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保人,人保戲,魚水相幫《信》
9月
06
2016
信(高雄春天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888次瀏覽
謝筱玫(特約評論人)

話說烏雪國內戰之後,一條國界硬生生切開兩地:水雲國與山南國各自為政,並嚴禁兩國百姓交通往來,不知拆散多少家庭。(如此時空設定令人聯想到兩岸/冷戰的環境)。求「財」若渴的失意商人言子韋(陳昭香飾),在一次誤打誤撞、鋌而走險的越界傳信任務中嘗到甜頭,也嗅到商機,從此展開了「魚雁國際交流中心」的業務,在人面廣的熱心勇伯(陳進興飾)協助之下,一面打點通路,一面低調躲避查緝,代兩邊人民傳遞書簡,生意蒸蒸日上。又因為偷看書信,而對癡心寫信給情郎的客戶白小姐(孫詩雯飾)產生移情,在得知其情郎柳公子病亡之後,不忍佳人心傷,權充柳郎與她通信。

荒謬的時局與惡法造成「家書抵萬金」的人倫悲哀。言子韋施行賄賂打通關節,並從中獲利,(部分形象令人聯想到布雷希特筆下靠戰爭國難謀生的勇氣媽媽)。他有著一種市井之人的機巧算計與精明玲瓏,在這樣的小奸之上,編劇讓他的心中自有一把尺,於是他的地下營利事業,也順道成了公益事業,不時免費替困苦之人送信、幫忙夾帶流離失所的孤兒至彼岸依親。在他終於東窗事發被捕,甚至即將被處決時,許多人夾道相送,爭相向他致謝。言子韋赫然發現自己許多無心之舉,竟令人們感念不忘,成了他人生命中的貴人──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在做對的事情,其實就默默地產生一種善的循環。

劉建幗才氣縱橫,她的劇本故事往往不落俗套,而她的編劇技巧,在這齣戲益發純熟。此劇充滿現代意識,放在一個古典的時空脈絡中卻也自然無礙。更可貴的是,她說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其間也有一些她想討論的「道理」,但卻絲毫無斧鑿痕跡,讓人可以輕鬆地看戲又回味再三。言子韋對素未謀面的伊人產生無限想像,並樂在通信之中,豈非今昔常見之網友/筆友現象?子韋想像的白小姐溫柔婉約、美好嫻靜,然真實的白小姐卻直爽豪邁、不拘小節,現實與完美情人的落差產生不少趣味。另外,子韋的拜把兄弟平將軍(陳麗巧飾)奉公守法、剛正不阿,一絲不苟的個性與主角恰成對比,(兩人談判決裂時的服色也是一黑一白)。平將軍相信律法,不去質疑體制與法律也可能有其不正當不合理之處,最後改朝換代,遊戲規則倏忽變更,平將軍竟成了被拘捕的對象,體制的擁戴者變成體制的犧牲者,實是莫大諷刺。

看完《信》,與同行的友人皆有一秒變昭香粉絲的激動與悸動。且不說陳昭香的聲音清亮,穿透力感染力十足,這齣戲對言子韋的刻劃飽滿立體,讓陳昭香的魅力與本事可以盡情揮灑,她把這角色演得活靈活現,將這個有點自私、腦筋動得快、一心想賺錢的商人演得惹人喜愛,情緒的表達與轉換很細膩,例如偷看喜歡的人(寫給別人)的信,臉上的微笑,耐人尋味。不禁想到,戲曲劇本的創新改革,似乎還是要回歸到角色的塑造,唯有角色的形象飽滿,演員才有發揮的空間,整齣戲才有打動人心的力量。此劇正是戲保人,人保戲(主要的角色都有亮眼的演出),相互成就,魚水相幫,讓人拍案叫絕,看得過癮。

《信》

演出|明華園天字戲劇團
時間|2016/09/04 14:30
地點|台北市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世代不同的經典定義──純文字書籍轉變成影視、漫畫、電玩等圖像為主,影響創作取材,好處是觀眾容易理解有共鳴,卻難免流於輕易。(陳韻妃)
10月
07
2016
劇本語言風格的不統一,這個問題在上半場較為明顯,唱詞使用較為文言、甚至有些晦澀的詞,說白則帶有心靈雞湯似的現代語言,唱詞和說白本身也呈現一種「雙身」的狀態。
7月
14
2025
這類「自述身世」戲曲作品之所以會在臺灣流行,一方面迎合了觀眾對於戲曲圈的好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戲曲界想透過自己的生命故事,向觀眾訴說自身存在的意義與困境
7月
14
2025
《神木之心》從劇團所在地嘉義發生的故事為發想,編劇沈婉婷不過度聚焦政治受難者的悽慘遭遇,筆者認為編劇反而藉由高一生述說台灣人在歷史上的處境與編劇對於歷史的詮釋。
7月
14
2025
或許我們應問:當歌仔戲的身體不再只為忠孝節義服務,而開始述說未竟的愛與多元的倫理關係時,是否正是其與當代觀眾建立新聯繫的契機?是否意味著戲曲的未來,不在於回望,而在於那道由身體開啟、正在持續生成中的裂縫?
7月
11
2025
《文武天香》重演版和首演版所呈現的落差,或許出自換角;但版本差異讓演員與作品、行當與人物、技藝與情感等繁複美學辯證浮上檯面。真正叩問的,或許是觀眾心中的戲曲美學尺度。
7月
11
2025
時空交疊的當代戲曲作品並不少見,要如何讓觀眾理解,端看主創團隊的手法與功力。但《新新》在這方面明顯不足,三段時空的轉換缺乏合理的解釋。
7月
07
2025
編劇在整齣戲中跨越八世紀的唐代、1930年代的大稻埕以及2025年信義區等三處時空,企圖改變對客家的想像。這齣古今對話的《新新》似乎開展出客家戲曲新興的可能性與思考。
7月
04
2025
《幽戀牡丹》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達到了優秀當代戲曲作品的水準。小而美的製作規模,非常適合四處巡演。對筆者而言,這齣戲更是開拓了對薪傳歌仔戲劇團的想像。
7月
0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