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緬懷,永遠無法降臨《星之暗湧2011》
9月
20
2011
星之暗湧2011(許斌攝,人力飛行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56次瀏覽
謝東寧

遺忘,永遠來得比想像還快速、還無情。對於台灣解嚴前後的九零年代,曾經轟轟烈烈發生,劇場介入社會的「小劇場」運動,二十年後,我們似乎只能在學者的著作中,聆聽歷史寂寞的跫音。小劇場的那一段,受「舞蹈劇場」、「後現代劇場」、「環境劇場」……等西方前衛表演藝術新思潮影響,並強烈與當時社會,由壓抑到開放的政治氛圍互動之歷史,其精神離今天看似蓬勃的劇場活動,實在比「二十年」的這個單位,還要遙遠許多。

所以在黎煥雄將其河左岸時期,經典作品《星之暗湧》,隔了二十年後第三度搬演,並在其新成立劇團策劃的「人飛創作實驗計畫2011--青春時差」系列,作為壓軸節目的演出中,導演乾脆在節目單坦誠:「這次重返,有著注定的更加不合時宜,歷史深海中、幻影般的他者的殘酷青春,讓我們藉以量度失速的時差、永遠無法降臨的歸返。」

但這個「無法降臨的歸返」,絕對不是導演功力、或者作品本身。

在牯嶺街小劇場二樓,日式磚木建築本身,成了演出的最佳場景,這無疑是更接近本戲首演時,台北尊嚴老樓房、三面牆壁窗戶的封閉質感。燈光簡約地強調建築物本身,地上鋪上焦黃落葉,牆上的一把梯子、場上的一張長椅,構成了空間的全部。

在素淨的空間中,演員們的凝練身體,配合濃稠如詩一般的文本字句,每個動作、音節都在精密準確的安排之中。而導演的調度展現在於繁複、有效的走位與畫面構成,以支撐那如鬼魂般遊走角色口中,緩緩吐出關於二十世紀初,日治台灣青年之熱情理想絲線,並與其人性及現實環境的碰撞,交織成一幅終未能完成之「安那其」無政府夢想破網。

演出展現順暢的空間運用、肢體流動,及優美的文學性台詞,加上嚴謹的歷史挖掘、政治探索的精神,確實地標示這個作品,其所代表的,成熟豐饒之劇場里程碑。甚至對於二十餘歲,未曾走過那個年代的年輕演員們,更是一個艱鉅的挑戰,所幸在劇場資深演員Fa(蔡政良)的壓陣下,他們所展現的壓抑、精鍊演技,完全令人信服。

問題在於,這個舊作品如何可以傳遞當代精神?當時空已經朝「黑色安其那」相反方向飆速,當革命這名詞,已經稀薄成時髦心理安慰,如何訴說那一段歷史於今天的意義?

其實重點在於,創作者當初想講的話,今天是否仍然想訴說?及如何訴說?無論其對於劇場形式的實驗探索、劇場與歷史對話的企圖、甚至對於劇場介入社會之衝動。否則,這也只是一場帶著時差的招魂術,只能緬懷,永遠無法降臨。

《星之暗湧2011》

演出|人力飛行劇團,銀翼工作室
時間|2011/9/9  20:00
地點|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寶島一村》不僅是一部關於眷村的戲,更是一場關於「如何再現歷史」的劇場體驗。它讓觀眾在回味與疑惑之間,重新經驗歷史作為一種活的行動——可被身體感知、也可被再度想像。
11月
14
2025
《了解了》有以表演者本身精湛實力收服觀眾的讚嘆,也有在觀眾佈下的陷阱裡努力存活下來後的拍手叫好,段子《ABC》結束得無厘傻氣,觀眾仍報以客氣禮貌的笑聲作為回應。
11月
12
2025
然而刺激越是強烈,亞洲就越是被概念化與抽象化。以小吃攤為中心的雙層設計,更強化了「亞洲作為他者」的舞台效果。當兩位食客上前,他們碰到的不是在乙支路三街或者西面經營布帳馬車的某位南韓大叔,而是旅外已久、表演資歷深厚的Jaha Koo。
11月
07
2025
當所有藝術形式都可自由融合,馬戲若不再以其獨特的身體語彙說話,終將在劇場化的潮流中被同化。而《奔》的美,在於它如何赤裸地呈現了這個時代的疲憊與矛盾——亦讓我們看到馬戲正奔跑於兩個極端之間:渴望成為詩,但也害怕失去根。
11月
07
2025
兩個移動遊走式演出,不約而同皆以環境為主角,由於人的行動及介入而構成新的意識邊界:直視早於人類存在的世界,裸裎人類存在的本質。劇場創造了一場集體在場的無人地帶,讓人重新體驗:為何是人?因何而活?
11月
06
2025
《2064:奧運預演》誠然是一個較為「獨派」理想主義式的想像。能夠處變不驚、能夠包容異己,甚至在坦克出現時人民會齊心擋在槍砲之前。除了作為「他者」的 Ihot,以及最初搶評審席的辯論戲碼之外,少了些較為矛盾或對立的聲音。
11月
05
2025
《2064:奧運預演》並無意處理上述現世預言般的想像,因而讓「未來」成為「不可能的現實情境」之代稱,藉由翻轉不可能為可能,將現實世界因「幾乎不可能發生」而缺乏著力點的諸多爭論搬上檯面。
11月
05
2025
我們似乎看見一種政府社區大學和民間的力量集結凝聚的可能性,這似乎就是社區劇場未來發展的一條重要的坦途和路徑
11月
03
2025
為了活下,舞台上的「我們」不斷溝通、搶奪、逃離、追尋;而當重組一再失敗後,我們將發現自己依舊是重組之前的我們。實際上,在單純為了活下去之前,「我們」並未真正存在,只是被欲望與想像拼湊出的幻形。
10月
3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