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神病理考現學《空氣人形》
11月
11
2015
空氣人形(梗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07次瀏覽
紀慧玲(2015年度駐站評論人)

《空氣人形》這齣戲如果脫去紹興社區的地理與人文脈絡,單就充氣娃娃魂體如何剝離與自主,那就是隱喻人與形,人形偶換喻為真實的人,不甘空洞化而寧願有情有欲,即使成為皮囊。但在未曾解讀到編創者(編導莊郁芳)引用電影《空氣人形》(是枝裕和導演)靈感轉換而來的敘事,從(戲)一開始,被導覽者導入紹興社區這個「陷落的所在」(導覽語),整齣戲鑲填進入這處畸零、斑離、剝解,混同著垃圾的空間氣味與歷史情境,《空氣人形》就不再只是一齣關於性玩具自我辯證的心理思路,而是關於一座城市,回收與毀棄,華麗與悲傷,永恆與失落的寓言。

很難想像繁華大都市如台北,竟還有如許窄仄如香港劏房,雜遝擠迫比公館寶藏巖更嚴峻的人的住所。就在相鄰中正紀念堂巍峨大廟不及百米處,紹興社區原是二戰後來台軍民安置的其中一處,正如中正紀念堂偌大基地及其腹地原也是眷區、矮房,包括現在的國家圖書館一帶,都是低矮錯落的日式建築及其後不斷蔓生的「違建」。一九七五年中正紀念堂基地開始清理,鄰近地貌也漸次更新,殘留的紹興社區終於於2010年也因台灣大學意欲索回而面臨拆遷,甚至被控占地賠償噩運。組成自救會的居民團結一致,每週召開定期里民會議,爭取與台大校方協商安置方案,台大「紹興學程」等學術、師生社團協助參與爭取居住權利與中介、社區中繼營造計畫:就在毗鄰仁愛路一隅,昂然挺立的大芒果樹下,一處都市農園盎然抽綠,整飭模樣就像日常所見營建廠商暫時認養的路邊示範園圃,但它的內涵非為美化,它支撐著社區「共耕、共煮、共食」的可能,形象化地,將廢棄所在,轉換為生產場所──亦即,被進步城市文明遺棄的舊的軌跡與處所,經由人的堅持,沒有被放棄的可能。

但紹興社區的生命扭曲一如泥鰻狀的堂弄,層層疊疊補綴著貨櫃鐵皮權充牆面、屋瓦、圍籬、增建的百納布般補丁住戶,數十年轉手出入,如今社區老邁凋零,近三成老人、弱勢者,加上作為台北市清潔隊回收與集中場址,不少居民也以回收工作維生,社區裡垃圾長物非常多,家家戶戶挨挨擠擠,生活空間漫溢至室外,物與人的借位還要加上時不時可見台大校方貼於牆上的警語:本基地及房屋皆為台灣大學所管理,請勿擅自占用或破壞,違者…。公然的,另一場更強勢的空間爭奪與宣示大喇喇進行著。

被垃圾與雜生的屋宇狀況包裹著,演員禤思敏一身塑料,花布連襟吊帶洋裝,拖著娃娃拖車,內裡塞著幾只布偶,僵直地走近前來。眼神單一,無視觀者(眾)的存在,停佇於回收場門口,微探屈身,旋又走開,繼續拖沓著,翻弄路口垃圾堆,停,止,然後消失於大馬路一側。「演出」的現身,打斷了進行中的導覽,她像是「活」起來的垃圾──頭上戴著塑膠袋紮成的婚紗頭罩,以及身上的肉色塑布連身裝,以及,娃娃樣可愛的容妝、假髮。行走著,帶著不合時宜的被棄置復復活的幽靈美感,穿梭於這處同樣被城市文明遺棄的角落。她刺著了我們的痛處:被遺棄者的漂零與尊嚴,而彼此,視若無睹。

隨後「演出」進行於都市農園,觀眾聆聽著導覽,陳偉發、劉子斌、馮國基三人自若地坐在仁愛路人行椅上,奏著遊牧民謠風旋律。背對著觀眾,十公尺外的距離,田園風硬生生置入這塊高級地段與違建社區接壤的畸零殘地。同樣的不合時宜,一如菜圃儘管修葺的方方整整,綠色鐵皮牆上「本基地及房屋皆為台灣大學所管理,請勿擅自占用或破壞,違者…」的警語與流淌溢出的垃圾,從未消失於眼前。

第三段「演出」觀眾被引導進入一處廢屋,雜物、垃圾、破舊沙發、桌椅、日常用品,似久無人居。禤思敏進來,先是將一直拿在手上的草葉「種」在垃圾桶裡,擰起破毛巾澆水,然後(依舊拖著僵直身子)將娃娃拖車裡的布偶放到沙發(觀眾區)旁的茶几上。然後,彷彿想起了什麼,她踩上樓梯,到觀眾頭上的二樓隔層,刷刷刷滾動著不知什麼,俐落地寫著什麼,下得樓時,花布連襟脫去了,剩下塑布,此時她真正像個充氣娃娃了。隨後她將一套男性衣物放妥於大皮椅上,依偎地愛撫;又至門外將一個鐵鳥籠拿入,填塞許多垃圾,將茶几上的布偶也拿下,試著也塞進籠內;拿起一個吃剩的便當倒入大碗,大口大口扒著吃;油膩膩中,有點欣喜若狂地,她開始踢弄屋內的垃圾,匡當當,配著先前按開的CD音樂,精靈狂舞,魂魄附身。最後,她拔掉塑布的一個吹氣孔罩,萎頓的,慢慢躺回床上,蜷曲著,抽搐著,狀至安靜,成為一只皮囊。此時屋內聖誕燈大作,三名樂手輕快旋律在屋外響起,黝黑中明明滅滅,觀眾這才聽見門外有鎖孔被鑰匙轉動的聲音──原來,觀眾是被鎖在屋內的,沒有自由,卻安適於眼前的自在;無法行動,觀賞(他人)日常歡娛,卻不知被置入險境,已無出路。

皮囊已涸,門外天光大開,走離堆散著垃圾的社區走道,大馬路敞寬闊朗,文明城市再度顯像於眼前。但不知為何,黝黑與悲傷於身後飄忽不去,不太敢回頭,怕那幽靈、那只皮囊、那些活著的垃圾,會迎面襲來,滲著菜渣唾水,將我們的鼻眼口淹沒。

是的,不是看不見就不存在,不是僵直生硬就不能行動。「空氣人形」可以解釋為存在周遭如空氣般無感,如人形般空洞,如城市文明建設底下被壓迫為藏污納垢眼不見為淨的違建聚落,當城市興起時──如同人的性欲高漲時──為生存而攢生的必要,空間與土地儘可予求予奪,當城市建設完成──如同性欲發洩過後──昔日開拓者淪為皮囊與垃圾走上被棄鄙之路而得意者逞快無情,留棄歷史於不顧。《空氣人形》不單只是性與個體的宣言,不是人與非人的證詞,它是城市的隱喻,存在於城市肌理脈絡裡,屬於城市(人)精神枯荒、靈性乾涸、道德娼偽、行動困鎖的地質考現學。它讓我們發現,我們成為文明其實才一眼之瞬,卻忘了城市的偉大乃因人的起建,在時間與空間疊層裡,曾有雜遝的身影記載著生活軌跡,曾有真實的呼吸養育了城市的身體。遺忘過去無疑失智,空有軀殼卻失落靈魄,遠遠不如一個充氣娃娃,她可以決定自己的生與死,而城市人,被反鎖於閉鎖的擁促空間,如籠中布偶,才是玩物一枚。

《空氣人形》將一則性玩物的寓言置放於城市空間,放大了格局,而其細節之操作細膩動人,燈光、空間、音響音樂及表演,都讓人為之動容。引用並延伸莊郁芳寫於節目冊的話,她(紹興社區及所有同樣被迫遷者),是一個出清貨──便宜、堪用,但她也嚮往一個浪漫的婚禮;她不讓人再玩弄,她要成為一個有靈的活人,有尊嚴的,活著。

《空氣人形》

演出|梗劇場
時間|2015/11/08 16:00
地點|台北市紹興社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
從四季風土節氣發動的表演文本,進入了童年的回憶,收尾落在劇中主人翁有感成長敘事的疑惑與追求:「什麼樣的果子才是最好的果子?」「妳就是妳自己。」「我就是我自己?這樣就可以去冒險了嗎?」雖然,這樣的感悟,帶著正向的能量、溫暖的鼓勵,不過,前半場所展開的土地連結或家族回憶,予人期望更多的開展,到此戛然中斷,讓人若有所失。抑或是換個角度解讀,從家族淵源到個人成長,恰足以引動聯想人生的終極問題: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我們是誰?因此,即使觀賞結束的時候,我們是無法知道真正答案的,一如生命的腳本總是無法預知未來禍福,必須自行邁開腳步前進,才能揭曉謎底吧。
3月
05
2024
導演的場面調度,展現對文本的極大尊重與自我節制,以簡潔的手法,讓演員的身體與聲音在幾乎空無一物(除了必要的桌椅和視覺焦點的紙捲),但有強烈設計感的劇場空間中,自然而平靜地流動,有效地發揮文字內涵的戲劇性與抒情性(lyricism),貼切呼應作品主題。自屋頂平滑地斜掛而下,位在舞台中心的特殊材質「泰維克」紙捲,雖是舞台視覺焦點,但並不會轉移或妨礙我們的觀看、聆聽,而更像是舞台上的第N個角色(文學作家、Bella的一夜情對象),與戲劇文本平行互文的其他文本(創意寫作課程指定閱讀),或者角色生命情境的隱喻(Bella自殺的嘗試),最終更成為角色個人生命的寄託:Bella的最後一段獨白,全場靜默無聲,以投影呈現在紙捲上,我們彷彿隨著她的引領,翻著書頁,讀著她為Christopher寫下的悼詞,沉靜地聆聽著她——或許還有我們自己——內在的聲音。
3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