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表演的發生流動且隨機,並不受限於空間配置。故事於行進間,不斷在樂團、演員、觀眾的身分轉變裡產生新的語言關係與劇場行為,從舞台到觀眾席都變成是故事述說、戲劇發生的場域,一起完成《《!》孵一個夢》。(吳岳霖)
4月
12
2018
豬探長的辦案一直找出線索,重覆許多次的「為什麼」,加強可疑懸疑的效果,引導觀眾對於事實的求證。劇中情節結合生活中的社會案件,發人深省其背後的教育意涵。(練雯琳)
10月
28
2017
陳昭香的聲音清亮,穿透力感染力十足,這齣戲對言子韋的刻劃飽滿立體,讓陳昭香的魅力與本事可以盡情揮灑。戲曲劇本的創新改革,似乎還是要回歸到角色的塑造,唯有角色的形象飽滿,演員才有發揮的空間。(謝筱玫)
9月
06
2016
雖以京、崑交會相互銜接,卻缺乏整體戲劇之連貫性,若觀單場結構,單一角色、內容及形式,實為甚好,但綜觀全劇,筆者以為,京崑轉換的構思、角色的安排及詮釋,以及整體結構的呈現,皆為可加以思考之處。(李佳騏)
7月
20
2016
當今劇場界無不崇尚多媒體、3D效果、後設或是參與效果之際,春河劇團的再出發選擇了扎扎實實的表演,沒有奇巧的舞台效果,反而讓人目不轉睛地聚焦在演員的身體儀表與口條情緒,某種「傳統」的劇場親切感,讓尋找「前世」表演記憶的觀眾很安心、很放心。(汪俊彥)
7月
04
2016
展現的表演格是模仿與崔苔菁同世代的高凌風,怪異聳動的造型,有點無厘頭的歌詞,加上浮誇的肢體,請問這也是要為給我們兒童觀眾的嗎﹖這些歌曲雖然曾經轟動流行一時,但放在兒童劇裡簡直是摧毀了兒童劇該建構的美感價值。(謝鴻文)
6月
14
2016
人聲合唱上的比重稍有偏頗,在旋律整體呈現上的完整性較為可惜,但值得一提的部分是,整齣戲劇在人聲音樂呈現中保有濃厚原住民傳統音樂的節奏感以及旋律性,使之依然不失其原住民傳統文化特色,令人回味再三。 (蘇家榆)
5月
24
2016
《天祭》的劇本結合了鄒族的塔山神話與莎翁名作《仲夏夜之夢》,這樣的構想確實為劇本帶來了活力十足的新鮮感,卻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無法忽視的矛盾與不諧和。 (蔡孟凱)
5月
20
2016
看似延續原著討論愛情的概念,有意去批評社會中的真相,卻也在浪漫愛情裡被掩蓋,真正推動情節與內涵的竟變成瓊瑤式的情愛糾葛,所謂被揭露的真相早已蕩然無存,也不被記憶。(吳岳霖)
11月
24
2015
以戲曲型態為出發的表演特質,激盪起文本字裡行間富饒的音樂性,不只聽覺上,也是視覺上。雖然已非完全京劇,但演出中仍不時感覺到京劇餘韻,自然地融入表演中。(吳政翰)
7月
17
2015
《等待果陀》近乎是當代傳奇劇場的創作中與原著達到最多溝通的作品。從一些細微的表演動作裡,可以清楚地看到金士傑的痕跡,包含情感於動作節奏的強弱拿捏等,特別是怎麼去解讀貝克特文本所刻劃的深度,達到「悲喜劇」的質地,而不侷限於自我的理解迴圈。這不只是成功詮釋,同時也成為如何再度進出經典文本的可能。(吳岳霖)
7月
14
2015
看似用來打發時間的大量(有意義與無意義的)台詞堆疊,轉化成舞台上豐富的行動:唱歌、念白、跳舞、體操、雜耍,把唱唸做打全用上了。這突顯了哭哭啼啼的依存關係與行動能力,原來在看似只剩等待的過程中,竟然可以挹注如此的生產性。(汪俊彥)
7月
13
2015
即使敘事的角度還在男性的嘴唇間,女性卻已然溢出他們能夠操弄的範圍,而在回憶當中掌控主角的人生意義。(湯欣曄)
8月
11
2014
編舞家反覆提到編創的「搞不定」,不確定地等待,等待不確定性,卻一再顯出其中鑿刻設定的痕跡,失去了初次在「跨藝計畫」所可能呈現的即興意涵,更遑論如康寧漢對於作品機遇的深刻思考和呈現。(李時雍)
4月
04
2013
鴻鴻  
精簡的燈光、彷彿來自遠方的甜美香頌和歌謠,為整齣戲添加蒼涼意味。雖然仍有語言隔閡,但這個演出幫我們讀懂了原作的關鍵意涵,並超越了60年前的劇場觀念,以精彩的「現場性」凸顯了當代劇場的魅力。(鴻鴻)
8月
06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