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返還的日常《日常之歌》
5月
05
2015
日常之歌(創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96次瀏覽
吳岳霖(專案評論人)

金魚,甩著鮮紅的尾鰭,游,在傾斜的水平面下。透亮的玻璃魚缸,以45度角恰巧卡在那枯著枝葉的樹下。樹上,枯竭、毫無生機,小熊娃娃被垂吊於枝梢,沒發出半點聲響,看著屋裡的仨──時芬、母親、子青,進進出出、來來回回。母親在沉默間呢喃著:「我們都是有福報的人。」那麼,在崩解的生活狀態裡,福報是福?或是報∕爆呢?

創劇團的《日常之歌》,是編劇陳建成於第十六屆台北文學獎獲得首獎的作品。陳建成的幾部作品多取材自社會議題,像是《清洗》(獲得2010年台灣文學獎劇本金典獎,由南風劇團演出,改編為《新天使》)以2003年SARS爆發期間,和平醫院封院事件為題材、《日常之歌》發想自日本311大地震的福島核災,而即將演出的《解》則將日本東京秋葉原發生無差別殺人事件,加害人加藤智大的兩部自剖書《解》為題。作品環繞著社會事件、疾病、災難、死亡打轉,卻始終不直擊物質世界裡的外部狀態,製造出如災難片般的磅礡、政治劇的義正嚴詞,反而逆流入人的內心,重新建構潛伏於新聞播報畫面背後的人性、倫理與存在。特別是《日常之歌》這個作品,以「日常」為名,更著墨於三人於這個時間、這個空間裡的細瑣生活。

於是,整部《日常之歌》就像是生活片段的集合與重組,不斷切碎、又不停黏貼,在反覆交錯後,又繼續循環。當時芬與母親如往常般的祭拜父親,從塑膠袋裡拿出一個又一個的木瓜,兩人的對話、呢喃製造出日常生活裡的交集與失焦,甚至是記憶的錯亂與重置,追索著父親到底喜不喜歡吃木瓜,還是香瓜(不管時芬最後是否妥協,竟也隨性地以刀劃開木瓜,挖著吃)。而買木瓜這個場景也反覆地在整部作品裡出現,看似暗喻,又或充滿符號性,卻更刻意地讓整個故事失去焦點。在輕描淡寫間帶過的「不是事件」,沒意識到這種生活裡的詭譎規律與習慣,就像是母親慣於帶回小熊娃娃,並將它們掛到樹梢上。於是,這些有意無意的舉動,被暗示為生活,加以拼裝,反覆地播放音樂、聞到油漆味、聽到小孩的吵雜聲……,甚至是整部作品時不時的沉默。

但,這樣附著契訶夫(Аnton chekhov)氣味的戲劇結構,【1】時不時地將潛台詞埋藏於台詞之下,因此,演員說出口的,多半是瑣碎又不著重點的自言自語,無暇對話。造成的是,我們都明白編劇刻意地製造生活(縱使時不時地過度堆疊出了文學化的口吻,而抽離日常的步調),卻也漸漸稀釋了作為背景的「核災」。政治性淺薄【2】的結果,也模糊了整部作品可以被關注的核心,而陷入某種詮釋上的危機;同時,刻意地打造日常,卻絞入一種日常的枯索,難以化解整部作品被凝聚不散的沉悶氣質。縱使作品的最後,以時芬與母親大量的對白進行一種回望的解釋,「那群小孩在笑,而你卻面無表情地奔跑。他們當中有些頭皮腐爛,有些只有一隻眼睛,有些全身焦黑。他們把各種顏色的油漆潑到你身上,就像是空氣中無緣無故閃過鮮豔的放射光。」把原本暗藏在台詞間的「油漆」、「塗鴉」等符碼,準確地指向了「放射光」而拉進「核災」,卻似乎難以再轉化這個劇本所存在的位置。

當然,我也深刻認同編劇有意地拆解掉我們對於災難的單一解釋,在回歸生活步調的同時,進而不再囿限於《日常之歌》的命題方向。陳建成的筆調或許不具備高潮迭起的「戲劇性」,而更黏著了「抒情性」。因此,《日常之歌》並無意凸顯災難的可怕,反而是生活的艱難,也就是節目冊上的「一支獻給日常的輓歌,一則後福島時代的寓言」──真正的災難不是發生的當下,而是之後的「現在」與「未來」(也可能沒有了未來)。劇本在「演繹日常」與「重現生活」的結構下,有意無意地試圖「還給」這群遭遇災難的人,一個正常生活的可能。誠如陳建成自己所說的:「『歌』是一種對於元素的有意識編排,與日常的瑣碎看似相反,『日常之歌』大概就是指對日常重新編排賦形。」於是,戲裡刻意地「過度日常」,反而拉遠了與日常生活間的距離,反覆折射出的是:我們根本難以再回到正常。同時,也由於編劇的處理手法,而讓這個災難不僅限於「核災」,可能更擴及了所有日常生活所面對的破滅與存活間的拉扯。只是,到底怎麼還?不如別還了。

不過,相較於編劇刻意在寫實間製造物質世界的虛幻,具體呈現(從舞台設計到導演手法)似乎走著相反的軌跡,而打造出了一個抽離日常的畫面。像是斜放的魚缸、如倉庫般的家、掛滿熊娃娃與馬克杯的樹、倒在地上的電視、腐朽的木椅、掃也掃不乾淨的地板等,都超越現實的想像,而降低了日常性。當熊娃娃低垂的雙眼,凝望著這群人時,我們彷若無法在其中找到作為現實對照的角度。於是,《日常之歌》在舞台呈現上,竟也造成一種詭譎的拉扯感。特別是在三位演員過度悲觀的神情、過於拗口的低語間,這種「冷」反而造成可以被流動的情感凝結住,趨近平面。於是,具體演出反而無法還給劇本一個更透亮的演繹空間。

或許,我們都清楚了解「演繹日常」的難度,如同我們永遠不明白自己的生活到底是寫實、還是虛構。但《日常之歌》在這樣矛盾卻又糾結的詮釋間,其實也賦予了其意義:生命在走進某種曲折過後,怎麼再重新還給我們活著的「日常」。只是,當我們背負著日常的沉重,卻又得淡寫著日常的輕盈;日常才成為真正的苦難,不如,不要還給我。

註釋

1、 如劇評吳政翰所說,整體建構佈局頗有契訶夫劇作色彩,而兩種互斥力量並行所形成的,是距離,也是張力,更是戲劇所在。見吳政翰:〈不生不活的日常生活《日常之歌》〉,《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6039(瀏覽日期:2015.05.04)

2、 詳見林乃文:〈政治性淺弱的《日常之歌》〉,《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5901(瀏覽日期:2015.05.04)

《日常之歌》

演出|創劇團
時間|2015/04/09 19: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多位劇評人皆用「散文」和「接近詩化的語言」來描述,甚至質疑這種語言美學淡化政治批判,但他們恐怕並未意識到散落在劇本中的「詩意/失憶」話語其實是從核災倖存者口中採集到的話語標本。(辜炳達)
5月
13
2015
劇中悲感,當是來自於人物亟欲逃脫悲劇而無能為力的苦。甚至,全劇詮釋目標,不該是日常的輕,而是生活。輕,只是努力生活過程中隨之而來的附加作用。 (吳政翰)
4月
30
2015
劇本的輕描淡寫確實透過時間的累積呈現戲劇感,但導演仍需耗力將觀者拉回當下的劇場性,倘若就劇本與導演的施力方法而論,確實在處理上容易陷入兩難。(邱書凱)
4月
29
2015
在這幅日常圖景中,災害一開始就被定位為記憶,閃爍在話語的隙縫間,只能用幽微的感性去捕捉,不許辯證,不被體現。既嗅不出社會大環境因此產生的任何變化,也看不見個人肢體因此留下的傷後印記。(林乃文)
4月
24
2015
種種物件營拼湊「末世後」的荒涼與疏離感。但當戲開演,演員的專注力大多投注在「悲傷」的重現。災難所遺留下來的種子就是悲傷嗎? (張敦智)
4月
21
2015
重大災害創傷症候群,與刻意營造的日常生活瑣碎的即景並置,卻相互扞格,撿選出來的生活片斷,也只呈現斷面的結果,觀眾無從建立投射於角色的情感,對於她們承受核災有形/無形的苦痛,也無法感受。( 葉根泉)
4月
20
2015
以此試想,全程都在旅社內移動的觀眾們,於這次的觀演過程,除了迎來角色扮演和情節推動等部分,如果在表演文本的空間動線、戲劇調度,能有些場面或節奏的設計,或可讓觀眾對於現場的實體環境、視聽氛圍等,獲得更多關注甚且欣賞、凝視、呼吸的時刻
11月
22
2024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