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向身段表演的「傳統」《三進士》
3月
25
2025
三進士(鄭宇劭提供/攝影鄭宇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54次瀏覽

文 蔡佩伶(2024年度專案評論人)

歌仔戲,在戲曲分類裡,常被冠上「青少年」的想像。不滿百歲的歌仔戲,相較其他發展時間悠長的劇種確實年輕。側面反映出歌仔戲的現況和表演特色:仍在發展階段,除使用語言及部分站頭已定型之外,並無朝向單一中心發展的嚴謹教條。百花齊放即是歌仔戲這項表演形式的當下面容。所謂「歌仔戲傳統」也同樣多元並立。

傳藝中心自2022年起推動前身為「外台戲曲演員功底強化計畫」的「民間戲曲劇藝提升計畫」,透過課程加強外台戲班演員的綜合功底,期待發揮提升劇藝之效。由於計畫聚焦「戲曲劇藝」、「傳承」面向,也設定參與劇團的傳承劇目需選擇「傳統戲」。

就觀演關係而言,傳統戲的呈現樣貌相當程度上就定位了觀眾的觀看視角,並影響觀眾體驗作品的方式。傳統戲往往和以下關鍵字自然連結:演員劇場、行當分明、四功五法。傳統戲類似凸透鏡,會放大演員在作品的存在比重。把傳統戲當作演員技藝的培養基質,傳統戲需要演員進行二次創作以人保戲,構成「傳統戲」況味。至此可以說,演員詮釋成為觀眾入戲的橋樑。

三進士(鄭宇劭提供/攝影鄭宇劭)

鴻明歌劇團這齣《三進士》,屬於典型傳統戲。劇情描述孫士娘(蕭秀帆飾演)窮盡所有為夫家奉獻,不但失夫失子,晚年自賣為婢孑孓一身,最終悲喜反轉闔家團圓一門三士。《三進士》兼具大齣頭(tuā-tshut-thâu)、文戲及老旦戲三重屬性。劇情主線自孫士娘視角向外延伸。角色生命階段橫跨少婦到老旦,遭遇事件亦多,吃重演員在行當分野及情緒轉折的具體表現。《三進士》的戲肉由平凡女性孫士娘幾經磨難未改其志的堅定心念構築,是少見的老旦戲。可惜蕭秀帆較重視身形做功,專注於步履和老態的呈現;唱唸部分著墨不多。第五場【大哭】接【台南哭】唱段,孫士娘回顧前半生遭遇自嘆坎坷;雖有文場預先渲染氛圍,演員情緒張力不足,獨跪舞台中央仍無法刻劃角色悲苦無助,重點段落表現平淡。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身形肢體優先的視覺傾向表演,也同時發生在飾演其夫張文達晚年的張褶菖以及飾演其媳婦/王嬌娘的徐珮容身上。四名培訓藝生,只有飾演其子周子卿的吳承恩展現出唱唸、做表相對平衡的狀態。當一齣家庭倫理悲喜劇的抒情段落,唱唸少了情感力度,重在身段執行、場面調度,而培訓藝生與資深演員同台對戲之際又顯生澀;不免令人有些疑惑:青年演員們的角色刻畫思路是什麼?他們如何理解自身演出角色以及整體劇情的關係?

三進士(鄭宇劭提供/攝影鄭宇劭)

傳統戲難在演員意識的創造。因為傳統戲少見百轉千迴的衝擊,反而採用平實可預期的情節達成觀眾預期,如此設計留予演員極大的表演空間。因而更需要演員沉潛。有意識退回原點,褪去個人固有的表演慣性,浸入整體劇情與角色,一點一滴應用唱唸做功回補角色血肉。傳統戲的可看性會投射出演員自身的表演詮釋思路,身段、唱唸排序僅僅是冰山一角。身段表現是歌仔戲演員演藝諸多面向中,最容易被觀眾看見的部分;外台民戲演出需要吸引人潮駐足,演員側重獲取觀眾注意力的面向再自然不過。然而真正定立各劇種差異的核心是「語言」。語言在作品轉化為唱唸形式,唱唸非但是傳遞劇情及角色情感的聽覺載體,是演員應用行腔做韻技術創造語、音和諧的實戰場,更是劇種特色的根底。

傳統戲是演員展現存在感的場域。刻劃角色是演員磨礪技藝的方法。而外台青年演員的傳統戲演出即是確認個人技藝的檢驗儀式。傳統戲的魅力在演員入戲,使觀眾間接感受到不可見的劇情幽微處。傳統戲要勾起觀眾共鳴,終歸仰賴演員光彩護持。歌仔戲演員的自我修煉,得把唱唸放進心裡。

《三進士》

演出|鴻明歌劇團
時間|2025/03/07 19:0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戶外廣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三進士》的故事更於各劇種皆有傳唱後世的版本,本次演出劇本由劉秀庭編修,試圖在傳統八股的劇情中,找尋更符合現代調性,讓觀眾能更有共鳴。(謝孟吟)
10月
25
2019
團隊過往對於戲曲身段的承襲或化用著力甚深,不論是接聽杖頭飛鴿傳書,或是化趟馬程式為現代機車的騎乘,都是極具巧思的創發。可惜本劇的表演採取較隨性自在的形式,藏身在華麗服飾的身段,不復見獨出心裁的精彩。
3月
28
2025
碎片化的情節,各懷心事的人物,鋪陳及意外躍進躍出,聯手將兇殺案推上前線;情節提供的事實指向特定伏線:暴政必亡、惡者伏誅。散落的懸缺訊息形成一齣「推理群像劇」。若問起作品脈絡和歌仔戲在戲裡意味著什麼?兩者同樣幽微。
3月
26
2025
《暗夜花香來》以懸疑推理作為核心,結合歌仔戲傳統,表述了對現代社會的關懷視角,儘管命題論述未臻完善,但戲劇語彙成熟、演員表現亮眼,實不失為一齣出色的歌仔戲懸疑小品。
3月
26
2025
此次劇本的整編以剪裁整合為主,稍欠細密的針線彌縫。期盼未來復興整編老戲時,能在保留表演精華的同時,於劇本修編上更臻細緻,打造出專屬於復興的獨特版本。
3月
13
2025
在角色眾多、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為戲曲觀眾所熟悉的水滸戲中,筆者看見的是新世紀京劇人才培育的成果,卻也不禁反思,好漢齊聚、老幹新枝的背後,「復興」京劇團是否能夠繼往開來?重現「復興」風華?
3月
13
2025
全劇以莫上塵復仇為主線,串聯起愛情、親情、權謀、宮鬥等元素。兩個外貌、能力、性格都幾近完美的皇子與公主,卻因陰謀與鬥爭,陷入相愛相殺的困境,充分彰顯出近年古裝偶像劇特別流行的「美、強、慘」悲劇美學。
3月
13
2025
春美歌劇團在一方簡易舞台中發揮戲劇效果,充分擴展了框架的限制,舞台的熱鬧易於吸引觀眾目光,劇情行至水漫金山寺時,觀眾或站或坐、目不轉睛地盯著舞台。
3月
12
2025
光興閣確實藉《多重宇宙》與《前傳》兩部作品碰撞布袋戲在現代劇場的適應方式,並且一定程度地借取金光戲本有的內涵,加以改造成現代觀眾可以接受的型態。不過,除有精進與精緻化的空間,光興閣或許可再回頭思考的是:為什麼需要複製金光戲?
3月
11
2025