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救贖性別意識的缺席《山路上》
7月
20
2018
山路上(盜火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54次瀏覽
鍾喬(特約評論人)

 山路上》是延伸自陳映真1983年創作的小說山路》的獨腳戲。延伸有對話的意味,應也更有從歷史重新找到當下自主位置的企圖。但,很顯然地,劇作家在這方面,顯得節制而客氣了!這麼說,主要從戲一開場,主角的旁敘起了頭,表達她與父親去參加一場追思會,拉出會中演唱民歌〈少年中國〉的意象。這歌便也拉開了並非很深入的、對於世代間關於國族認同的重點。不難理解,女兒對父親淚流滿面地從追思會回家,在對父親的國族認同困惑之餘,也以不捨的關愛,深自內心的表達了,對於父親一輩人孤寂老去的憂傷!在動人之餘,不免引發更為深入的思考,即是:如果這父親與女兒之間的隔閡,僅僅是世代間對國族認同的差距,恰恰無法道出歷史那一端,面對中國革命所掀起或帶動的第三世界革命,在國際左翼近現代歷史上,所代表的深刻意涵;當然,這也一併涉及小說山路》所涵蓋的1950年代白色恐怖肅殺,為島嶼在文化冷戰的籠罩影響下,全然切斷與左翼思潮連結的背景相關。

啟動與歷史對話的最大挑戰,通常來自於如何歷史化往昔的事件,進而賦予共同記憶當代的意涵。所以,亞里士多德說:「詩比歷史更真實」。我們更進一步,也可以說:「劇場得以生產活化後的記憶」。這麼說,好似給了創作者太大的提問或要求;但,設若將評論看成是另一種對話或反思的開始,則這樣的探討,會是共同將躺在地底的歷史,重新歷史化的開端。這樣的重新開始,將讓戲中戲裡的女兒,有了超越二二八悲情之外的視野,在白色恐怖肅殺的遮蔽記憶中,隔著漫長的戰後,台灣依賴美日帝國發展的經濟軌脈間,省思小說山路》裡,作為一位身懷救贖意識,而寧願投身貧困的礦坑家,並瞞住一家老幼,說出:「我是國坤...妻子。」的少女蔡千惠。

那麼,蔡千惠的救贖意識是什麼?這是小說的核心主題。首先,在最表面的層次,當然是因為她的二兄漢廷熬不住情治單位的嚴刑拷打,終而屈降並供出國坤、貞柏等涉案的事情。這形成蔡千惠內在裡良心與愛情交互的拷打與質問。她直覺自己是共犯的罪人。然而,進一步的探索,贖罪並非救贖的全部,就好比耶穌揹負十字架上刑場時,祂以宗教表現出來的神聖性,是為救贖世人的罪。我們關切的是,當宗教的普遍世俗性轉作人間實踐的考察時,在直面現實並超越現實的層次上,讓我們見到蔡千惠:一個原本深有教養並懷抱著幸福婚姻美好夢想的女子,像是走進了自身所營造起來的救贖世界中。這顯得非比尋常,因為普遍上說來,女性並不那麼在進步的社會意識上被接受的年代,竟然,她以救贖之身走進白色恐怖風暴席捲過後的斷壁殘垣間,佯稱是被槍決的國坤的妻子,在他礦工家庭中,以媳婦的身分待了下來,等候漫長卻懷抱著不滅希望與理想的生存信念。

在大約皆以男性為主體的白色恐怖受難圖譜間,蔡千惠的現身與獻身,恰好在性別意識的革命構造中,推動了女性以救贖取得解放的道途,這是在原著山路》中,相當關鍵且重要的環節。可以說,這位以單薄的女性身體,推動著煤車在山路上,狠狠地以毀滅而重生的精神狀態,所模塑出來的蔡千惠,是從虛構的小說中,躍出紙面前來現實生活中,與我們直面革命與肅殺記憶的核心人物。這麼看原著山路》與改編成獨腳戲碼的山路上》,我們恰在其救贖的主軸上,發現這個重要介面的缺如。蔡千惠以一個犧牲自我的女子,在暗黑的政治年代中,被提升了一介平凡女子的精神層面;也是在這樣提升中,做為讀者或觀眾的我們,透過移情作用的洗滌,感受到對於失落價值的自我提升。我想,這效應無庸置疑得以在我們的感知上通行無礙,卻也讓我們進一步思索:在一般說來,性別意識被壓抑的年代裡,女性如何面對革命的改造,以及革命帶來的社會價值的全面翻身?這提供了我們走進蔡千惠的內心世界中,目睹她如何從革命者的愛人轉化為充滿悔恨、包容以及生命大愛的母親。雖然,她沒有一日當過日常意義上的母親。

以上的訴說,是在冷戰/戒嚴體制的反共撲殺下,經由對於當年地下黨人在白色恐怖下的遭遇,所形構出來的一種,從左翼思想出發檢視創作內容的切入點。對比的看來,在山路上》這齣戲,我們接收到比較多的是:作為一位在政治肅清風雲中,忍受犧牲並堅韌生存下來的女性;較少的則是,以女性出發的革命救贖意識,如何面對一整個紅色獵殺世代的精神風暴,以及終至無法止息的對於革命倘若墮落了的關切。在小說山路》中,蔡千惠以一封寫給貞柏桑的書信,完成對救贖的生命交代!其中,關切著中國大陸的革命,且深怕其成為「國坤大哥的赴死,和您的長久的囚錮,會不會終於成為比死、比半生囚禁更為殘酷的徒然…」。這樣的觀點,一直在本劇的劇情推動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的缺席。其實,引發我們深思的,反而在於:動人心弦的小說,固然因為背後思想的加持,讓我們深入達成布萊希特在「史詩劇場」中的陌生化效果。然則,回過頭來看,動人的故事本身,仍是引發大多數讀者討論這篇小說的主要原因,這應當也涵蓋本劇的劇作家在內。人道的關切總是一切的起點,我們深自了解。但,山路》的要點,卻在於超越人道關懷的左翼革命行動本身。

戲一開始,我們在空曠的舞台間,遇上腳色蔡千惠。親臨的,便也是在佈滿書報的迷陣中,展開一個女子與象徵戒嚴體制封禁空間的摸索或對峙!這是清晰的舞台符號,特別是一落落用繩子綁起來的書報,是解嚴前後,文字從埋葬的墓園被解放出來後,非常戲劇性的物件表現。雖然,在王墨林的幾齣重要作品中,都以這樣的方式來表現戒嚴身體裡,時代封禁的煙塵感。但,重組的迷陣運用,卻仍具空間轉換做場域時,如何將一整個左翼荒蕪年代的氛圍,帶進感知區辨狀態的實質功效。然則,我們也要問:以戒嚴身體的壓殺,表現噤默年代下的女性——在小說山路》中的蔡千惠,足以呈現一般意義下,遭遇人權迫害一代人的抑鬱與奮進;而蔡千惠恰又不僅僅是戒嚴意義下的受害者,伊在一個暗無天日年代下的救贖,映照的是冷戰封鎖下,包括台灣在內東亞左翼,面對民眾的、民族的分斷所形成至今帝國封鎖的一環。

總的看來,以上訴說,無疑並非山路上》這齣戲主要關切的範疇。這樣的訴說,也牽涉著腳色的出場,如何織起一片天地的問題,通常在戲劇表現的張力上,透過腳色的扮演,當然是鋪陳情境的最佳手段。因而,單一的獨腳戲,很難成就蔡千惠與國坤及貞柏的情愛與革命情感,以及之間的掙扎及衝突,而這卻是小說山路》鋪陳出救贖主題的焦點所在。同時,非常值得討論的重點在於,推進這齣獨腳戲行動的核心意象,恰在於身體敘事劇場的表現方法。亦即,透過身體的主體意識與表現,將劇場的情境融入或溢出於舞台裝置中,藉以取代傳統語言式的說故事的入徑,這是導演高俊耀一直以來掌握得很得體的創作進程。然則,回觀整齣戲,獨腳戲演員的身體表現顯然勝過敘事張力。當然,這和她敘事的內容有很大的關聯。如果,他有機會說出埋藏身體內在深處的救贖感,哪怕僅有一句詩的直白,都讓我們走進無縫接軌的、一整個地下黨人革命的青春裡!

這也就像劇中多面向角度拉起的網,向我們攤開:一個孤弱且堅毅的女性,在荒蕪時空下,與成捆書報所象徵的荒蕪歲月,所形成的對峙張力。而張力的背後,則是封禁的戒嚴年代中,一個在冷戰文化封鎖下,步上鶯鎮山路的女子——蔡千惠。

《山路上》

演出|盜火劇團
時間|2018/07/13 19: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