這個空間,多少扼殺了一些年輕導演的想像力──除非未來主事者能像當年配合表演工作坊的《等待果陀》,拆了劇院裡部份觀眾席。創作模式不斷在嘗試演變,那麼,製作和行銷模式是不是也同樣該應對調整?因此,創作者更必須要有對空間的自覺。

砸一把吉他不稀奇,再拒劇團的作品《美國夢工廠》、甚至搖滾樂的歷史上也有多起砸爛吉他的「表演」;《戀曲2010》連砸了五、六把,我想也不算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只不過,當我看見這幾位年輕人穿著不同顏色的透明雨衣,綁著不同標語的頭巾,以一種凝視抗爭的姿態站在觀眾前面,那時的氣氛真是令人心傷!固然劇場裡援引現實事件的符號,總是會顯得孱弱矯情,但我就是多愁善感地自覺,原來這一代年輕人心的傷,這麼重!而大人虧欠年輕人的,真的好多!

《戀曲2010》

演出|風格涉
時間|2014/05/17 19: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交錯豐富的日常生活切面和時張時縮的歌舞表演,匯集在這齣戲中,我已經不去疑惑:為什麼是這些?而是想知道:還有些什麼?我見識到風格涉一個勇敢的論定:時間到了事情就會發生,將會被記下而且即將要重現。(黃煌智)
5月
24
2014
當代的《戀曲2010》,是一群年輕人集體的夢幻劇。他們以身體和聲音的模擬,再現各種公眾的與私人的聲音、語言、姿態、角色,在分裂與重疊的遊戲之中,共同經歷強烈的悲歡。就像現場一次次活生生砸爛的五把吉他,情緒的強烈流露帶來一種無可取代的真實感,正是「後戲劇劇場」在表現主義殘骸中拓出的新領地。(鴻鴻)
5月
20
2014
臉痛在於必須承認大部分的我們,即使奮力做過些什麼發傳單、印貼紙、綁布條、躺坦克之類的抗爭活動(最後一項早就消失了),也不得不回歸那種維持生活秩序的小確幸,唱唱歌、跟朋友嬉鬧喇低賽、繼續被「環境音」給洗腦著。(魏于嘉)
5月
20
2014
2014的特色是,民眾終於又有了與政府對抗的自覺,筆者還是認為導演未能將其好好發揮,熱鬧與遊戲的場景,簡化的布條與符碼化的雨衣,就表演形式來說是很精彩的,但卻也都減弱了抗爭的力道。空有精彩的舞台表演,在內容上卻不知所云,依舊是可惜了。(蔡敏秀)
5月
20
2014
李銘宸將這些揚聲的工具做為「聲音引用」(quotable sound)的一環。種種聲音與語言的實驗拼貼,擴散出更多層次象徵意涵的聯結,讓這部包裝在綜藝小品糖衣背後的戲劇作品,咬下一口後,立即嚐到裡面深刻而濃郁的硬蕊。(葉根泉)
5月
19
2014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