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傳統」的一種方式《第三弦(三の糸)》
3月
07
2018
第三弦(耀演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65次瀏覽
林立雄(專案評論人)

該如何看待「傳統」?或者,該如何藉由戲劇觀看「傳統」?或許,我們在討論「傳統」的時候該好好面對的第一個問題是--什麼是「傳統」?就臺灣的我們來說,或許會因為政治認同而認為「中國文化」並不屬於臺灣的「傳統」,但又常常處於無法割除歷史、文化、學習背景的尷尬狀態,面對這樣的「認同障礙」,大多數的人們可能會選擇逃避,或者是刻意排除忽視。但,或許我們都不能忽略的一件事情是,今天我們所做的、所說的、所寫的,它們的過去,都是有其歷史發展脈絡的。歷史是死的,當下卻是流動的,當然「傳統」也會因為時間而產生改變,那麼,我們何需刻意排除、忽視?而不理解它的存在,試圖擁抱它,甚至藉由它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傳統」呢?

談了落落長的「傳統」,還有非常多問題是可以被接續著討論的,特別是那些被包納在某一群體之下,被迫接受、認同「傳統」的人們,他們如何面對、因應,同樣是一門值得思考課題。回到52PRO(ゴツプロ)的《第三弦(三の糸)》來討論,這部作品即可以被視為一種觀看、理解、檢討「傳統」的方式。《第三弦》講述「輕津三味線萬澤流」的故事,劇情從四位綽號為「嫉妒」、「強推」、「沒膽」、「沒責任」的四位大叔(精靈)的爭鬧開始,他們身著流行服裝、使用智慧型手機、喝星巴克咖啡,鬧鬧吵吵的楔子讓人有些摸不清頭緒,直到第七代傳人萬澤壽太郎(佐藤正和飾)帶著六代目萬澤隼吾(浜谷康幸飾)與弟子栗山勘治(塚原大助飾)來到萬澤流的神山,在別無他人的深山他們聽見了三味線的聲音,並遇見四位大叔,才一一地揭露「輕津三味線萬澤流」在傳承上的種種困難與考驗,四位大叔綽號的命名意義也敘事過程中被一一解答。

在這部作品當中,「嫉妒」、「強推」、「沒膽」、「沒責任」四位大叔,正好能夠代表「輕津三味線萬澤流」在傳承過程中,各代傳人所遭遇的種種困難與無奈,有嫉妒他人實力者、有不願接受而強推他人者、有害怕承擔者、有不願承擔者。然而,面對「傳統」,誰本就應該傳承?又,是誰該接下傳承呢?這部作品並非通篇辯證,而是從四位大叔與第七代傳人的自我揭露中看見「萬澤流」在傳承上遭遇的種種困境,比如同姓、男性才得以繼承流派等問題。劇中的傳承問題能夠延伸至各地的文化傳承,將此狀況與當下的台灣進行對照不免同樣讓人慨歎,文化傳承的本意應該是將前人創造的精緻與美好流傳,為何總得因為人、因為政治而生發出種種的問題,進而陷入推託、沒膽、沒責任的漩渦裡頭呢?52PRO(ゴツプロ)似乎試圖在這部作品中思考這個問題。

52PRO(ゴツプロ)用了自己最擅長的「劇場」,思考、反省日本的「傳統」以及其中之「傳承制度」。劇中深刻地點出了傳承的種種障礙,以及人作為個體時,面對大群體、大傳統時的掙扎與無奈。劇中並不否認「傳統」的重要性,甚至在劇中展現了萬澤流傳人們在面對「傳統」時種種謹慎、嚴格的精神,不過,「傳承」真的別無他法?只能男性?只能同姓?只能父傳子嗎?從劇中第七代傳人領著弟子栗山勘治登山的那刻,52PRO(ゴツプロ)似乎就隱隱地告訴觀眾,傳承不見得只能傳遞給自己的家人,更重要的是,有沒有人熱愛這份「傳統」,且願意將這個一文化持續地傳承下去,或許,這才是對待「傳統」最好的方式。

這部作品幾乎可以說是「輕津三味線萬澤流」的歷史,更是作為日本人的52PRO(ゴツプロ)面對自身文化、傳統及傳承問題的沉痛告白,但劇情中趣味的設定與對話卻又不讓整齣戲像演繹歷史那般枯燥乏味,特別是演員們的能量飽滿、協調,進入嚴肅對話的前後穿插著搞笑、浮誇的科諢,讓觀眾在冷熱調劑中可以保有彈性,在笑鬧與嚴肅中思考。除此之外,我們亦能夠在劇中感受「當代符號」與「傳統文化」的矛盾,如前文所提及之萬澤流聖山上的大叔精靈如何使用智慧型手機、Apps,又在劇中談論,甚至演奏著代表「傳統」的三味線,無處不帶有衝突感。劇末,一切都回歸到傳統的源頭,展現最初的美好,臺上七位大叔在揭露過去、重新面對、理解每一代的傳承後,幽幽地演奏起三味線,襯著舞臺上那棵佈滿蒼苔的聖石,流瀉出無比的寧靜與禪意,正為此劇留下了餘韻。

面對、反省「傳統」,日本是相當不遺餘力且具有自覺的。過去,日本即曾出現關注日本傳統藝術──「落語」的電視作品《虎與龍》。在這部影集中,同樣是以當代為背景,講述當代人面對即將消逝的傳統文化的種種看法與反應。雖然,大多數的電視劇都逃離不了主角討厭傳統,最後經歷種種後開始喜歡,甚至出現傳承的責任感等情節,但,能夠以「傳統文化」作為核心,運用當代故事與通俗情節重新包裝,或許是我們可以借鑑的。總而言之,《第三弦》是一部相當成功的作品,即便戲劇的敘事重心是日本的傳統樂器三味線,以及日本文化傳承的問題,但也不免會讓人聯想到存在臺灣的種種傳統文化,譬如京劇、崑曲、歌仔戲、南北管等等,他們也都因為時間長出了不同的樣貌,長出了有別於所謂「大傳統」的,專屬於臺灣的樣子。然而,我們或許也可以期待,未來的創作者可以在傳統文化中,找到創作的基礎,發展出一套我們看待傳統、文化的方式。

《第三弦(三の糸)》

演出|52PRO(ゴツプロ)
時間|2018/02/24 19:30
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東三館烏梅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