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琴獨白《魏靖儀.全本易沙意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
12月
22
2017
魏靖儀(林仁斌 攝,鵬博藝術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75次瀏覽
劉馬利(專案評論人)

無伴奏小提琴作品,一向是所有小提琴家的試金石,在單一的樂器演繹下,必須面面俱到,易沙意(Eugene Ysaye, 1858-1931)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Violin Sonatas)更是小提琴家們的必備曲目,兼具豐富的音色與複雜的技巧,挑戰演奏的極限,演奏家的功力立即見真章。

而在這六首奏鳴曲,易沙意回歸早期的素歌風格及複音音樂,為了表現小提琴聲響上所有的可能性,捨棄傳統的調性模式,甚至以靠近琴橋的運弓方式(Sul Ponticello),挑戰同時拉奏四個音符以上的和絃等等,從弓法、和聲變化,到琶音、撥奏到加入嘖嘖稱奇的變奏,讓音樂不只是炫技,也強化了樂曲的結構性。當初易沙意就是將此六首曲子分別題獻給六位小提琴名家,樂曲的難度更是不在話下。

魏靖儀,這位年僅23歲出生於台南的小提琴家,在2015年伊麗莎白女王國際音樂比賽(Queen Elisabeth Competition)的優異表現,引起國際樂壇的注目。而這個比賽就是由易沙意所發想,比利時伊麗莎白女王繼承他的遺願,成為每年固定舉辦的音樂比賽【1】。此次選擇挑戰易沙意最具代表性的全本《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向大師致敬並表達感激之情不言而喻。

整場音樂會的表現令人驚喜,足以看出一位年輕演奏家的藝術理想及技術精湛。在第三及第六首單樂章的樂曲中,揮灑出幻想風格的自由性,相當精彩。這六首作品中易沙意使用豐富多變的手法表現音樂線條,常常將主題包藏在快速音群中,或是放在塊狀和弦裡,也大量採用大跳音程,除了考驗演奏家把位及運弓的精準,也挑戰詮釋上的啟發性。魏靖儀的表現猶如直搗黃龍般的冒險犯難,充滿張力,絕無冷場。

對於易沙意在樂譜上的指示,魏靖儀更是以弓絃「身體力行」。譬如說A小調第二首的第三樂章的〈神怒之日〉(Dies Irae)的主題與五段變奏,他以撥奏重現〈神怒之日〉主題後,將第一段變奏的旋律線演奏到清澈透明,的確呼應了早期音樂的素歌風格,也實踐了作曲家在譜上的標示「甜美而簡單」(dolce e semplice);在第二變奏的持續低音,右手運弓重量比例拿捏得宜,著實表現出十六世紀風笛(Musette)的音色;到了第四樂章〈復仇的女神〉(Les Furies),更是「乘勝追擊」地表現狂暴的快板,施展大幅度的跨奏及跳進,力度的誇張變化達到石破天驚的效果。

e小調第四首是題獻給克萊斯勒,在魏靖儀的詮釋下,呈現出模仿克萊斯勒右手撥奏、左手揉絃的技巧所產生出的豐富音色,此曲更是挑戰小提琴的技巧,尤其在終樂章的無窮動,如同克萊斯勒《前奏曲與快板》(Preludium und Allegro)的風格,用快速音群接入雙音,在他的流暢演奏下,一體成形,竟無工匠鑿斧之痕。

這的確是難度頗高的曲目。譬如說第一首g小調第一號的作品中,從第一個垂直和弦開始,聽到沉穩莊嚴的緩板,連續三度及六度的和聲在調性與調式間的遊移,盡是複雜的結構及艱澀的技巧。魏靖儀在一開始有些高把位右手運弓的穩定度的確令人捏一小把冷汗,但進入到第二樂章的小賦格曲,樂句之間的互動層次分明,在連續三度及六度的和聲進行,遊刃有餘的表現出紮實的演奏技巧。

現場的觀眾席並非高朋滿座,但皆為內行看門道之士。喜見魏靖儀在獲得多項大獎肯定後仍努力不懈的精進自己的演奏技巧,當這六首經典作品能掌握得宜時,演奏的視野也隨之寬廣,筆者更樂觀其成這位新生代小提琴家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註釋

1、比賽包含了四個項目:小提琴 (從1937年開始) 、鋼琴(從1938年開始)、聲樂、作曲 (1953-2012)、大提琴 (從2017開始),每個項目四年舉辦一次。

《魏靖儀.全本易沙意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

演出|魏靖儀
時間|2017/12/17 14:30
地點|國家演奏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
古典音樂的結構雖然嚴謹,但演奏時卻充滿了靈活性。室內樂除了展現個人特質與炫技感的同時,又可與夥伴享受直達內心深處的親密感,在舞台上發揮一加一遠超過二的力量。與慕特演奏完三首安可曲,面對聽眾飢渴的呼喊,歐爾吉斯便邁開雙腿──伸手將琴蓋給關了。
3月
2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