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戲的演出與傳承意義《三進士》
10月
25
2019
三進士(薪傳歌仔戲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174次瀏覽
謝孟吟(社會人士)

《三進士》整編廖瓊枝老師於新琴聲歌劇團時期常演出的劇目,為了讓傳統骨子老戲保持劇種的原汁,又能品嚐出不同以往的風味;在加入現代思維以及劇場元素的同時,不但要繼承傳統,更得凸顯新舊思維的結合新風貌。傳統戲曲的舞台上常搬演忠孝節義的故事,而《三進士》的故事更於各劇種皆有傳唱後世的版本,本次演出劇本由劉秀庭編修,試圖在傳統八股的劇情中,找尋更符合現代調性,讓觀眾能更有共鳴。

就筆者觀後最大的感觸便是「人性自私」。劇中主角張文達一心只想進京考試,窮到需由妻子孫瑞娘四處借錢依舊不改其志,第一年考不上不回家鄉,只想繼續求取功名,卻不知家鄉的妻兒苦哀哀,也因此種下孫瑞娘與兩兒分離之苦、受虐之痛。另亦描寫「惻隱之情」,絕大多數人看到孩子絕對會想愛護,劇中編排孫瑞娘帶著孩子借錢,任誰見到幼兒都會不捨。筆者認為編劇劉秀庭在人性的描寫相當細膩,非常有認同感。

導演為劉冠良,薪傳歌仔戲劇團接連幾齣戲皆與他合作,他曾於講座中提到,早期的戲齣皆是「男性為天,女性為地,男性可以擁有一切,女性必須接受一切。」在這些舊思維下,必須找出合理化的點,讓老戲做到精髓傳承。因此與編劇討論後,決定著墨於人性合理化,依現代觀去處理老戲問題。導演將常天保(林祉淩飾)與母親孫瑞娘的關係「冷處理」──從小就被告誡需要照顧弟弟且不能讓母親擔心,在這樣的性格養成下,當母親外出找尋食物,他不會認為母親是因為路途遙遠而不帶孩子同行,加上外在因素(被領養後無時無刻被刻意隱瞞非親生的事實),導致心中怨恨深埋,才有後續不認母親與弟弟對簿公堂之果。

另外,導演在整體過程編排不是一味苦/哭到不行,而是穿插笑點。讓觀眾跟著戲走、隨著心酸與大笑。「哭,愛對心內哭出來;笑,嘛愛對心內笑出來。」傳統戲「無刣奸臣呼人看,觀眾不願散」的精神也在導演笑點編排下,淡化紓解。

在演員方面,本劇主要聚焦三生三旦(張孟逸、古翊汎、王台玲、江亭瑩、廖玉琪、林祉淩),而本篇僅以張孟逸及廖玉琪兩位演員為主要書寫方向。歌仔戲首重於身段、唱腔,劇中大量唱念及身段在在考驗演員功力,「一聲蔭九才,無聲甭免來。」張孟逸(飾孫瑞娘)在多年演出經驗累積的底蘊下,其唱腔更加渾厚飽滿,聲韻情感轉換自如。原行當為正旦的她,在近兩年的「看家戲再現」演出中皆跨行當演繹老旦。她將母親一角詮釋得絲絲入扣,筆者印象最深刻之處為孫瑞娘摘採野菜回歸發現孩子不見後的演繹,從母愛散發呼喚孩子、發現孩子不見的慌再至歇斯底里的狂亂,都可見自身經驗與藝術的結合,細膩程度皆見演員對角色所下的功夫及心力。廖玉琪(飾崔芙蓉),本次演繹全劇最壞的角色,「嘴唸阿彌陀佛,手拿殺豬刀。」演員在其眼神、語調及肢體表演上都十足牽動台下觀眾情緒,其唱腔清亮高亢,近年在演出中不受限挑戰各種角色,值得鼓勵。

薪傳歌仔戲劇團多年來在廖瓊枝老師領導下,相當致力於演員傳承。本次演出除了中生代演員外,廖瓊枝歌仔戲傳習計畫的藝生及108年傳統戲曲人才駐團演訓計畫的藝生亦一同演繹,「以演代訓」,延續技藝傳承,成就一齣好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辦理「開枝散葉系列─輔導民間劇團看家戲製作專案計畫」自民國103年舉辦來到第六屆,筆者認為已越上軌道,成為每年戲迷期待的盛事之一。利用劇團向資深藝師請教戲齣後去蕪存菁,再次呈現傳統戲之美。薪傳歌仔戲劇團在看家戲系列演出中陸續推出《白兔記》、《斬經堂》與《三進士》,皆保留傳統作功、唱念,再改編劇本,嘗試更圓融處理其中不合理之處。今年適逢薪傳歌仔戲劇團三十周年及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二十周年,接連推出大戲展現誠意。期望在而立之年後能更加茁壯,傳承之路更加踏實。

《三進士》

演出|薪傳歌仔戲劇團
時間|2019/09/22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本劇述說臺灣鄉土的傳奇故事,運用兒童劇的方式吸引親子共賞,展現如動畫的舞台風格與豐富色調,在娛樂的觀賞效果外注入人情寬容的教育內涵,也將作品推向合作分工模式的代表性地位。
11月
25
2024
儘管具備武作之形,《文王食子》終究是極重抒情的大文戲。論文戲,除卻雕琢與情節呼應的身段演繹,藉由唱唸和面表,構築與身段形式同在的真實情感基底,應是演員進行角色創造的核心。
11月
18
2024
梁祝故事與孟婆客棧之間那股微妙動態張力,其實是主、客體對應關係飄忽產生的不和諧投射。有意致敬經典,終究必須回歸作品的本質定調,去思考經典、創作與時代的三方關係。
11月
14
2024
長久以來臺灣京劇人才青黃不接,本以為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沒料到近十多年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湧現出一波波優秀的後浪,而前浪們也溫柔地為後浪推波助瀾,期待前浪、後浪共同為臺灣的京劇之海激發出更多的浪潮。
11月
13
2024
當傳習藝生多半亦有歌仔戲、客家戲演員身份,也顯現出在現今戲曲環境下,北管藝師無法以北管演出作為全職之問題,那麼未來北管戲傳習計畫是否成為僅是一門演員訓練課程?
11月
13
2024
今次為第八屆,筆者在同一場次中,觀賞了慶美園亂彈劇團新秀張雅涵主演的《洛花河》暨正明龍歌劇團新秀張燕玲主演的《韓信設窖安軍心》兩齣折子戲。
11月
12
2024
本劇可見劇團在親子劇的用心之處,以臺灣地景為故事地、融合原漢兩族的神話故事,音樂曲調以輕快帶有童謠的趣味讓聽覺性相當悅耳動聽,主演的口白方面也充分表現各個角色的特質差異
11月
11
2024
發自庶民性的市場空間表演雖未必不好,還原來自民眾純然的欣賞習慣也有道理,但總期盼能朝向精緻度更顯著的面向提升。就演出內容而言,除了延續過往擅長的《白馬風雲傳》系列連本戲之外,建議劇團應可大膽創作新的故事劇本,嘗試新的表演模式
11月
11
2024
在一個結合異國史詩、舞蹈和新馬戲的舞台上,短短的四十分鐘演出,許多元素如東南亞舞蹈特有尖頂頭飾、面具,柬埔寨的木琴、皮鼓,以及各種高難度的馬戲特技,帶給觀眾許多新奇的感受。
11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