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塜裡的非理性形骸《鋼筋哈姆雷特的琵琶》
11月
14
2012
鋼筋哈姆雷特的琵琶(小劇場學校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05次瀏覽
林乃文

哲學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曾如此解讀梵谷畫的破鞋:「那不是一雙鞋,而是兩隻左腳鞋……,未繫的鞋帶和鬆垮的鞋面表明了意義的鬆弛和含混,解構了鞋自身的精確價值。」同樣地,這齣戲既不是《哈姆雷特》也不是《琵琶行》,它解構了兩者精確的價值,而表明同樣的失落與哀嚎。

奇特的劇名來自導演林文尹自己十三年前的劇場作品《哈姆雷特的最後一夜》、《誰說話—鋼筋娃娃的琵琶女版》,「一剛一柔合併為剛柔並存」的《鋼筋哈姆雷特的琵琶》。十三名演員有男有女,包括四名哈姆雷特、三名奧菲麗亞、三位母后、三個王叔(國王),人物已分裂,劇情更破碎,空間則被剖成四,觀眾分坐菱形四區,無人可一窺全貌。

白幔自挑高天花而下,隔斷空間,同時形同靈堂或墳場;穿著黑白的男女滿面死白、沾著血跡,猶如自墳塚驚醒來的屍骸、夢遊者、人形野獸、殭屍……,雖雙眼睜瞪亦如不見,無明地受原欲驅動,顛躓行走,口中喃喃嘶嘶,細聽正是白居易的長詩:「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參差錯落,停,然後是哈姆雷特的台詞。

《哈姆雷特》的英翻中台詞,與「塵歸塵,土歸土,靈歸靈」的直譯式英語:”ashes to ashes, dust to dust, soul to soul ”, 與西元九世紀的中國七言樂府詩,與動物性的非理形肢體,異常調和。是聲響、韻律、當下的符徵及物理性,在不同的空間此起彼落呼應,或隨行動流淌全場,語言不再作為意義、意圖、指涉的工具,說「劇情」太過邏輯;這也是何以半人半獸半屍們的語言,是詩句,而非日常言語的理由。這齣戲徹尾地擺脫理性的窒囿,突顯非理性的強大能量。

隔開情緒段落有幾次音樂,從80、90年代的重金屬、電子音樂,莫札特古典樂,到葛瑞茲基(Henryk Gorecki)的哀歌,質地參差;並伴隨著噴煙、升降帷幕、燈光的閃滅等感官震顫。唯獨洶湧稠鬱情緒狀態一氣到底:瘋狂、哀傷、憤恨、恐懼,痛苦哀嚎,以致麻痺死亡。六十分鐘,不可過長。沉緩的動作不精緻,朗誦錯落不整齊,是種粗糙,但也吻合對單一、清晰意義的抵抗。喜歡的話,可以來看四遍,分坐四個區,但也不代表得其全貌。畢竟江州司馬聽到的琵琶,也只是他心泣的反響。我們能哀悼的,只有我們喪失過的東西……。

《鋼筋哈姆雷特的琵琶》

演出|小劇場學校
時間|2012/11/11
地點|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二樓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若像本劇的潛台詞那樣認為開放部落、引進「體驗部落」文創商機就有活路,無疑是忽略了地方治理的複雜性,也忽略觀眾對複雜現實的理解力。
11月
25
2024
以此試想,全程都在旅社內移動的觀眾們,於這次的觀演過程,除了迎來角色扮演和情節推動等部分,如果在表演文本的空間動線、戲劇調度,能有些場面或節奏的設計,或可讓觀眾對於現場的實體環境、視聽氛圍等,獲得更多關注甚且欣賞、凝視、呼吸的時刻
11月
22
2024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