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唱的記憶《阿香的繪葉書》
10月
03
2016
阿香的繪葉書(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50次瀏覽
王威智(社會人士)

《阿香的繪葉書》結合演唱會與劇場的演出,喚醒民眾關於戶外同樂的記憶,那夏夜三五成群至公園乘涼餵蚊子,時不時還傳來小孩淒厲哭聲的有趣體驗。

故事以阿香的告別式,亦是她餐廳的最後一晚開場。她的兒子南生、孫子國暉為她辦了個歡送會,請了樂團來唱歌。隨後國暉在整理阿香遺物時,卻發現一疊寄給阿香的明信片(繪葉書/エハガキ)上,署名不是阿香唯一談過戀愛的外公。由此,國暉展開一連串由屏東到臺北,再至臺灣各地的日本時代旅程。陪伴國暉旅程的則是他的年輕祖母阿香……。

乍看之下,劇本其實極為鬆散與隨興。國暉莫名地展開了時空穿越;一般在電影中會被大做文章的「時差」問題,則彷若不存在,國暉自然地融入歷史時空,日語、華語與台語完全沒有溝通問題,更與年輕阿香成為好旅伴。劇末,阿香的秘密戀情亦是重重提起,輕輕放下,解謎無關緊要。

然而,種種不合理以現場大多數觀眾的反應來看,同樣不重要。要求劇情的邏輯與合理,背後的西方現代戲劇視角根本上不適合本劇。

在以貨櫃佈置成的舞台上,陳昇與新寶島康樂隊以自己真實身分前來阿香的「餐廳」此假想空間演唱時,事實上已經為本劇虛實交錯的主弦律定調。戶外觀賞的現實觀眾,同時亦是阿香告別式的參與者,是日本時代哥倫比亞唱片公司新曲發表的聽眾,也是戲院觀眾。國暉時空之旅帶出了傳統戲曲「事隨人走」的美學思維。演出不為故事合理,而是聚焦於人的情感上。人在,戲就在;情真,戲就不假。

也就是說,《阿香的繪葉書》演出是為觀眾召喚日常生活不容易見到的景觀,由國暉擔任臺灣懷舊的導演,搭配以投影變換場景的舞台,由較為人知的古早小吃店為旅程啟點,再轉移置至戲曲的舞刀耍棍、默片的電影辯士等相對冷門題材的模擬。展演不為故事,而為景觀,因此默片演出需要搬至舞台的第二層,藝旦的演出需要幕前獨唱,以確保演出景觀能填滿觀眾的感官。展演不只為景觀,更為歌曲。陳昇與新寶島康樂隊不時插入,完全無關時空更迭的歌曲演出負起串聯全劇的任務,誘使觀眾沈醉在自身關於陳昇與歌的回憶和感情中。

這般幻覺是劇場的怠惰?還是對於陳昇無止盡的崇拜?或許兩者皆非。

《阿香的繪葉書》演出以「死亡」開場,以構建的回憶與現場live演唱串場,再以眾人與陳昇同唱《愛你一萬年》結束。歷史記憶與當下體驗在展演中同時建構,死亡與歡樂則經由劇場景觀產生共時性。此劇場無法製造出洗滌一切的儀式空間,讓觀者能傾倒內心黑暗重獲自我;亦不能成為讓參與者忘卻一切煩惱的嘉年華。其戲劇結構的「漏洞」事實上正好折射出訴說臺灣歷史記憶之困難。臺灣之混雜既成為戲劇景觀的源頭,亦是逃逸的方向。《阿香的繪葉書》成為以演唱為核心的「鑑賞會」,使觀眾以置身脈絡之外的視角來欣賞臺灣,重要的唯有當下。展演的現時性變成單一的敘事,將歷史、記憶披以當下的外衣──陳昇與新寶島康樂隊。戶外演出更加強了現時的渲染力,圍繞著陳昇,小小的劇場情感共同體油然而生。

是的,舞台上,陳昇與新寶島康樂隊很棒;劇場內,臺灣的鄉愁反而更深了。

《阿香的繪葉書》

演出|動見体、陳昇與新寶島康樂隊
時間|2016/10/01 19:30
地點|高雄岡山文化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除了一般的戲劇情境、口述說書,還有由劇中人物模擬默片電影中的音畫分離,演員執行動作,同時配上一邊的旁白敘事者,一人以情感豐沛的聲音,切換於男女聲道之間。更重要的,還有音樂。(吳政翰)
9月
22
2016
在多語交織的日常音景中,理應有著不同語言各自獨特的抑揚頓挫、節奏起伏,呈現豐富而繁雜的聲音想像;可惜高度仰賴聲音敘事的《乘著未知漂流去》,最終也如其語言策略般趨向穩定單一,陷入固定頻率的迴圈。
7月
03
2025
這個提問,既讓華英真正地踏上了娜拉的離家之路,重新組織了讓妍青得以登台的新家庭;卻也讓這部作品從自歷史與性別結合起來的雙重議題中,找到快速又簡便的脫身之道
7月
03
2025
這齣戲,潛在著對戰爭的譴責,因為潛在,所以深刻地內化了戰爭難民的人道關切;然則,進一步呢?如何探究戰爭何以發生?並從民眾的觀點出發,追問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以後,將何去何從?
7月
01
2025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